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有12个:中鉴100、中香1号、中优早5号、中丝2号、中早16、协代9308、二代2070、中组1号、中作37、中作9017、中作93、中花14号.小麦新品种有7个:中优9507、中优9701、苏引10号、太T15、饲237、临抗1号、中有6号。玉米新品种有7个:中单9409、中单3710、甜玉6号、中糯1号、中玉4号、中甜2号、中原单32号。棉花新品种有6个:中棉所35、中棉所24、中2553、中棉所19、中棉所27、棕絮1号。大豆新品种有3个:中豆26、中豆用、中黄9丐。油菜新品种有3个:中油杂1号、中双4号、中油119。这次推荐的38个品种都是经过国家审定或已开始区…  相似文献   

2.
方法 :选取3个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标上1号、2号、3号,其中1号池塘与胡子鲶混养;2号池采用生物絮团技术;3号池使用益生菌技术。三口池塘放养同批次的经淡化的虾苗,投喂的饲料一致,池水中的盐度无相异;但营养物质的增加不同。结果2号的养殖效果明显高于3号和1号。从水质类型来说,2号池采用生物絮团技术较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水质,有利于环境保护。结论 :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池水形成生物絮团,促进水体物质循环,降低饵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彩色棉研究开展比较早,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有一些单位征集、保存了彩棉的种质资源,浙江、湖南、河南、新疆、湖北、甘肃、江苏等省(区)棉花育种单位已专门立题研究。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贫瘠土壤地带的甘  相似文献   

4.
2.目前彩棉炒作很热,但彩色棉花品种却无统一标准。育种、生产一窝蜂,缺乏布局规划。彩、白棉相邻、相间种植,天然、人工、机械混杂,退化严重,从而彩色不艳,还污染了白棉,如此下去势必影响白棉质量。 3.彩色棉是个新兴产业,加上现今白棉滞销,棉农对彩棉迫切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忘记当前白棉市场仍面小量少,加  相似文献   

5.
彩棉栽培成功法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彩色棉花栽培方法。这种彩色棉花色泽艳丽,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未来棉花种植的发展方向。科学家们用基因栽培法对彩色棉花进行培育。他们首先选择决定彩色棉花颜色的主基因,把连续几代均为白色的雌性棉株与天然彩色雄性棉株进行杂...  相似文献   

6.
培育抗虫棉     
美国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正在利用棉花自身的抗性来防治棉花象鼻虫,他们已收集了一类具有抗棉花象鼻虫能力的棉花资源。这类棉花的花蕾因含糖量低而阻碍了雌棉花象鼻虫的产卵。他们从棉花产地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获得野生棉种,通过鉴定,筛选出69个抗虫品系,将其与栽培品种杂交,选择出资源品系,并对花蕾进一步检测。据试验,抗虫资源系与对照栽培种相比,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劳动力价格随之不断上升,种植棉花的人工费用逐年增长,这也是我国目前棉花生产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国内的棉花单价要比进口棉花单价要高一些。多年来,部分地区片面的追求棉花产量的增加,而进行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再加之,近几年,机采棉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致使棉花的内在品质遭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彩棉长度。笔者对棉花加工设备对机采棉长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降低棉花加工设备对机采棉长度影响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机采棉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8.
江苏盐城沿海棉区的棉花、旱粮、绿肥间套作,已成为现阶段的主要耕作制度。 在较好的种植与管理水平下,绿肥、棉花一熟可亩产皮棉100—150斤左右;麦、绿肥、棉两熟间套作可亩产皮棉100—150斤,大麦300—400斤;麦、绿、棉、玉米三熟间套作可亩产皮棉100斤左右、大麦350斤左右、玉米400斤左右。棉麦两熟间套作较一熟棉花在棉产不减少的前提下可增产大麦300—400斤。棉花、玉米由于夹种比例不同,据试验以一亩纯作棉花亩产皮棉150.1斤和一亩纯作玉米亩产615斤的产量与两亩棉花、玉米间套作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新疆阿拉尔市种植的11.3万多hm2棉花迎来采收旺季,阿拉尔垦区各团(场)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投入240多台采棉机开足马力采收棉花,确保丰收的棉花朵絮归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行安阳县白镇455112)自70年代末开始研究抗虫棉以来,于8年代后培育出如“中棉所周”等具有生化特性的行虫棉。1993年,该所培育出转B.t,基因抗虫棉品和(系)“中抗杂1号”和“R93-6”。2个品系在1995~1997年的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并于1998年1月8日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命名为“中棉所29”和“中棉所30”。它们是我国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抗虫棉品种。抗虫棉品种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1.
1.金穗牌2BP—2型玉米铺糜膜施肥播种机由内蒙古农牧学院农业工程成套设备研究所和该院机械厂研制生产。该机与8.8kW~11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适用于玉米、甜菜、高粱、棉花和向日葵等作物进行铺膜  相似文献   

12.
2ZY-2型油菜(棉花)移栽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溧阳正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开发的2ZY—2油菜(棉花)移栽机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3.
农三师从2001年引进机采棉技术,其中43团购买了2台凯斯2555型采棉机,45团购买了2台迪尔9970型采棉机,同时在45团新建了轧花厂,安装了一套从美国引进的机采棉清花设备。通过这几年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1棉花品种适宜机采棉的品种要求以早熟、株型紧凑、最好是筒型,吐絮集中、含絮性好、抗倒伏。最低结铃部位(果枝始节)距地表高度15cm以上,枝株高70~80cm。棉花纤维长度要长,能经受清理机械的冲击。我团的机采棉花品种现为抗虫棉99B和中棉35,距机采品种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土地准备(1)机采棉棉田要求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大面积连…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河北农机》2014,(12):10-10
<正>(本刊讯)2014年10月24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河北省南宫市政府、农业局在南宫市宋旺农场成功举办河北省棉花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棉花机械化生产首次在全省推广。河北省农科院副院长张建军、棉花体系首席专家张香云以及南宫市的领导等出席了本次现场会,重点观摩了棉花机械化采收,灭茬、秸秆还田和翻耕,棉花黑麦复种—黑麦草播种作业示范。参加本次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是来自约翰迪尔的9970自走式摘棉机和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4M3A采棉机。在两台采  相似文献   

15.
棉花铺膜直播机械化技术,是指通过棉花铺膜播种机完成铺膜、播种作业的一项农机化技术。它能增温保墒、蓄水防旱、抑制杂草生长、保护和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使之提早成熟,从而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1.选好配套机具目前常用的棉花铺膜播种机主要有2BMG系列、2BMZ系列、2BMP—2系列、2BMS—A系列、2MF—IB型、2MB—1型等机具,配套动力为11.1~13.3kW以上拖拉机。这些机具可一次完成平整地、作畦、施肥、镇压、铺膜、覆土、穴播等多项作业。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湘源科技研究所研发、湖南双峰湘源金穗收割机制造有限公司(地址:湖南双峰县科技工业园1号,电话:0738—6883978)生产。  相似文献   

17.
3WHD—250~500型棉花喷雾机是由河北辛集市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主要适用于棉花生长期内病虫除治,以及马铃薯、花生、茶叶等矮秆作物除虫植保,也适用于喷施化学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施肥。具有结构先进,操作简便,喷洒均匀,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己获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黄淮海地区为我国第二大棉区,近年来,受棉花价格及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出现减少趋势。对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了"棉麦套作"模式的研究,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积极性。但是由于棉花收获难以实现机械化,该模式的推广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等单位,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2016年度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  相似文献   

19.
“苏油 1号”是用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双低优质品系菜选作母系 ,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育成的双低优质品系D89(372×Wes roona)为父本 ,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油菜 ,具有丰产稳产性好 ,生育期适中 ,生长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丹徒县从 1998年引进试种 ,同时探索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1999年推广面积达 30 0 0多公顷 ,占油菜总面积的 30 %。1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 2 50天左右 ,各生育时期生长整齐度好 ,生长势强 ,叶片宽大 ,叶色较绿 ,抽苔及始花略晚 ,花期集中 ,耐寒性较强 ,抗倒性较好 ,中抗菌核病。成熟期株高 170cm左右 ,一次…  相似文献   

20.
1.品种来源 晋谷40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糯谷87-151为母本,晋谷21号为父本,利用化学杀雄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代号为2012。2002年-2004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同时在全省各区进行区域适应性鉴定的生产示范;2005年以品系名2012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试验并大面积示范,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谷40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