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浦东鸡是上海地区特有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2006年列入《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具有肉质鲜美的优点〔1〕。近几年随着市场上对优质肉鸡的需求日趋旺盛,针对改良型浦东鸡肉品质的研究也逐步增多。肌肉嫩度是反映肌肉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由肌肉组织学(肌纤维直径、密度)和肌肉剪切力来反映〔2〕。本试验选择仙居鸡、石岐杂鸡2个地方品种鸡与浦东鸡杂交,放置于林荫下和舍内2种环境条件中饲养,通过测定鸡的肌纤维直径、密度和肌肉剪切力,来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浦东鸡杂交F1代肌肉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种优质肉鸡肌纤维特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芦花鸡、北方黄鸡、青脚麻鸡三种优质肉鸡的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进行了比较,并对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肌肉品质:三种鸡的肌肉肉色均正常,青脚麻鸡的剪切力显著比北方黄鸡和芦花鸡大,分别大9.18%、8.74%(P〈0.05)。品种间pH、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2)肌纤维特性:北方黄鸡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芦花鸡、青脚麻鸡低,分别低11.44%、13.71%(P〈0.05),而北方黄鸡的肌纤维密度分别比芦花鸡、青脚麻鸡高15.49%、20.12%,呈显著性差异(P〈0.05)。(3)相关性: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肌纤维直径与三种鸡的pH呈负相关,与剪切力呈正相关(r=0.873),与芦花鸡和北方黄鸡的肉色呈正相关,与青脚麻鸡的肉色呈负相关关系。肌纤维密度与三种鸡的pH呈正相关,与剪切力呈负相关(r=0.864)。与北方黄鸡和青脚麻鸡的肉色呈正相关,与芦花鸡的肉色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速生型肉鸡和优质地方鸡种之间肉品质的差异,试验选取速生型从肉鸡,优质地方鸡种北京油鸡各30只,分别在49日龄、110日龄屠宰测定部分屠宰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①AA肉鸡肉质性状和北京油鸡有较大差异,从肉鸡蒸煮损失、肌纤维指数、肌纤维密度、肌肉剪切力和韧性均显著低于北京油鸡(P<0.01);从肉鸡滴水损失、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1).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0个肉质指标中提出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超过85%,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鸡肉肉质特点.③AA肉鸡屠宰性能优于北京油鸡,从肉鸡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1).  相似文献   

4.
优质肉鸡由地方优良品种鸡选育而成,保留了农村土鸡的特点,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口感好等优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逐渐扩大。笔者选取了芦花鸡、黄鸡和麻鸡三个优质肉鸡品种,对其在北方环境条件下饲养时的肌肉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优化、筛选出适合北方发展且肌肉品质较好的优质肉鸡品种。  相似文献   

5.
斗鸡及其杂交鸡肉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斗鸡、艾维菌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8周龄和12周龄胸腿肌肉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肉质性状有较大影响,斗鸡、艾维菌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的肌肉水分、蛋白南、脂肪、微量元素等有显著差异、肌纤维直径、PH值和熟肉率也有所不同,斗鸡的肉质性状及感官评定结果最优,其次是杂交一代鸡,艾维茵肉鸡最差,胸腿部位间多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而性别和周龄对肉质性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30~60日龄的云南部分地方鸡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云南茶花鸡、武定鸡、盐津乌鸡为试验对象,以土杂鸡和从肉鸡做对照,各品种鸡9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蛋白质水平日粮(CP水平分别为17.50%、18.00%和19.50%).试验结果表明:(1)品种对鸡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地方鸡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土杂鸡和AA肉鸡,肌纤维密度则相反.(2)日粮对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不大(P>0.05),但日粮Ⅱ的胸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略高于其他两个日粮.(3)鸡肉胸肌理化特性在不同品种同差异显著(P<0.05),地方鸡尤其是荼花鸡嫩度显著高于土杂鸡和从肉鸡(P<0.05).(4)饲喂高蛋白质水平日粮的鸡肉品质优于低蛋白质水平日粮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地方鸡的肌肉品质优于AA肉鸡和土杂鸡,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肉质有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冰冻切片法、借助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南海麻黄鸡、江西鸡、黄鸡M系、黄鸡N系、黄鸡K系的胸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肌纤维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江西鸡(30.1±3.1)μm、南海麻黄鸡(35.3±7.8)μm、黄鸡N系(36.7±1.9)μm、黄鸡K系(37.2±0.7)μm、黄鸡M系(38.1±3.1)μm,江西鸡与黄鸡N系、黄鸡K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肌纤维密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黄鸡K系(424.5±39.3)根/mm2、M系(465.5±91.9)根/mm2、N系(471.5±63.0)根/mm2、南海麻黄鸡(568.1±59.7)根/mm2和江西鸡(655.5±182.6)根/mm2。③优质肉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肌肉品质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同源益生素对肉鸡肌肉品质和肌肉组织学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分组试验的方法,选用1 500羽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的同源益生素0.1%、0.2%、0.3%、0.4%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同源益生素对肉鸡肌肉品质(剪切力、系水力、p H值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0.3%组更佳;同时同源益生素组肌纤维密度变大、肌纤维面积变小、肌纤维直径变小;综合分析,肉鸡饲料中添加同源益生素可以使肌肉的品质变好,肌肉更加鲜嫩,尤其以0.3%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肉鸡肌纤维与肉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选用地方鸡种白耳鸡、泰和鸡、黄羽肉鸡康达尔 12 8cs、石岐杂鸡、快长肉鸡AA鸡cs、蛋用鸡罗曼褐cs和矮脚黄鸡 7个鸡种 (系 ) ,在同样条件下饲养到 13周龄进行品味、肌纤维等性状测定。结果表明 ,地方鸡种白耳鸡、矮脚黄鸡肉质最好 ,石岐杂鸡、康达尔黄鸡 12 8cs次之 ;罗曼褐cs、AA鸡cs、泰和鸡肉质较差。白肌纤维直径大于红肌纤维和中间型纤维直径 ,其所占比例与肉质呈负相关 ,白肌纤维比例愈高 ,肉质愈差。肌纤维直径与鸡的体重大小没有关系。肌纤维密度和直径共同影响肌肉的蛋白质含量 ,且与肉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长沙黄鸡及其杂交组合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可宁  孟千湖 《中国家禽》1990,(2):31-32,30
前言长沙黄鸡是湖南省培育的第一个优质黄羽型肉鸡,过去对其肉质进行了多次感观测验,其结果均证明长沙黄鸡具有较好的肉质,但是缺乏衡量的客观数据和指标。为此我们在1988年对长沙黄鸡及其杂种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测定了酸度、肌纤维、肌肉营养成分、熟肉率、氨基酸含量等多项指标,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优质肉鸡的概念是相对于国外商用快长型肉鸡而言的,通常指含有地方鸡种血缘,生长较慢、肌肉品质优良、外貌和屠体品质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地方鸡种或仿土鸡。优质肉鸡分布于全国各地,其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上海、江苏、浙江、海南以及港澳等南方沿海地区和内陆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2.
正土鸡又称为草鸡、本地鸡和地方品种鸡,土鸡养殖是现代养殖业中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与一般肉鸡相比,优质土鸡具有营养丰富、肌肉嫩滑、鸡味浓郁、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肌纤维细小、风味独特、抗病力强等优点,加之产品安全无污染,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其价格通常是一般肉鸡的2~3倍。近年来,现代肉鸡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优质土鸡的饲养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实际养殖中我们发现,土鸡养殖普遍存在饲养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白羽肉鸡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型白羽肉鸡与快大型白羽肉鸡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试验选取WOD168配套系为小型白羽肉鸡代表,选取科尼什与白洛克杂交后代为快大型肉鸡代表,于6周龄屠宰后进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小型白羽肉鸡比快大型肉鸡有更高的剪切力,更小的肌纤维直径和更高的肌纤维密度;小型白羽肉鸡胸肌粗蛋白含量较快大型肉鸡高,...  相似文献   

14.
鸡肉肉质风味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3.3.2 影响肌肉嫩度的因素:影响嫩度的主要因素有宰前因素、宰后的因素。 宰前因素对嫩度的影响 宰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肌肉的解剖部位、脂肪含量和营养状况等方面。(1)种和品种对嫩度的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肌肉质地的不同。不同年龄的畜禽肉在嫩度上有较大的差别。孙树侠等人(1994)对黄羽肉鸡的嫩度进行研究,认为地方鸡石岐杂鸡嫩度明显优于AA鸡。主要是由于石岐杂鸡的肌纤维与肌纤维束比AA鸡的细,即在单位横截面积的肉块中,石岐杂鸡含有较多的肌纤维核计纤维束。(2)一般年龄较小的畜禽肉较嫩。年龄对肉的…  相似文献   

15.
对生长速度长期的高压选择导致了快大型肉鸡与优质型地方鸡显著的表型差异,本研究旨在研究这种表型差异的分子遗传机理。采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达到性成熟的优质型清远麻鸡(112d)和快大型科宝肉鸡(42d)比目鱼肌中与肌纤维发育和类型组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系统筛查。结果,芯片分析共筛选到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基因1 318个,以科宝肉鸡作为参照,清远麻鸡中上调基因501个,下调基因817个,主要涉及到肌肉发育、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基于KEGG 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基因除了参与肌纤维发育和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如Hedgehog信号通路和Ca2+信号通路)外,Wn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一些跟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也被富集为显著的信号通路。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和与肌肉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调控网络从而影响肌纤维的发育,筛选出了20个在肌纤维生长发育及分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候选基因,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肌纤维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和肉鸡之间的肉品质差异,每个品种各选取20只鸡,雌雄各半,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饲养至出栏日龄。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品种肉鸡的肉品质性状指标,以及肌肉蛋白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各品种肉鸡的相关测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性雉鸡的肌肉系水力最高,与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差异显著(P<0.05);雌性雉鸡和肉鸡的肌肉系水力显著(P<0.05)高于吉林本地三黄鸡。雄性和雌性肉鸡的滴水损失率、水浴损失率均显著(P<0.05)高于相应性别的雉鸡和吉林本地三黄鸡。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的肌肉pH24 h值未表现出品种差异(P>0.05)。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的肌纤维直径指标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雄性雉鸡的肌纤维密度最大,与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差异显著(P<0.05);3个品种雌性鸡的肌纤维密度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肌肉剪切力指标上,雄性吉林本地三黄鸡剪切力最大,与雉鸡、肉鸡差异显著(P<0.05);雌性雉鸡剪切力最小,三黄鸡剪切力最大,3个品种的雌性鸡剪切力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雌性和雄性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的肌肉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相应性别的肉鸡。相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其肌内脂肪含量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3个品种鸡的肉品质指标以及肌肉蛋白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存在差异,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肉品质优于肉鸡,可作为本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鸡油和豆油在地方鸡和快大型肉鸡日粮中的使用效果,试验选用AA肉鸡和北京油鸡,在其日粮中分别添加鸡油和豆油,比较其对生产性能、肌肉品质(胸肌粗脂肪含量、肉色、pH值)和血液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A肉鸡和北京油鸡生产性能与油脂来源无关(P〉0.05),只表现品种差异(P〈0.001),肉鸡品种和油脂来源对生产性能影响不存在互作关系(P〉0.05)。肌肉pH、肉色以及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受肉鸡品种和油脂来源影响(P〉0.05);胸肌粗脂肪含量受品种影响,北京油鸡胸肌粗脂肪含量高于AA肉鸡(P〈0.10),与油脂来源无关;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受肉鸡品种和油脂来源影响,而且存在极显著互作关系。试验表明肉鸡生产性能及肌肉粗脂肪受肉鸡品种影响,与油脂来源无关,鸡油和豆油对快大型肉鸡和地方鸡生产性能和鸡肉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高肌肉品质是优质肉鸡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肌内脂肪(IMF)是肌肉品质的主要指示指标,它通过氧化时对肌纤维束的溶解作用而提高肌肉嫩度和多汁性。而且IMF富含磷脂,磷脂通过美拉德(Mailard)反应产生香味。将IMF作为主选性状进行选育,可以提高肌肉品质。本实验采用矮脚肉鸡F系(合成品系j脂肪沉积能力强,正向选择)和北京油鸡(地方鸡种,体脂少,双向选择)为育种素材,将90日龄胸肌IMF含量作为主选性状,从2000年开始,已完成了6个世代的选育,其中选择系保持500-800只产蛋母鸡群量,对照系保持70只公鸡,200只母鸡的随机交配群体。选择方法采用同胞测定,家系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用主观和客观指标对鸡肌肉品质评价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8周龄时对甘肃黄鸡、京星肉鸡、京星×甘黄三种肉鸡作综合评定 ,评定结果作为肌肉品质的主观指标 ;在 12周龄时对上述三种鸡分别从胸肌和腿肌取样进行电镜观测 ,测定结果作为客观指标。测定结果表明 ,三种鸡肌肉的超微结构都符合肌肉的基本特征。肌原纤维直径和肌节长度主要受品种的影响 ,受性别的影响不大。以肌原纤维直径和肌节长度来评价品种间肌肉品质的差异 ,具备一定的潜力 ,但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贵妃鸡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为贵妃鸡的肉质评定标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随机抽取林下草地散养、户外放养和笼养模式下的120日龄贵妃鸡各30只,分别取其胸肌做切片,测定三种类型贵妃鸡的肌肉组织学特性、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采用DPS软件进行单重方差数据分析,对三种类型鸡肉的肌纤维特性和肉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林下散养的贵妃鸡肌肉纤维特性和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