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岗局截获非洲大蜗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7月6日,开信木器(深圳)有限公司向我皇岗动植物检疫局申报进口一车泰国红木(花梨原木)16m3。我局在现场检疫时,在原木及车厢内壁发现非洲大蜗牛Achatinafulica(Ferussac)活体成螺3只,为深圳局首次截获。该批货物已作了退...  相似文献   

2.
农田蜗牛的发生及防治张国振(江苏南通市植保站,226000)江苏省旱粮棉区及稻棉轮作地区蜗牛发生的优势种是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Fotussoc)和灰巴蜗牛(B.avidaBenson),前者以分布沿海旱粮棉区为主,后者在...  相似文献   

3.
梁广勤 《植物检疫》1995,(3):156-157
蒲桃实蝇和昆士兰面包果实蝇梁广勤(广州动植物检疫局510010)1蒲桃实蝇学名Bactrocera(Bactrocera)albistrigata(deMeejere)异名DacusalbistrigatusdeMeijereD,(Bactrocer...  相似文献   

4.
利用染色体和同工酶技术鉴定寡鬃实蝇幼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染色体组型分析和酯酶同工酶电泳等技术,对桔小寡鬃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芒果寡鬃实蝇Bactroceraoccipitalis(Bezzi)、番石榴寡鬃实蝇Bactroceracorrecta(Bezzi)、南亚寡鬃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tau(Walked)以及瓜寡鬃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cucurbilae(Coq.)5种寡鬃实蝇幼虫,可成功地加以鉴定和鉴别。  相似文献   

5.
非洲大蜗牛种群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卫川 《植物保护》2006,32(2):86-88
通过饲养试验,建立了非洲大蜗牛种群动态数学模型和螺体生长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试验表明:非洲大蜗牛种群生长速度极快,在福州的气候条件下,越冬代成螺一年可产卵4次,每年产卵900粒左右。田间种群世代重叠复杂。我国南方是非洲大蜗牛的适生区,加强检疫是防止非洲大蜗牛扩散危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席家文  娄巍 《植物检疫》1995,9(2):97-98
独脚金的生物学及危害席家文,娄巍(珲春动植物检疫局133300)独脚金属为玄参科的半寄生或寄生性杂草。在亚、非洲,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约有60种,黄独脚金Strigaasiatica、埃及独脚金S.hermonthica、独脚金S.gesner...  相似文献   

7.
注意加强对玛瑙蜗牛的检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瑙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tch俗称非洲大蜗牛,对人既有利也有害。如何开发利用这一生物资源,存在不同的观点。在国外,有关玛瑙蜗牛严重为害农作物的报道甚多,一些国家早已列为检疫对象;国内有关专家基于玛瑙蜗牛曾给台湾农业带来毁灭性灾难这一事实,建议农业部门将它列为检疫对象。澄清玛瑙蜗牛在我国的传播途径、分布范围和为害性以及生产外销情况,对于制订科学的检疫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走访了福州、厦门、漳  相似文献   

8.
上海局截获的三种白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建中  叶军 《植物检疫》1997,11(4):231-234
本文叙述了从缅甸的原木中及美国的废纸中截获的三种白蚁,它们分别是暗黄大白蚁Macrotermesgilvus(Hagen),黄球白蚁Globitermessulphureus(Haviland)和北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pes(Kolar)。  相似文献   

9.
谭荫初 《植物医生》1996,9(2):13-14
旱作蜗牛和蛞蝓的危害与防治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长沙410125)蜗牛和蛞蝓是几乎所有旱土作物的两大敌害。两者同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其中蜗牛属前鳃亚纲、巴蜗牛科;蛞蝓属肺螺亚纲、蛞蝓科。蜗牛俗称天螺狮、小田缧.水牛等。蛞蝓俗称软蜗牛、奶虫、...  相似文献   

10.
梁广勤  梁帆 《植物检疫》1997,11(1):36-38
菲律宾实蝇的形态特征梁广勤梁帆杨国海司徒保禄(广州动植物检疫局510010)最近,在广州口岸实施对入境菲律宾芒果检疫的过程中,多次查获菲律宾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philippinensisDrew&Hancock,此虫在...  相似文献   

11.
本篇根据国外近期的研究结果,对寡鬃实蝇属DacusFabrlcius内部分有害亚属的鉴别特征和划分依据,以及3种重要害虫:葫芦寡鬃实蝇D.(Dacus)bivittatus、埃塞俄比亚寡鬃实蝇D.(Didacus)ciliatus和西瓜寡鬃实蝇D.(Didacus)vertebratus作一总的介绍。为便于掌握有关亚属和种的鉴别特征,特编制分亚属和种的检索表,并附特征图,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寡鬃实蝇属重要害虫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兴鉴 《植物检疫》1995,9(6):347-351
本篇根据国外近期伯研究结果,对寡鬃实蝇属Dacus Fabricius内部分有害亚属的鉴别特征和划分依据,以及3种害虫:戎芦寡友爱实蝇D.(Dacus)bivittatus'埃塞俄比亚寡鬃实蝇D.(Didacus)ciliatus和西瓜寡鬃实蝇D.(Didacus)vertebratus作一总的介绍。为便于掌握有关亚属和咱的鉴别特征,特编制分亚属和种的检索表,并附特征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根腐镰刀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1-1994年对山东省11县市的小麦根腐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出6种镰刀菌,有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Smith Sacc)、禾谷镰刀苏(F graminearum Schw)、尖孢镰刀苏(F oxysporum Schl)、串珠镰刀苏(F moniliforme Sheld)茄病镰刀苏(F solani(Mart) Sacc)及木贼镰刀菌(F eq  相似文献   

14.
检疫害虫蔗扁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世秀 《植物检疫》1999,13(3):42-43
1名称与分类地位学名:Opogonasachari(Bojer)异名:AlucitasachariBojer;TineasubcervinelaWalker;Opogonasubcervinela(Walker)俗名:Bananamoth(英);分...  相似文献   

15.
黄世水  曾繁海 《植物检疫》1998,12(4):223-225
本文通过试验和调查,总结出非洲大蜗牛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人为传播、流水传播和个体自然传播。提出严格检疫制度,执行有关引种和养殖规定,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防止其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6.
简述桔小实蝇及其四个近似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桔小实蝇及其四个近似种梁广勤(广州动植物检疫局510010)近年来,随着实蝇分类工作的深入和提高,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的分类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92年,IanM.White和...  相似文献   

17.
五个重要果蔬类有害实蝇属的鉴定:双翅目:实蝇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兴鉴 《植物检疫》1995,9(2):84-90,113
本篇着重阐述五个重要果蔬实蝇害虫类群: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寡鬃实蝇属Dacus Fabricius,小条实蝇属Ceratitis Macleay,按实蝇属AanstrephaSchiner和绕实蝇属RhagoetisLoew的分类地位问题和主要特征;并备有分属检索表(成虫)和特征图,以供分类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进境船舶食品舱内多次检获果实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4~11月间,汕头局植检处检疫人员多次在进境货轮的果蔬食品舱内检获实蝇幼虫。幼虫经室内饲养和鉴定为辣椒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  相似文献   

19.
陈建军 《植物医生》2000,13(3):37-38
蜗牛是粮、棉、绿肥等主要作物的一大有害生物,以成、幼贝取食玉米、棉花、麦子、首蓿、豆类等作物的幼叶和嫩茎。为有效地控制蜗牛的危害,探索防治蜗牛的有效药剂及使用技术,我们在筛选有关药剂的基础上,进行了除蜗特防治蜗牛的药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除蜗特母粉(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二)试验方法: 1.室内毒力试验。在 65 × 45cm的塑料箱内铺3~5cm厚细潮土,每箱内投放成贝30只,然后在每箱内投放拌药饵料,饵料为炒熟的玉米粉,试验设 0.25,0.50,1.0,2.0g/m2的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采自香港的丝尾垫刃线虫2新种:山地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montanusn.sp.)和东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orientalisn.sp.)。前者采集于大屿山的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3条侧线、体短、角质层环粗,此新种在头部、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巴洛格丝尾垫刃线虫(F.baloghi(Andrássy,1958)Siddiqi,1986)和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Siddiqi,1986)。后者采集于锦田的蕹菜(Ipomoea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与近似种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vulgaris(Brzeski,1963)Lownsbery&Lownsbery,1985)的主要区别是尾短、排泄孔位置靠前和阴门位置靠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