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6年对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只能在枝干上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靠雨水传播,枝干、叶片和果实发病后可多次互相交叉传染,大量种植感病品种,降雨过多和冰雹,管理不善,成为病害流行的因素。重病园单纯靠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采用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选栽抗病品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穿孔病是桃树叶片的主要病害,主要有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比较3种穿孔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介绍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分析油柰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清除菌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症状与发病规律
该病在桃树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整形病斑,直径2-5毫米,褐色,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故称“穿孔病”。严重时病班相连,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班,稍凹陷,以后病斑稍扩大,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锡地区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严重,笔者根据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穿孔病可导致李树叶大量脱落,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研究发现,病害的初侵染源来自枝干病斑,生长季节枝、叶、果相互交叉感染。选用抗病品种消除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及药剂控制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10.
11.
12.
13.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由核果单胞杆菌[Xanthomonas pruni(smith)Down]引起的一个重要病害,能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该病害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染李、杏、梅、油桃和樱桃.多年来,尚未找到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4.
15.
17.
18.
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桃园发生普遍。穿孔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新梢枯死、果实发病,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