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是棉花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2 0世纪 90年代在荆州市连年为中等偏重以上发生 ,2 0 0 1年又达大发生程度。由于其发生程度重 ,每年化学防治次数达 1 0次以上 ,农药的长期单一频繁使用 ,致使棉铃虫对一些农药产生抗药性 ,尤其是菊酯类农药 ,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为控制棉铃虫的抗药性发展速度 ,我站自 1 998年以来连续 4年在荆州区弥市镇设立示范区 ,在示范区内探索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以便为全市棉铃虫抗药性治理工作积累经验。为了验证示范区的治理效果 ,同时摸清全市棉铃虫总体抗药性状况 ,根据结果指导全市治理工作 ,我们选择…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是棉花的一大害虫,近几年由于连续使用菊酯类农药和有机磷农药防治,使其对这些农药的主要品种产生了高度抗药性。为了有效地防治棉铃虫危害,确保棉花优质高产,今年我们使用了硫丹、抑太保等5种农药进行了防治。现将其使用方法及其防效介绍如下。 药剂种类与使用方法 当棉田一代棉铃虫卵蜂后百株累计落卵  相似文献   

3.
防治棉铃虫如何用好绿色功夫枝江市植保站(443200)赵瑗玲长期连续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花害虫,导致棉铃虫的抗药性严重。据我市生产实践证明,棉铃虫对绿色功夫抗性产生缓慢,为此,我站近3a(年)选用绿色功夫,在棉铃虫主害代产卵盛期百株卵量达到40粒时施...  相似文献   

4.
农业害虫抗药性监测作为病虫防治中的一项前瞻性工作,对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延长农药使用寿命,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1995年以来,我们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采用统一监测方法,先后对棉铃虫、棉蚜和小麦  相似文献   

5.
刘娇 《植物医生》2002,15(4):40-40
棉花害虫的抗药能力不断增强,棉田用药还能管多久?在产棉区,随处都感到这已成为困扰棉农的急迫问题。基层植保人员反映,1980年用“敌杀死”治棉蚜,10000倍浓度药液杀虫率只有50%。1980年到1990年,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增加40~60倍。1980年,5000~6000倍液可有效防治棉铃虫,现在1000~2000倍药液效果都不好。靠增加喷打次数和药液浓度治虫,不仅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和对作物产生药害,还进一步助长了害虫的抗药性,使棉田化学防治陷入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廖继红 《江西植保》2001,24(2):56-57
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是棉田上最重要的害虫 ,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由于大量连续单一使用农药 ,致使害虫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一些高效农药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 ,在有些高抗地区 ,部分农药甚至完全失去了防治作用。因此 ,棉花害虫抗药性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综合防治的力度 ,注重科学用药 ,通过实施轮换、交替、混合、用药及加增效剂等措施 ,达到降低棉田抗性害虫数量 ,延缓害虫抗药性发生的目的。1 运用栽培措施压低虫源基数随着棉花栽培制度的变革和栽培技术的提高 ,运用农事操作达到压低虫口基数 …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药管理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赋予植保工作者的使命农药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在病虫防治史上,农药为控制病虫害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它奇迹般地控制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千年蝗害、螟害、禾谷类黑穗病、小麦锈病以及许多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病虫害.70年代以来,我国由大量使用农药发展到单纯依赖农药,因而发生了由农药引起的一系列副作用:反复地使用一种药剂,使被防治的病虫产生抗药性,如棉蚜、棉铃虫的严重抗药性,几乎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反复使用杀虫剂,天敌被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于防治棉虫的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杀灭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但这些菊酯类农药对螨类害虫几乎无效。近年来据有关资料报导含氟的菊酯类农药能兼治螨类,为在生产中应用,我们于1984—1985年用含氟的联苯菊酯和其他菊酯类农药分别对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做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病虫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1990年,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宁辽等省对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稻飞虱等4种主要害虫进行了抗药性监测,共测定了敌杀死、速灭杀丁、来福灵、功夫、灭扫利、氧化乐果、灭多威、久效磷、叶蝉散、速灭威、甲胺磷等11种农药品种。根据抗药性划分的一般标准,将抗药性水平分为高抗(抗性倍数大于40倍)、中抗(抗性倍数在10~40倍之间)和低抗(抗性倍数小于10倍)。现将1990年各地对棉花和水稻害虫抗药性监测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菊酯类农药的问世,是杀虫剂农药的重大突破。它具有奇力强,用量少,杀虫谱广,残留量低,使用安全等优点。8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很快在多种农怍物的主要害虫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是,正是由于它的防效显著,大面积单一连续使用后,使害虫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而且发展很快。这一问题,引起国际、国内农药界和植保界的高度重视。探求出克服抗药性的多种途径。实践  相似文献   

11.
35%赛铃灵防治棉花害虫效果初报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顾卫东35%赛铃灵是一种高效广谱性不含菊酯类农药的三元复配杀虫剂,对抗性棉铃虫、抗性棉蚜和玉米螟有较理想的防效,同时对棉红蜘蛛、棉红铃虫、盲妈象、斜纹夜蛾、造桥虫、豆荚螟、菜青虫、菜蚜、柑...  相似文献   

12.
刘德钧  晋火 《植物保护》1986,12(2):33-33
近年来上海郊区使用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棉田害虫,由于效果好,有一定增产作用,有些地方就单一使用菊酯类农药,施药浓度逐年提高,这样不但杀伤天敌,而且防治效果逐渐下降。为此,1983—1985年,用上海郊区玉米和棉花上的玉米螟对杀灭菊酯进行抗性测定。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摘     
科技文摘棉花害虫对拟除虫菊酯农药田间抗药性动态分析/楚桂芬…(河南省植保植检站450002)//中国棉花.-1996,23(7).-22~23作者在1986~1993年间对使用氰戊菊酯不同水平的棉田中的棉蚜及棉铃虫抗药性进行了动态监测。棉蚜大面积连续...  相似文献   

14.
李洪奎  潘学 《植物医生》1995,8(1):17-18
近年来,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花上的棉蚜、棉铃虫等的抗药性巨增,尤其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可高达几十倍、上百倍,使一些特效药剂如敌杀死、速灭杀丁等防效明显降低,甚至失效。为此,从1992年起我们在高密、昌邑、寒亭等基点,进行了抗药性棉花  相似文献   

15.
梁彩勤 《广西植保》2009,22(4):19-20
菜青虫(Pieris rapae)属鳞翅目,粉蝶科,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较重。扶绥县历年来均有种植芥蓝、甘蓝的习惯,而每年因菜青虫为害造成的损失严重的达3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在防治菜青虫的传统药剂上大多以有机磷农药为主,长期单一使用有机磷农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菜农普遍反映防治菜青虫的药剂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薛锁松 《植物保护》1981,7(3):24-24
长期连续使用滴滴涕、有机磷杀虫剂防治棉铃虫、棉蚜,药效日益下降。目前从多种农药品种及剂型中筛选出的杀灭菊酯,是棉虫综合防治中有发展前途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王荫长李国清(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95)我国棉铃虫的抗药性自90年代初开始急剧上升,到1992年很多菊酯类农药在北方棉区棉铃虫大暴发时已经无法控制其为害,致使当年受害面积达到430万hm2,减产皮棉300万t,第二...  相似文献   

18.
天门市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历史与现状天门市植保站李明福,张民主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天门市的研究与推广已有20多年的历史,也走过曲折的道路。70年代初,由于长期的、单一的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害虫抗药性的迅速产生,并错误的提出了以生...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由间歇性害虫一跃上升为南疆棉区及我师库尔勒垦区棉田主要害虫,3a来同棉蚜混合交替发生并猖獗为害,成为影响我师棉花生产最危险的害虫。在棉铃虫特大发生的1997年,由于棉铃虫与棉蚜交替为害造成全垦区棉花减产20%以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工作好坏直接影...  相似文献   

20.
一、有机氯农药防治棉花害虫概况棉田常用的有机氯农药主要品种有滴滴涕、六六六和毒杀芬,出于它杀虫广谱,价格低廉,使用安全,从五十年代起就成为防治棉花害虫的主要农药品种。六六六最初是用来防治棉蚜,现已逐步为有机磷农药代替,但尚有一部分用来防治棉花后期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