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天峻县近50年来的降水量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天峻县近50年的降水量变化特征。发现天峻县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雨季5-9月份,占全年的91%;天峻县年降水日数呈现显著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率为10.6天/10年;日降水强度多以小雨(雪)为主;天峻县近50年来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并不显著,但雨季(6-9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递增率为14.1mm/10年;天峻县目前正处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基于Arc GIS操作平台,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对贵州省9个州、市及其下辖的各县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间贵州省平均气温为15.63℃,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基本为0.23℃/10年;四季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研究期间,贵州省降水呈现先减后增、波动上升的趋势,增幅为61.5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989年;21世纪以来降水减少范围大、幅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48.23%;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黎城县气象局近30年的逐月降水量和近3年来区域内自动雨量站降水量等资料,对黎城县降水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黎城降水量集中出现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的63%,十二、一、二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2%;黎城县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山区比平川年雨量偏多100毫米左右,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山梁大于沟谷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黎城县气象局近30年的逐月降水量和近3年来区域内自动雨量站降水量等资料,对黎城县降水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黎城降水量集中出现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的63%,十二、一、二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2%;黎城县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山区比平川年雨量偏多100毫米左右,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山梁大于沟谷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空间连续分布的TRMM卫星3B43月降水量资料,借助气候倾向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辽宁省为例,对TRMM数据在省级尺度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对辽宁省近13年来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很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辽宁省年降水量主要为425~1 082 mm,且总体上表现为由全区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该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最大,为全年降水量的20%,而2月份最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3年间,辽宁省平均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在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辽西区和辽中区尤为明显,说明近13年来这些地区春夏连旱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滑动平均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庆地区1986-2015年降水量和强降水(日降水量≥50.0mm)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安庆地区降水量趋于略减少,倾向率-27.195mm/10a,以太湖最多,桐城最少;汛期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61.9%,6、7月降水稳定性最差。②年暴雨次数呈略减少趋势,倾向率-0.404次/10a;年均暴雨次数5.5次/年,6月暴雨次数最多;年暴雨次数和年降水量呈显著线性关系,年降水量每增加10mm,年暴雨次数约增加0.07次。  相似文献   

7.
基于1981~2010年石岛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区域降水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石岛年均降水量为756.5 mm,季节性变化明显,降水主要集中汛期5~9月;年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33.4 mm/10a,且存在1992和2002年为界限的气候突变,近30年降水量呈波峰-波谷-波峰式波动,并推断这种突变周期可能与ENSO暖事件有关;副高进退和台风北上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因子;暴雨日数变化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类似,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利用1989-2018年四川省九寨沟县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近30年九寨沟县的气候特征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九寨沟县近30年的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65℃/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55℃/10a、0.374℃/10a、0.3℃/10a、0.234℃/10a,温度增幅最为显著的为春季,其次为夏季与秋季,增温幅度最小的为冬季;降水量总体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3.424mm/10a。汛期(4-10月)降水最为集中,月平均降水量累计值为512.6mm,占全年的93.6%;从四季降水量分布情况可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28.6%、44.4%、25.8%、1.2%;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出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34.896h/10a。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家气象局泰山站1954~2011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近58年来泰山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并对泰山降水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泰山年降水量较多,降水1~7月呈现逐月增加趋势,8~12月为逐月降低。近58年来泰山年降水量在振荡波动中呈略减少趋势,递减速率为21.522 mm/10 a,其中夏季减少最为明显,递减率可达19.612 mm/10 a,仅春季呈现增加趋势,增加率为5.950 mm/10 a。泰山年降水量均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1954~2011年泰山年降水量正常年份仅15年,其余年份为异常年份,旱年多于涝年。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东南沿海93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近55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近55年来东南沿海年降水量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中夏春两季降水量最多,且大雨、暴雨为该地区主要降水类型,而年降水日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大雨降水量、暴雨降水量与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降水量随降水日数的增多而增多。3)大雨降水量与大雨强度,暴雨降水量与暴雨强度在空间变化上都呈现出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规律。大雨降水量与大雨日数,暴雨降水量与暴雨日数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一致,其中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大雨降水量、暴雨降水量较多,且大雨强度、暴雨强度较大。4)大雨降水量在空间变化上以正值变化为主,且以福建省与浙江省交界处自南向北递减,而暴雨强度变化率与暴雨降水量变化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河西地区近58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宇  周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59-5561,5607
[目的]分析河西地区近58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依据河西地区1951~2008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滑动平均、小波分析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河西地区近58年来降水的变化规律。[结果]河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4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9.08%,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2.57%。河西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不剧烈,各年代平均降水量为120.8~139.0mm。河西地区1951~2008年降水系列存在5、10、21和32年左右的周期。未来,河西地区年、春、夏及冬季降水将呈小幅增加趋势,其中,疏勒河流域年降水增幅较大(5.231~0.062 mm/10a);黑河流域南部和东南部比西北部增幅相对较大;石羊河流域年降水增幅最小,为3.280~0.098 mm/10a。[结论]该研究可为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各县平均年降水量为367~433毫米,且分布不均。夏季(6~8月)是降水最多、气温最高的季节,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特别是盛夏7~8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各季降水量的平均相对变率冬季(12~2月)为81%~104%,夏季(6~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88年~2017年朝阳县气象站逐月、年降水量、降水日数资料,对朝阳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朝阳县年平均降水量的480.3mm,气候倾向率-23.813mm/10a,呈逐年减少趋势,5月~9月为降水的偏多期,尤其6月~8月降水最为集中,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7.6%,10月至次年4月为相对少雨期;朝阳县年平均降水日数趋于减少,6月、7月为最多值,5月、8月次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省胶州市气象局1981—2016年气温、降水、日照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6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胶州市平均温度大体上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78℃/10 a;一年中,最热月份为7月份,月平均温度是25.7℃,最冷月份是1月,月平均温度为-1.7℃,气温年较差为27.4℃。近36年胶州市降水量整体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9.664 mm/10 a;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存在较为显著的干、湿季之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的15.2%、59.8%、20.0%、5.0%。近36年胶州市日照时数呈不断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21.130 h/10 a。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1981—2016年北流市降水量及降水日数资料,分析近36年北流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北流市年降水量1 578.2 mm,气候倾向率为17.734 mm/10年,降水量呈逐年增多趋势;近36年北流市年均降水日数160 d,气候倾向率为-2.673 d/10年,呈逐年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年降水日数最多,进入21世纪后明显减少,年际波动变化较大;近36年北流市暴雨日数也趋于减少,其中,进入21世纪后年暴雨日数波动变化与年降水日数一致,说明随气候变化,北流市极端强降水和干旱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潇河流域23个雨量站1971—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对区域内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资源农业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1 a来潇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点,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40倍,平均值为(462.1±90.57)mm,变异系数为16.9%,降雨递减率为5.39 mm/10 a;夏季、汛期降雨量分别为(277.37±79.88),(399.15±107.77)mm,分别占年降雨量的60.0%和86.37%,降雨递减率分别为7.28,5.35 mm/10 a;春、秋和冬季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4.5%,21.67%和2.9%,春秋季降雨有递增趋势,冬季为递减趋势。年尺度上降水量突变出现在1979,1997年,季节尺度上春、冬季降水突变出现在1982,2000年,夏季、汛期和秋季降水没有突变出现。在年尺度上降水的空间分布呈中间少、南北区域较多的"哑铃"状;降水的变化率与降水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但东南地区多为增加区,西北为减少区。并提出了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降水量季节、年际调节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巍  刘军  林双  吴英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92-10594
利用本溪县气象局1958~2012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本溪县可利用水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本溪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温趋势变化,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变化;可利用水资源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变化;本溪县降水量的46%是可以利用的,54%被蒸发掉;夏季可利用降水占全年可利用总量的70%,但夏季可利用系数最大,为52%;春季可利用降水占全年总量的10%,可利用降水系数最小为32%,近55年本溪县可利用水资源变化速率为-5.21mm/10a,除夏季是减少趋势变化外,其他各季均为增加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暖干化趋势背景下本溪市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利用本溪市4个国家观测站1953—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等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de Martonne干燥度、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等方法,对本溪市可利用降水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市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下,可利用降水资源呈现随机性减少趋势,本溪市降水量的47%是可以利用的,53%被蒸发;夏季可利用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3%,但夏季可利用系数最大,为55%;春季可利用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0%,可利用降水系数只有32%。近58 a来,本溪市可利用降水以18.53 mm/10 a线性倾向率减少,与降水减少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皖北平原5个气象站1957-2012年逐月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距平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法对该区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进行年际和年代际分析,揭示该区降水量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其降水序列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点。结果表明:(1)皖北平原降水趋势总体呈增长趋势,降水倾向率为8.51mm/10a,其中距平33年为负,23年为正。196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为丰水期。除夏季外,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降水倾向率分别为-3.59mm/10a、-2.50mm/10a和2.13mm/10a,夏季降水增长趋势明显,降水倾向率为12.93mm/10a。(2)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区域降水量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变化,普遍存在10~15年的震荡周期,5~10年的次周期和3~5年小周期。(3)皖北平原年降水量经滑动t检验,在1994年发生突变,但变化不明显,夏季突变与年降水量一致,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时间上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20.
利用石河子地区4个台站1964—2016年近52年降水资料分析石河子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南部地区的降水量明显高于北部地区;石河子地区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1.4 mm/10年;降水通常集中在4—8月,其降水占全年降水的47.5%左右,其中又以4月、5月降水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