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江西林业科技》1994,(Z1)
自1976年开始,通过三次全分布区和一次集中分布区(中间)试验,历时11一15年,证明在福建杉木造林区杉木优良高产种源是: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邵武、南平、将乐、沙县、三明、建瓯、大田、永春,广东乐昌,江西安福,四川洪雅、邻水,广西那坡等种源,其材积遗传增益为9.05%——33.06%。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的范围,包括以武夷山杉岭的东南、玳瑁山以北、戴云山的西北、鹫峰山以西为界的北部分区和以华安新圩以上的玳瑁山东南、博平岭北端、戴云山南端为界的南部分区。其中,尤以闽江上游富屯溪、沙溪、建溪三流域中下游,海拔400m以下谷地丘陵地带的种源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4.
5.
6.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林业科学研究》1988,(1):1-13
本文对杉木地理种源第一次试验21个试验点上19个种源的六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45个试验点上43个种源的三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状进行分析,评定各种源的优劣以及与环境的互作。研究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如六年生幼林材积的选择效果平均达20%,优劣种源间平均相差3.3倍。根据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和耐寒性等指标,综合评定选出南岭山地为我国杉木的优良种源区。同时,依据各造林区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能获得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并提出了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定出可作为我国杉木良种基地的最优种源区域。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浙江省杉木科研协作组 《浙江林业科技》1991,11(3):31-38
对杉木五、九、十二年生的三次种源试验林进行了生长、材质、抗性等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的生长量、木材密度、结实量、保存率、冻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纬度和经度是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荥经,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广东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增的41.16-96.90m^3/hm^2,表型产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3.5%-109.6% 相似文献
17.
18.
19.
杉木优良种源推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林业科技》1995,(4):30-32,46
杉木优良种源推广的体会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推广协作组我省于1976~1980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的杉木全分布区地理种源试验。历经10余年研究,于1986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荣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试验研究表明,由...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择出适宜鄂中地区栽培的杉木优良种源 ,本文对杉木分布区内的6 1个杉木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1、杉木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侧枝粗、侧枝数、结实率等主要性状都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2、杉木从幼林阶段到速生阶段秩次相关、早晚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 ;3、杉木种源间生长变异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 ,呈现出从南至北、由东向西生产量逐渐下降的演变趋势 ;4、综合评定结果为 :适合鄂中地区的最佳种源有锦屏、邻水、大田、开化、那坡。优良种源有长停、修水、洪雅、乐安、谷城 ;5、采用杉木优良种源造林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树高平均遗传增益为 90 4% ;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91 3% ;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 83 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