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现有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生产常用温度进行筛选,通过对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出菇管理期间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了不同温度下杏鲍菇不同培养阶段的特征,并记录了栽培瓶中最大的三个菇体的产量,得出菌丝恢复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对原基形成速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最大原基数目没有影响;17 ℃时子实体生长最快,16 ℃时产量最高,综合考虑,该品种子实体最适宜培养温度为16 ℃.  相似文献   

2.
以黑平8号平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工厂化瓶栽生产方法,设置不同出菇温度,通过测定原基形成时间、密集度、色泽,子实体颜色、朵形和菌盖光亮度,采收时间、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出菇温度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出菇温度越低,原基形成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子实体朵形越紧凑。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盖光亮度变差,子实体采收时间变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下降;最终确定以16℃为黑平8号在工厂化瓶栽条件下的适宜出菇温度。  相似文献   

3.
以蟹味菇为试材,在同一菇房内,选用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有差异的第1、3、6层菇架进行出菇比较。结果表明:第6层菇架上的蟹味菇生长状况最好,单瓶产量达168.85g,生物转化率为65.96%;控制精确的环境因子,即温度为15.3℃、相对湿度为89.5%、光照强度为870lx、CO2浓度为2 029mg/kg时,可显著提高蟹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正以蟹味菇为试材,在同一菇房内,选用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_2浓度)有差异的第1、3、6层菇架进行出菇比较。结果表明:第6层菇架上的蟹味菇生长状况最好,单瓶产量达168.85 g,生物转化率为65.96%;控制精确的环境因子,即温度为15.3℃、相对湿度为89.5%、光照强度为870 lx、CO_2浓度为2 029 mg/kg时,可显著提高蟹味菇的  相似文献   

5.
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鲜菇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高粱粉、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用量的培养基对海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高、品质优、菇型好的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为棉籽壳1.00kg、麸皮4.00kg、高粱粉0.55kg、玉米芯1.50kg、干木屑2.50kg、添加剂0.20kg;在含水量65%时,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可达89.10%。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多采用占地多,产出量少的传统袋栽方式,而占地少,产出量多,发展前景广阔的瓶栽先进技术,因受条件限制,发展较慢,适宜丰产栽培的技术相应较少。为此而开展的综合技术试验表明:培养料单瓶装干料重270 g,是最适宜的装料量标准;65%是培养料最适宜的含水量标准;12 d的后熟时间是最有利于产量形成的最佳后熟天数;搔菌对杏鲍菇单瓶出菇数量和单瓶产量提高有显著的影响,搔菌的产量高,反之,不搔菌的产量就低。  相似文献   

7.
冬季室外气温低,室内栽培榆黄蘑也须封闭出菇,管理难度大。据笔者实践,管理室内榆黄蘑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温度 榆黄蘑的子实体分化不需变温刺激,在15~26℃范围内都可现菇蕾,最适温度为17~23℃,温度低时菇体发育慢,颜色深;温度高时菇体发育快,颜色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产量。立体栽培时,还需注意上下的温差,保持均衡。  相似文献   

8.
平菇ZP—1,系我站1987年3月从平菇床上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菌株.经三年大面积栽培表明,它具有菇色白、形态大、产量高、早熟、广温、抗杂力强等优点.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主要特性菌丝清白浓密,吃料快,抗杂力强.夏秋季瓶栽,24—35℃时,菌丝6天满瓶,9天现蕾,14天采菇;冬季床栽,春节直至盛夏(38℃)均能正常出菇.室内外栽培菇体均为乳白色,最大盖径25厘米,单片重约500克,柄径1—2.5厘米,弱光下较长.用棉籽壳栽培,生物效率可达150—240%.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适宜工厂化瓶栽的灰树花潜力菌株,试验观察比较8个灰树花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单产、出菇率、栽培周期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灰树花菌株GF-1和GF-6菌丝生长浓密,生长速度适中,单瓶均产分别为94.56 g、90.96 g,出菇率高,污染率低,栽培周期短,子实体紧凑,品质优良,是适合工厂化瓶栽的优势灰树花菌株。  相似文献   

10.
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只有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整体把握,才能生产更多的高品质香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介绍如下:1菇脚过长菇脚长对香菇产量没有影响,但对经济产量影响是很明显的(主要是干菇),同时影响鲜菇商品质量,相关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温度主要影响头潮菇,温度较高,菇脚就会较长。温度稳定在15~22℃时催菇较安全,晴天温差大于8℃催菇最好。光照不足,菇脚较长,越阴暗菇脚越长。适宜温度正常催菇时应去掉一层遮阳网到冬至前后应去掉另一层网,开春后根据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壶瓶枣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温度、液料比、超声时间3个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7.1.6软件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模拟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对壶瓶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壶瓶枣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88.0℃、液料比32.0∶1 mL/g、超声时间21 min.在此条件下,壶瓶枣多糖提取率达到(18.53±0.03)%,与理论预测值18.82%相符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研究羊肚菌单孢菌株与多孢菌株的出菇产量差异,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sextelata的M-90、M-925、M-1080菌株和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的MT-7菌株为对象,用孢子分离法纯化获得单孢菌株,并由不同的单孢菌株2~3个组合获得多孢菌株,分别进行大田栽培出菇试验,记录和分析栽培出菇的产量和质量性状。结果显示:所有菌株中以单孢菌株D7产量和质量表现突出;产量总体表现较好的D菌株的多孢菌株与单孢菌株产量差异大,有多孢减产的趋势;而可正常出菇的单孢菌株A4、A10、A8构成的多孢菌株C14+A8和A10+A11未出菇,推断育种或菌种生产中多孢菌株的出现可能对产量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冬春两季栽培平菇由于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易调控,如管理不当,容易产生畸形菇,影响商品的质量和产量。平菇畸形菇是怎样产生,又怎样防治呢?本文谈谈粗浅看法。1 瘤盖菇 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这是由于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4-6℃)时间过长,菌盖内外细胞伸长失调而成。预防方法是要根据不同品种加温、保温、控制好适宜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0℃。  相似文献   

14.
以白色金针菇品种‘T-011’‘T-002’"白金"‘DS-X0’"玉雪22"为试材,对其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性状和生物学转化率进行了比较试验,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栽培料配方,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工厂化瓶栽模式的白色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T-011’生长速度快,柄长盖小、色泽白,A级菇率高,生物转化率高。利用最适栽培料(麸皮14kg、米糠37kg、玉米芯25kg、木屑18kg、棉籽壳6kg、玉米粉3kg、石灰2kg)出菇,‘T-011’单瓶产量可达到345.23g,生物学转化率124.4%。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对猴头菇生长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猴头菇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3的产量最高,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的产量分别达到了148.2g·袋-1和125.6g·袋-1;出菇温度维持在16℃左右,出菇周期最短并且产量最高,出菇时间为26d。  相似文献   

16.
以‘KE015'、‘KE20'2种杏鲍菇菌种为试材,研究了1 100、1 400 mL 2种规格栽培瓶对杏鲍菇出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栽培条件下菌株‘KE015'生长周期比‘KE20'缩短3.8 d;在使用‘KE015'相同菌株前提下,1 100mL规格的栽培瓶可提高商品菇率,获得较高的生物学转化率,比使用1 400mL规格的栽培瓶的生物学转化率提高3.23%.在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时,建议使用菌株‘KE015'及1 100mL规格的栽培瓶.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种瓶可以轻松拆装,使用菌种如同水一样的液体,高温灭菌温度只需80℃,出菇则是在菜篮子里。目前一系列前所未闻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顺利通过国内8位食用菌专家的鉴定。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自1999年以来成立课题组开展”珍稀食用菌开发技术集成创新研究”项目研究,对传统食用菌生产流程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陶军  袁斌  雷小刚  张文武 《食用菌》2012,34(5):34-35
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温度操控技术十分关键,对金针菇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在完全掌握了育菇期间各个阶段的温度调控技术之后,再加以综合应用,才能保障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的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质量,单位产量实现新突破.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环境温度保持在5℃时,生产出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健源双孢1号菇盖圆形、无鳞片,直径3.5~5.5 cm,厚度2.3~3.3 cm;菇柄长度1.8~2.8 cm,直径1.5~2.5 cm;单菇重30~50 g,平均产量13 kg/m2;菌丝生长温度为6~32℃,最适温度为24~28℃;出菇温度10~24℃,最适温度14~20℃;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均发达,菌丝生长势强,吃料快;抗逆性强,耐水肥,高产稳产,生育期80 d左右,适宜辽宁省各地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20.
4.分季出菇管理方法菌筒转色后,要积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分化。出菇以15℃最佳。气温在20℃以上时,子实体发育快。菇盖薄,易开伞,质量差;若温度过高,原基就不能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