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立斌  张绍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15-2516,2522
[目的]探讨3种生物农药对平阳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防治效果,为有效预防和遏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饲喂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0.3%阿维菌素和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林得保)3种生物农药对马尾松毛虫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考察了林得保对该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林得保室内毒力LC50值仅为18.25 mg/L,林间将其与轻质碳酸钙以1∶10、1∶15、1∶20、1∶25配制浓度喷粉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均达80%以上,其中1∶10、1∶15配制浓度的防治效果最好。[结论]林得保粉剂1∶15配制浓度防治马尾松毛虫第1代5龄幼虫既经济又有效,适合林间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2.
林间用静电和非静电喷雾3%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3%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相同浓度,用静电喷雾显著高于非静电喷雾杀灭效果。试验筛选出静电喷雾3%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4000倍药液浓度防治2-3龄幼虫马尾松毛虫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对落叶松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林间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水杨酸0.1%水剂、2%烟剂对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水杨酸水剂和烟剂对病菌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林间株组防治试验和林分大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1%水杨酸水剂林间株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效果达94%,是生产中应用的杀菌剂代森铵防治效果的2.4倍。水杨酸烟剂1997年林间株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效果达93.8%,明显高于百菌清烟剂(88.4%)。2000年不同防治时间、不同含量的水杨酸烟剂林间株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均有显著效果。其中以2%水杨酸烟剂防治落叶松落叶病、1%水杨酸烟剂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效果较好。3次试验对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0.7%和74.2%。5%水杨酸烟剂林分大面积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效果可达80.77%,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效果可达53.86%。  相似文献   

4.
小面积和大面积防治试验证明,不同浓度的NPV制剂,一旦施入林内,即可引起病毒病的流行,并显著地降低木毒蛾幼虫的虫口密度。只要喷洒量达到2.0×10~(10)PIB/亩,防治效果可达82—85%。防治的适期应掌握在5月15日至5月25日,林间4—6龄幼虫占85%左右为宜。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病毒比化学农药(80%DDVP和40%乐果)的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主要途径: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伐和透光伐.是防治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用0147抗生细菌含菌量10^8 /mL抑菌效果达82.1%,林间防治效果达54.1%,该抗生细菌可以定居良樟子松针叶上,成为针叶叶围微生物群落,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在6月病菌孢子飞散前;对苗囤和重病林分喷75%百菌清1000x液、65%敌克松1000x液、70%甲基托布津1000x液、65%代森锌500x液.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6.
噻虫啉对杨树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及林间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噻虫啉(天润)对粒肩天牛和橙斑白条天牛成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稀释浓度在3 000倍液以下,对粒肩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1.00%以上,对橙斑白条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6.67%以上.应用噻虫啉(天润)林间喷雾防治时,以2000-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应用2%噻虫啉(天保)粉剂林间防治橙斑白条天牛成虫,以2 2...  相似文献   

7.
龙艳  陈玮  芦峰 《农技服务》2015,(1):85+88
使用10%唏啶虫胺水剂20ml/667㎡(3000倍)、15ml/667㎡(4000倍)、10ml克/667㎡(6000倍)、5ml克/667㎡(12000倍)等4个不同浓度药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667㎡(4000倍)进行防治水稻白背飞虱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唏啶胺水剂3000-6000倍液均适宜在生产上防治稻飞虱,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没有明显差异性,两者可作为轮换防治稻飞虱药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林间散养鸡场球虫病的诊断经过,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对松梢象(Pissodes nitidus)的有效防治方法,选择高渗苯氧威、猎擒、灭蚜风暴、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眯乳油、苦参素7种生物源杀虫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进行室内水培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梢及林间红松树干打孔注射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高渗苯氧威3 500倍液、猎擒3 000倍液及灭蚜风暴4 000倍液校正死亡率达到70%以上,且3种药剂的不同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将这3种药剂用于林间一次性防治,高渗苯氧威的5倍液、10倍液、15倍液及猎擒5倍液和灭蚜风暴5倍液的松梢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利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眯乳油3种药剂进行林间连续2年防治,每年防治1次,结果表明:第1年林间防治效果,除高效氯氰菊酯15倍液外,校正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阿维菌素和啶虫眯乳油5倍液、1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第2年林间防治效果高于第1年,松梢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连续防治后松梢象对红松危害株率小于4%,被害株率防治效果达到了84.9%~88.9%。因此,高渗苯氧威5倍液、10倍液和15倍液,猎擒5倍液,灭蚜风暴5倍液,阿维菌素和啶虫眯乳油5倍液和10倍液均可有效控制松梢象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在桉树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差异性因素综合影响所致。同时,应用Iwao M*-M回归模型中的2个参数α、β的值,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t2(1.474 0/x+0.105 4)/D2和序贯抽样模型Tn=nm0±(n[1.474 0m0+0.105]4m02)~(1/2),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旨在为揭示该虫的生态学特性和种群消长趋势,提高虫情调查及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虫剂对埃及吹绵蚧的室内毒力与田间药效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及吹绵蚧是一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园林植物害虫,近年来在广州地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上升态势,为有效防治这种害虫,测试了几种杀虫剂对其若虫和雌成虫的室内毒力,并对3种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噻嗪酮外,各供试药剂对三龄若虫均有较高的活性;灭多威对各虫态均有较高的活性,田间防治效果最好.敌敌畏、毒死蜱等也有较好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巳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本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交互抗性、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豇豆地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斑潜净微乳剂、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和1.8%害极灭乳油等药剂在大田中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达10d以上,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新型药剂富锐 18 1Ec、美满 2 4F对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可作为当地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使用 ;米满 2 0F防效好但速效性差可在一般发生年份使用 ;歼灭、高效灭百可、农地乐等速效性较好 ,但对高龄幼虫效果差 ,可与其他药剂交替作用。富锐 5 0 0 0倍与辛硫磷 15 0 0倍、米满 2 0 0 0倍与高效氯氰菊脂 2 0 0 0倍液混合使用 ,既可降低防治成本又能预防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美洲斑潜蝇是新近传入山西省的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山西省54个县(市)均有发生,寄主作物有10科45种,瓜菜类受害后一般减产20%以上,虫情指数在11%-72.5%之间。该虫在山西省每年发生8-12代。温度、湿度是影响种群变动的重要因子。筛选对路的化学农药是大田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新疆棉区农田生态系统整体观念出发 ,以优质高产为中心 ,组建了新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新疆棉区主要病虫害为防治目标 ,通过增强、保护和利用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调控作用的措施 ,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对棉花害虫的控制作用 ;通过农业防治措施秋耕冬灌、合理构建作物布局和采取控害栽培技术措施 ,减少病虫的发生数量。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降低农药使用量 ,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组建和实施 ,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扶桑绵粉蚧已入侵广西,并在朱槿上成功定殖,且对朱槿造成一定的为害,研究杀虫剂对其毒杀作用, 可为其大暴发时的应急防治提供参考。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丙溴磷、毒死蜱、吡虫啉、印楝油对取食朱槿的扶桑绵粉蚧 的毒杀效果,用Probit Analysis 建立毒力回归方程,比较了扶桑绵粉蚧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印楝油对 扶桑绵粉蚧的直接毒杀作用较弱,药后3 d 最高浓度(10 mL/L)对一龄若虫的致死率仅为66.43%,对其他3 个虫龄 几乎无直接毒杀作用;另外3 种化学杀虫剂均具较强的毒杀作用,药后3 d,大多数试验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在50.00% 以上,最高浓度的死亡率均超过90.00%;不同虫龄的敏感性顺序为一龄跃二龄跃三龄跃雌成虫,药剂的敏感性顺序为 丙溴磷跃吡虫啉跃毒死蜱。说明化学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直接毒杀效果显著,但不同虫龄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 较大,田间用药宜根据虫龄结构,选择合适的药剂、剂量和时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室内试验和大田施用苏云金杆菌Bt H3136菌株粉剂、氧化乐果、辛硫磷、晶体敌百虫、敌敌畏、敌杀死等几种药剂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试验,表明长期连续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使害虫产生抗性,导致药效降低、用量增加,而苏云金杆菌制剂对人体无害,是一种高效低毒制剂,稀释100 0倍使用,室内96 h防效95.5 %,大田应用6 d防效达96 % 以上,效果很好,可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化学农药用来防治菜青虫。  相似文献   

19.
几种杀虫剂对十字花科蔬菜芥蓝小菜蛾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7种药剂不同浓度防治芥蓝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结果表明: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效最好,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好;1.8%阿维菌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10%除尽悬浮剂、5%氟铃脲乳油和5%氟虫腈悬浮剂等药剂的防治效果也较好,持效期7d左右;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杀虫剂防治白背飞虱对褐稻虱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探讨噻嗪酮(扑虱灵)、叶蝉散、喹硫磷三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以及及防治白背飞虱对随后发生的褐稻虱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要作用于同翅目昆虫而不杀伤在敌的噻嗪酮,对两种飞虱的效果明显, 对害虫及天敌同样起作用的喹硫磷,反而引起这两种害虫种群数量上升,广谱性的杀虫剂不宜在稻地早期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