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河南省安阳等地传染性支气管炎(IB)典型发病鸡群中分离出1株该病病毒野毒株,经鸡胚接种,血凝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该毒株鉴定后制成灭活疫苗,通过实验室检测及田间试验,该疫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推广试验其保护率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2.
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某种鸡场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证实为新城疫病毒辣。经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该毒株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0为55.2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8,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237,属于中等毒力的毒株,该毒株点眼,滴鼻不引起6周龄SPF雏鸡发病,将其做成灭活油佐剂疫苗,对鸡的保护率为95%,该新城疫毒株可用作疫苗毒株。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C_(30)毒株系从V.P.Vaccine nobilis clone 30冻干疫苗中分离的,该毒株经试验研究证明毒力、免疫性比现在我国生产的Lasota系弱毒疫苗优越,为了探索该毒株的稳定性,特做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侏进行多重PCR,强毒株只扩增出732bp一条带,而弱毒疫苗株则可同时扩增出732bp、524bp二条带,而对其他种类鸡支原体和其它禽病病原的扩增不出现任何条带,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最低能检出1Pg的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DNA模板。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别猪瘟病毒野毒和疫苗弱毒株的临床检测方法,本实验针对猪瘟病毒野毒株及疫苗弱毒株分别设计了特异性鉴别引物及探针,利用RT-PCR方法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后进行芯片杂交反应并显色,直观判定检测结果,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鉴别检测猪瘟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试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6.
选用新城疫N79克隆病毒株及A和C型副鸡嗜血杆菌为制苗毒株,以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ND和传染性鼻炎二联灭活疫苗。3月龄以上产蛋鸡免疫后局部反应轻微,7-14天内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达8个月。ND和传染性鼻炎不发生相互干扰。二联疫苗于4C可保存8个月以上,疫苗小批量区域性试验表明其安全性良好,可有效防制该两种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就目前市场现有的强、弱毒两种球虫疫苗对肉仔鸡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是强毒株疫苗组进行一次免疫与弱毒株疫苗组二次免疫效果相同,而且每只上市肉仔鸡提高效益0.208元。为今后如何选择球虫疫苗防治鸡球虫病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鉴别检测犬瘟热病毒(C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CDV野毒株与疫苗株H基因序列设计鉴别检测引物,建立鉴别CDV野毒株与疫苗株一步法RT-PCR,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符合性;利用建立的鉴别CDV野毒株与疫苗株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对2017—2020年采集于江苏省11个不同地市的505份发病犬喉拭子样品和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确定CDV野毒株与疫苗株双重一步法RT-PCR的临床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CDV野毒株、CDV疫苗株、CDV野毒株/疫苗株可分别扩增出477 bp、677 bp、477 bp/677 bp的特异性条带,而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CAV)、犬副流感病毒(CPIV)、犬冠状病毒(CCV)均为阴性;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23.1 pg RNA;与RFLP方法的符合率为100%;批内重复性检测和批间重复性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利用该方法检测505份临床样品,CDV野毒株和疫苗株的阳性率分别为8.91%和72.48%。说明建立的鉴别CDV野毒株与疫苗株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猪瘟病毒疫苗株和强毒株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研究参照GenBank中猪瘟病毒疫苗株以及强毒株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MGB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猪瘟病毒疫苗株和强毒株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an-MGB一步法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对猪瘟病毒疫苗株和野毒株进行快速鉴别诊断,为猪瘟的净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德国勃林格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BoehringerIngelheim Vetmedica Gmb H)的蓝耳病疫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证实了该疫苗能保护猪只抵抗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 (简称蓝耳病 )病毒 (PRRSV)的感染及发病。最近几年来 ,在世界各地进行了许多有关该疫苗交叉保护性的田间试验 ,这些试验结果曾在去年于澳大亚墨尔本举行了国际养猪兽医科学大会 (IPBS2 0 0 0 )上进行过详细的报道。目前为止 ,已经证实该疫苗对所有已知的蓝耳病病毒欧洲毒株及美洲毒株均具有交叉保护性。鉴于勃林格的蓝耳病疫苗能适用于养猪生产中各不同阶段 ,并且对不同生产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交叉血凝试验,疫苗备用毒株免疫SPF鸡后再用同源和异源毒株攻毒,评价疫苗备用毒株对SPF鸡保护效果。结果显示,H9N2疫苗备用株免疫SPF鸡后,再用H9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攻毒,SPF鸡咽喉和泄殖腔排毒量大大降低。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的疫苗备用毒株对H9N2亚型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保护率,完全符合疫苗株要求。  相似文献   

12.
鸡甘保罗病中等偏强毒株疫苗与中等毒株疫苗保护力对比试验林承业赵雪梅李惠珍曹素芳(新疆乌鲁木齐市华新牧工商公司830087为了控制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IBD)的流行,应当从免疫入手预防本病。近期内,国内学者对预防该病的疫苗毒株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IBV不同疫苗毒株H120、H52、4/91、28/86、Ma5及W93株对NDV增殖的干扰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IBV疫苗毒株与NDV La Sot a毒株分别按不同顺序接种,同胚增殖。利用血凝试验(HA)测定NDV效价,以判断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IBV不同疫苗毒株能干扰NDV La Sot a增殖,干扰作用与其接种顺序、接种浓度及收毒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区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和天津疫苗株,试验通过建立的RT-PCR方法获得电泳条带大小不同的PCR产物,以此区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和天津疫苗株,并用RT-PCR方法检测实验室保存的12份临床阳性样品。结果表明:可以通过RT-PCR方法区分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天津疫苗株,并且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猪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试验显示,1份为经典毒株、5份为高致病性毒株、5份为天津疫苗株,与测序结果相符。说明试验成功建立了同时区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和天津疫苗株的RT-PCR方法,且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5.
<正>1.疫苗质量方面的因素1.1制苗种毒在口蹄疫疫苗生产中,通过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AC-ELBA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测定口蹄疫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的抗原关系,选择病毒遗传进化树中与流行毒株同源性高、免疫原性好、大规模细胞培养中比较稳定、适应性好的毒株作为疫苗毒株。制苗种毒的稳定性决定着疫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筛选新型免疫原性好、广谱的优秀 H9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株。通过 H9N2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得到的37株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进行 HA 基因分子遗传进化及其关键位点分析,利用交叉 HI 效价及鸡胚中和试验分析毒株间毒力及其相关性,制备疫苗用毒株进行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从37株病毒中选出12株病毒作为代表,分为3个分支,同分支之间交叉 HI 效价及中和效价最高。HI 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均显示同分支毒株间的相关系数高。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同分支疫苗株安全性高。表明我国禽流感 H9N2亚型情况复杂,且疫苗保护效果与疫苗株的抗原匹配性密切相关,生产多种分支 H9疫苗株联合更有利于控制 H9型禽流感,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2):83-88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野毒株及弱毒疫苗株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PEDV野毒株及弱毒疫苗株的ORF3基因序列,在缺失区的两端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用以特异性的扩增PEDV ORF3基因片段,根据目的片段大小判断PEDV的毒株类型;通过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区分PEDV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鉴别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RT-PCR鉴别检测方法能特异性区分PEDV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PEDV野毒株扩增出234 bp目的片段,PEDV弱毒疫苗株扩增出185 bp目的片段;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A群猪轮状病毒(PRo VA)、猪嵴病毒(PK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及猪细小病毒(PPV)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能检测到病毒滴度为1.3×10~3TCID_(50)/mL。利用该方法对采集自广西部分地区93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检测,临床腹泻样品中PEDV野毒株阳性率为61.29%(57/93),弱毒株阳性率为5.38%(5/93)。结果表明:该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能快速、准确地区分PEDV自然感染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毒株,为猪流行性腹泻的快速诊断及病原分子鉴别检测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VIL-10基因在疫苗株和野毒株之间的差异特征。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ORFV NZ2株的VIL-10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以疫苗株和野毒株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ORFV的VIL-10基因全序列并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变异情况及蛋白结构。结果显示,本试验测定的疫苗株和野毒株VIL-1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4%,差异主要是单个碱基的突变,其中疫苗株在132~134 bp核苷酸序列出现缺失;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5%,出现了15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其中疫苗株第42位氨基酸天冬酰胺出现缺失;蛋白质在一级结构及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抗原表位参数及有无信号肽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疫苗株和野毒株编码的蛋白质均无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测定的野毒株与疫苗株属于不同分支,遗传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提示,野毒株与疫苗株的VIL-10基因发生较明显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与ORFV疫苗株的毒力致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羊口疮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VIL-10基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VIL-10基因在疫苗株和野毒株之间的差异特征。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ORFV NZ2株的VIL-10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以疫苗株和野毒株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ORFV的VIL-10基因全序列并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变异情况及蛋白结构。结果显示,本试验测定的疫苗株和野毒株VIL-1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4%,差异主要是单个碱基的突变,其中疫苗株在132~134bp核苷酸序列出现缺失;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5%,出现了15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其中疫苗株第42位氨基酸天冬酰胺出现缺失;蛋白质在一级结构及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抗原表位参数及有无信号肽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疫苗株和野毒株编码的蛋白质均无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测定的野毒株与疫苗株属于不同分支,遗传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提示,野毒株与疫苗株的VIL-10基因发生较明显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与ORFV疫苗株的毒力致弱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禽巴氏杆菌C48-1、C48-2强毒株、禽大肠杆菌O78和O1血清型强毒株及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制苗,通过疫苗对鸡的免疫效力试验、疫苗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疫苗产生坚强免疫力时间的测定、疫苗免疫期的测定和疫苗保存期的测定等,研制出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和克雷伯菌病多价蜂胶三联灭活疫苗.结果该三联灭活疫苗安全可靠,免疫原性良好,最小免疫剂量为0.5 mL/只,免疫7 d后产生坚强保护力,疫苗对上述疾病的保护率为100%,免疫期为6个月,4 ℃条件下保存期为9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