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面灌溉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地面灌溉在田面地表水流运动理论、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优化模型方面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闸阀管道的自动化装置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哈斯汀斯灌溉管道公司,制造了一种自动化地面沟灌水力操纵闸阀。这种闸阀上,均安设有自己独特的自动定时装置与蓄(干)电池。应用自动定时装置限定闸阀的开和关,闸阀内的水压是开、关闸阀的动力。当定时器给闸阀送关闭信号时,灌溉水就被引入鼓膜囊。鼓膜囊充水膨胀,就封闭住了管道。同时,灌溉水又被引送到下一个已开通的闸阀。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小麦和多年生牧草现场研究的试验数据分析,本文对地面灌溉浅层水流情况应用满宁方程提出了疑问。在R2值大于0.9时,流量──水深方程(方程2)与绝大多数试验结果相吻合。方程中指数α的值取决于作物种类、作物密度、高度、播种型式、生长阶段和水流条件,一般在1.0到3.0之间变化。因而满宁方程把指数定为常数(即5/3)是不合适的。本文提出的流量──水深方程比满宁方程更适合浅层地表水流情况。并且提出了地表水流摩阻系数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5.
6.
越冬期地面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灌溉排水学报》2007,26(3):53-56,64
基于越冬期大田土壤入渗和灌水试验,采用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冬灌水流运动特点,揭示了表征灌溉效果的各项指标随地中温度的变化特性,提出了提高越冬期灌溉灌水效果的5项技术:短畦灌溉技术、长畦灌溉技术、小流量灌溉技术、秋耕灌溉技术和最冷月免灌技术。研究结果对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冬季合理灌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部水管理研究实验室最近用一台可支撑25t多重量的蒸渗仪(Lysimeter)测定作物需水量的数据,来开发和改进用于作物灌溉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目前靠土壤水分蒸腾损失总量系数来决定灌溉需水量的数字对于滴灌来说显得很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0年6月至7月6日,对保加利亚进行了以喷灌技术为主的考察。在保加利亚,我们与水利事业联合公司的负责人和高级究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专题座谈,访问了索非亚等四个州的水利建设、管理企业、科研试验站,参观了这些州的喷灌与地面灌溉系统。保加利亚的灌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二次大战前发展很慢。战后发展很快,1979年灌溉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25%。七十年代以来,他们分析了全国水资源普遍有不足之感和继续以高速度扩大灌溉面积必须兴建投资大的水库与泵站工程之后,保加利亚采取了减缓发展灌溉面积的速度的重要方针。重点放在提高现有灌区的灌溉技术水平上,以便提高灌溉效率和单产。保加利亚对灌溉的发展非常重视,尽管那里较为风调雨顺。灌溉主要是针对多种经营和经济作物的,这可能也是保加利亚经历三十年的努力,使农民收入接近工人收入,农村由穷变富的重要经验之一。现将保加利亚的喷灌技术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地面灌溉模型能够精确模拟灌溉水流运动过程,有助于评价农田灌溉性能。现有地面灌溉模型主要包括外耦合模型、迭代耦合模型和完全耦合模型。现有地面灌溉数值模型运用较多的是外耦合模式和迭代耦合模式,基于完全耦合模式的地面灌溉数值模型研究鲜见。地表水流模型与土壤水流模型耦合过程将引起耦合误差,这是由于地表水流模型和土壤水流模型计算时会产生误差,并且基于耦合模式的地表水流计算与土壤水流计算转换也易引起部分误差。  相似文献   

12.
重视地面灌溉,提高灌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面灌溉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灌水方法,数千年前劳动人民就用来灌溉农作物,创造了格田淹灌、沟灌、畦灌等各种灌水方式,特别是井灌地区,群众长期沿用的园田化沟畦灌经验,田块平整精细,灌溉均匀省水。建国以后的五十年代,我国曾在大面积上实行灌溉耕作园田化,使许多凹凸不平的土地变成了“埂直如线、地平如镜”的良田,不少灌区和科研、生产单位总结研究了沟畦灌水技术的标准规格,对节约灌溉用水量和提高灌水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些年来,我们对地面灌溉重视不够,对提高地面灌水技术注意不够,对地面灌溉的研究工作几乎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3.
6 田间灌水设备与机械 6.1 新型灌水管 用于直接将水送至灌水沟、畦的管道,均在地表面上使用. 6.1.1 聚乙烯薄膜管(LDPE或改性LLDPE俗称"小白龙") 折径300~400 mm(折径即管子扁平时的直径),直径×厚度为192×0.23 mm,256×0.45 mm,过流量可达40~80 m3/h(在地坡为2‰,工作水头0.2~1 m时),每卷长约50 m,使用时长150~250 m,中间卡环箍联接(有内外锥度的双环塑料套件),需要时还可热合塑膜管三通.  相似文献   

14.
多孔软管地面灌溉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农田地面灌溉面积大,深层渗漏损失严重,灌溉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地面灌水方法,生产应用中表明,多孔软管地面灌溉1次灌水定额375-450m^3/hm^2,比常规的沟畦地面灌水技术灌溉速率提高3-5倍,节水40%-60%。  相似文献   

15.
地面灌溉水流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内蒙古风沙区一种砂土和壤质砂土的春小麦生育期内进行了畦田规格和灌水技术要素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系数影响的田间试验。并用SRFR406软件对畦灌条件下的水流特性及水分利用率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运用SRFR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地面灌溉的水流推进及消退过程,尤其是推进过程模拟求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畦田的微地形对灌水效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畦田尾部反坡对灌水效率及水流推进与消退都有较大影响。为提高灌水效率,应加强耕作管理,消除反坡。畦田规格对灌水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获得较高灌水效率的角度来说,以畦宽2~3m、畦长50~60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6.3 波涌灌溉设备 波涌灌又称涌流灌或间歇灌.是地面灌溉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80年代传入我国,实践证明它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一种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1 地面灌溉技术概述地面灌溉是世袭的古老灌溉技术。就世界范围看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地面灌溉都占灌溉面积的绝对优势。全世界地面灌溉的面积约占世界灌溉总面积的 90 % ;我国现有地面灌溉面积约 0 .467亿hm2 (2 0 0 0年 ) ,占全国总灌溉面积 0 5 47亿hm2的 85 %以上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畦面结构变化对地面灌溉效果的影响,在4种不同畦面结构的大田灌溉试验基础上,用WinSRFR3.1模型对平作畦灌、细沟灌、畦作浅沟灌和微垄沟灌的田面土壤特性参数和灌水效果进行估算和模拟,比较了不同灌溉方式由于畦面结构改变引起的田面土壤特性和灌水效果差异,并提出不同畦面结构的适宜畦田规格。研究认为,不同畦面结构的田面糙率系数和土壤入渗特性差异明显,微垄沟灌糙率系数最大而平作畦灌糙率系数最小,平作畦灌入渗速率最快而畦作浅沟灌入渗速率最慢;对长畦田来说,畦作浅沟灌灌水效果最好,微垄沟灌次之,平作畦灌最差;在  相似文献   

19.
3平地机械 土地是否平整,可显著影响灌溉水的利用率,一般进入田间的灌水量有1/3由于深层渗漏、积水、跑水等原因而浪费掉,即田间水利用系数只有0.6~0.7,其主要原因就是土地不平整.所以,平整土地是实施地面灌溉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5 低压输水管道 以管道替代土渠进行输水是世界各国认同的发展趋势。低压管道输水可以采用各种管材、管径的管道将水从水泵一直输送到田间进行地面灌溉,输水管道几乎全埋在地下。它所具有的优点主要是水的有效利用率高(约95%,比土渠提高30%~40%);工作压力低(≤0.02~0.2MPa,可节能2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