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用~(14)CO_2饲喂苎麻顶部1~4叶,自上而下第九叶,第十二叶。经两天后采样,结果表明:以第九叶的光合能力最强,顶部1~4叶次之,第十二叶最弱。第九叶和第十二叶的~(14)C光合产物,九成以上运往麻杆,运往顶部的幼嫩部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顶部1~4叶的~(14)C光合产物几乎没有输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高梁作为实验材料,当盆栽高粱幼苗长至5-6片叶时,分别用50、100、150mmol/L的NaCl和Na2CO3处理。4天后分别测定高粱幼苗的鲜重、干重、质膜造性和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NaCL和Na2CO3胁迫条件下,和对照相比,高粱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随NaCl和Na2CO3浓度的升高,抑制和伤害程度逐渐加重。Na2CO3对高粱幼苗的伤害程度明显大于NaCl。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夏玉米百玉2号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果穗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密度调控,寻求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百玉2号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8809.49kg/hm^2,比最低密度增产1719.94kg/hm^2,增产率达到24.26%,在较合理的密度范围6.0万~9.0万株/hm^2内,随着密度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在此密度范围内,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条件综合考虑,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5.
应用~(10)B研究不同油菜品种花器官的硼素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0)B固体径迹蚀刻技术,测定4个油菜品种花器官中的含硼量。结果表明:(1)缺硼时浠水白的花萼和花瓣的含硼量分别为5.8和5.9ppm,均极显著高于三个甘蓝型品种。3个甘蓝型品种的含硼量依次为:甘油4号>821>84004,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缺硼时浠水白的雄蕊和雌蕊含硼量最高,分别为10.4和10.3ppm。甘蓝型品种依次为甘油4号、中油821、84004。(3)不同品种缺硼时蕾的含硼量依次为浠水白、甘油4号、中油821、84004,除甘油4号与中油821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国产西洋参茎叶中分离出5种微量成分,用IR、~(13)C—NMR法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4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胡萝卜甙、人参皂甙—Rh_1、—Rh_2和拟人参皂甙—RT_5,均系国内外首次从该茎叶中分离得到已知成分。  相似文献   

7.
CO2浓度对工厂化繁育茶苗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比较了在工厂化育苗条件下提高CO2浓度对于茶苗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之后,三个品种茶苗的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都有显著增加,特别是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71.4%、96.2%和88.2%,并在本试验条件下主要通过根生物量的增加,促进了茶苗的生长,提高了繁育速度。  相似文献   

8.
 用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Ⅱ优7954和国稻1号作为研究材料,比较SRI水稻穗分化期不同移栽密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SRI水稻稀植后能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移栽密度从1.95×105丛/hm2下降到0.75×105丛/hm2,群体透光率增加,各叶位(第9叶至第13叶)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蒸腾速率降低,抽穗整齐度下降,第9叶和第10叶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验条件下,水稻强化栽培的产量在移栽密度为165×105丛/hm2 时最高。  相似文献   

9.
砂培法模拟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盆栽法,通过在大豆生育期间淋浇不同磷素水平的营养液,研究了施磷素水平对大豆植株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的生长CO_2的吸收速率、叶面积、光合速率逐渐增大,CO_2的吸收速率和光合速率基本在R5时期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单峰曲线变化。CO_2的吸收速率、叶面积随着磷素营养水平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当磷素营养水平达到21 mg·L~(-1)时,再提高磷素水平对其已无明显作用。低磷胁迫(P1处理)大豆生育中前期的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低磷胁迫后再供给较高的磷素营养对大豆光合速率有一定的激活效应,使光合速率增大。大豆株高、粒数、节数和产量都随着磷素营养水平的上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当磷素营养水平达到21 mg·L~(-1)时,再增加磷素营养对大豆株高和产量已无影响。低磷胁迫后再供给较高的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产量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缺磷极易减产,低磷胁迫时间越长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10.
在(25±1)℃、相对湿度(RH)70%±5%、光周期L∶D=13∶11条件下,用小叶龙船花花粉、豇豆花粉、扶桑花粉、台湾相思花粉、棉花花粉、玉米花粉饲喂卵圆真绥螨。结果表明,6种花粉饲喂均能使卵圆真绥螨完成生长发育及繁殖,其中豇豆花粉饲喂卵圆真绥螨时发育历期最短,为(5.07±0.06) d;存活率最高,为93.75%±3.05%;净增殖率最大,为16.78±1.22;单雌总产卵量第二,为(32.33±2.17)粒。综上所述,豇豆花粉较适宜卵圆真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11.
鼓粒期芸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CB-1102型光合蒸腾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芸豆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结果表明:芸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光合午睡现象。上午10:00光合速率最大;11:00蒸腾速率最快;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一致,10:00出现最大值;胞间CO2浓度呈现“早晚高,中间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不同筋力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不同筋型小麦高产种植筛选适宜的播期,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播期对两种筋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的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尽相同。适期播种(10月7日)有利于改善济麦20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而早播(9月30日)有利于改善中麦8号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灌浆进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来看,济麦20以10月7日播种最优,而中麦8号以9月30日播种最优。  相似文献   

13.
在3种种植密度和4种供氮水平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中单9409产量及子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对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的子粒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互作效应显著.种植密度之间,以最高产量对应的种植密度的粗蛋白质含量最低,子粒粗蛋白质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动态受施氮量的影响;施氮对子粒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与种植密度有关,低密度下,以中等施氮量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高密度下,则以中等施氮量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最低.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子粒粗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百粒重、穗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粗淀粉含量均呈负相关,但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茎蘖组合是提升小麦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湖北稻茬小麦主要茎蘖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川麦104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扬麦15为材料,于2016-2018年在湖北十堰和武汉两地稻茬麦大田条件下,设置低(1.35×106~1.65×106株·hm^-2)、中(2.85×106~3.15×106株·hm^-2)、高(4.35×106~4.65×106株·hm^-2)三种种植密度,分析了主茎(S)、分蘖1(T1)、分蘖2(T2)和分蘖3(T3)(按出现先后顺序)的成穗率、产量贡献率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1)湖北稻茬小麦成穗茎蘖农艺性状表现值偏低,除穗长和茎高受品种的影响最大外,其他被测性状受影响程度表现为蘖位>种植密度>品种;(2)在主茎均能成穗的情况下,分蘖成穗率随蘖位和种植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大穗型品种川麦104的降幅大于多穗型品种扬麦15;(3)主茎产量贡献率随种植密度的升高而升高(35.12%~54.50%),分蘖1产量贡献率稳定在23.25%~25.50%,分蘖2和分蘖3的产量贡献率随种植密度升高而降低,分别为14.59%~23.22%和5.42%~16.77%;(4)主茎的穗粒数(35.94~44.13粒)和穗粒重(1.44~1.93 g)显著高于其分蘖,茎高、茎蘖收获指数和穗茎节长只在川麦104中、高种植密度下的分蘖3与其他茎蘖差异显著;穗长、可孕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有随蘖位和种植密度升高而变劣的趋势。聚类分析得出:湖北稻茬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以主茎成穗为主体,低种植密度下增加分蘖1和分蘖2,争取分蘖3成穗为辅;中种植密度下争取分蘖1+分蘖2成穗为辅;而高种植密度下争取分蘖1成穗为辅。  相似文献   

15.
淮北地区氮高效高产型粳稻品种群体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淮北地区氮高效高产型粳稻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方法】在各自最适施氮水平下,选用淮北地区氮高效高产型、氮中效高产型和氮高效中产型3类代表性常规粳稻品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及物质生产与积累特征。【结果】拔节前氮高效高产型群体茎蘖数最少,拔节后平缓下降,最终成穗率最高;氮高效高产型水稻品种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最大,氮低效低产型最小,氮高效高产型水稻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比氮中效高产型、氮高效中产型高2.53%、5.58%;有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氮高效高产型氮高效中产型氮中效高产型,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氮中效高产型氮高效高产型氮高效中产型;抽穗至成熟阶段,氮中效高产型和氮高效高产型群体光合势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氮高效中产型,分别高10.58%和9.86%;氮高效高产型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略低于氮中效高产型,抽穗至成熟阶段,随着籽粒产量的提高,干物质积累呈递增趋势,干物质积累比例以氮高效高产型最高;收获指数表现为氮高效型品种大于氮中效品种;氮高效高产型品种群体生长率在抽穗前低于氮中效高产型品种,而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则显著高于氮中效高产型与氮高效中产型,分别高8.79%、17.46%。【结论】氮高效高产型水稻品种拔节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均低于氮高效中产型和氮中效高产型;抽穗到成熟期光合势、收获指数、群体生长率、成穗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类群骨干自交系PH4CV、Mo17、PH6WC、郑58、D299、H29、丹黄34、丹598、昌7-2和S121为基础试材,按照群内和群间杂交共组配15个基础群体,分别形成F1、F2、F3和F4共4个自交世代,研究其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利用高频诱导系丹诱3号对骨干自交系和不同遗传基础的自交后代进行单倍体诱导,利用浓度为0.06%的秋水仙素对各世代单倍体子粒进行加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类群自交系间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以Lancaster群代表系PH4CV、Mo17和Reid群代表系PH6WC、郑58诱导率较高。高诱导率类群通过群内和群间组配基础试材,同样具有较高的诱导率,同时利用杂种优势提升了LRC、SPT和PB群骨干系的诱导率。诱导率随着自交世代增加而显著降低,在F2世代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