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淮海地区耕地资源价值核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富强稳定的基本保证。由于耕地经营经济收入远不能体现耕地资源应有的价值,我国农业生产经济收入的低效性,农民缺乏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速度迅速,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区域社会稳定。文中根据耕地资源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采用市场价值法、恢复费用法和机会成本法等客观计算黄淮海地区耕地资源价值。黄淮海地区耕地资源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最小,仅占耕地资源总价值的15.83%,生态价值其次,社会价值最大,且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比大约是1:2:3,因此耕地资源现市场价值远不能完全体现耕地资源价值;虽然各地耕地经济价值,耕地生态价值和耕地社会价值所占耕地价值的比例大致相同,但是各地的情况有着各自的差别,地区耕地面积越大对区域生态维护功能和社会稳定和保障功能所做的贡献越大,因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对耕地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的价值进行经济补偿,以促进地区发展公平。文中的研究为合理确定黄淮海地区耕地资源的真实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对维护市场等价交换交易,激励农民自觉经营生产和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脆弱区耕地健康状况对保障当地农民生活、维护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文中基于已有的耕地健康研究成果,结合生态脆弱区的实际特征,集成耕地质量目标、耕地产能目标、土壤环境目标及耕地系统能量流,构建了由耕地健康模糊评价体系与耕地能值指数修正体系构成的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并建立了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丰宁县大滩镇等7个乡镇为例,进行了生态脆弱区耕地健康评价实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耕地健康综合指数在0.233-0.548之间,耕地健康状况较差,该区域耕地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对耕地健康状况的限制作用显著;而对于耕地健康状况为病态(5级),应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施退耕还林或还草。研究表明,建立的耕地健康诊断体系与评价模型科学可行,可为开展生态脆弱区耕地健康评价,探究影响耕地健康的关键因素,实施科学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造成耕地资源大面积损毁,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制约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目前开采沉陷对耕地的损毁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忽视了耕地资源所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社会保障功能。文中根据资源价值理论,结合郑州矿区实际情况,定量评价了煤炭开采所造成的不同损毁程度的耕地资源价值损失,其中,轻度损毁的耕地价值损失2639元/hm2/a,中度损毁的耕地价值损失7737元/hm2/a,重度损毁的耕地价值损失22715元/hm2/a。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开采沉陷对耕地资源的损毁情况,为合理制定矿区耕地资源补偿方案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土地换社保”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经济学、产权角度探讨"土地换社保"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内涵,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土地换社保"虽然始于对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但在农用地产权转移、农用地用途改变程度及政策实施的出发点方面与土地征用有本质上的区别;(2)"土地换社保"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应包括农用地经济价格中属于农民的部分和农用地对农民所具有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价值,而不包括农用地的生态价值和粮食安全价值。研究提出,要真正实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资本化",并使得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其土地收益和财产性收益,应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条件价值法在西安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意愿调查法(CV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资源非市场价值的重要方法,耕地的非市场价值的估算对耕地保护具有实践意义。文中以支付卡方式设计了1600份调查问卷,以西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为对象,对西安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为84.26元/年.户,市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为194.21元/年.户,西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每年的支付意愿为2.65×108元,折合单位公顷耕地非市场价值1012.81元/hm2。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等三个因素是影响居民WTP支付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农民土地价值观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农民土地价值观为出发点,确定农民土地价值观量表体系,基于武威市一区两县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耕地利用效率,回归分析农民土地价值观与耕地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民土地价值观划分为土地为本观、土地亲和观、土地保障观、土地致富观和土地权利观具有理论意义。土地为本观、土地亲和观和土地致富观每增加一个单位,耕地利用效率相应提高0.094、0.071和0.116个单位,说明这三种价值观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农民土地价值观增加一个单位,耕地利用效率提高0.316个单位。因此,应正确把握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土地价值观,为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黑龙江省嫩江县的实地考察及入户调研访谈,采用以数据包络分析为基础的两步法,对研究区域内不同利用模式下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嫩江县整体耕地利用效率为0.874,个人承包耕地利用效率最高。(2)研究区域内不同作物耕地利用效率有很大差异,玉米种植区域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大豆等其他作物呈规模收益递增状态。(3)单位化肥投入量、农机马力水平、每公顷收益等因素对耕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影响。政府应加强规模生产管理、提高技术效率、重视监督与引导,切实提高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率,保护黑土区耕地资源和保障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耕地资源高效利用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地处我国大西北高原东部,其耕地资源在国家粮食保障和区内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西北干旱区的农业大区。为了促进宁夏耕地可持续利用,提高耕地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在宁夏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实地考察基础上,采用1991-2013年《宁夏农业统计年鉴》和宁夏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非农用地清查资料及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影响宁夏耕地高效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和生产性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干旱缺水、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农业经营租放等,总结宁夏高效利用耕地,确保耕地资源数量基本稳定,质量逐步提高的经验,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节水保水高效用水、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等高效利用耕地的途径。可为宁夏高效利用耕地,确保粮食与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综合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并为国内同类地区高效利用耕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耕地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以定西市鲁家沟镇太平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广泛收集当地农户玉米种植制度调整下农业生产的详细资料,运用毛利分析和投入产出理论,对玉米种植制度调整下耕地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构建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玉米种植制度调整下生产投入要素对耕地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制度调整后,投入产出率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耕地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玉米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种子费用(贡献率0.25)、化肥费用(贡献率0.08)、劳动用工(贡献率0.87)是影响当地耕地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AMOS模型及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土地价值观维度,以凉州区为例定量分析了差异化的土地价值观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价值观由土地为本观、土地保障观、土地致富观、土地包袱观和土地权利观五个维度构成具有理论意义.2)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程度较弱,但耕地数量保护程度较好,对耕地外部性保护程度较差;从总体来看,农户耕地保护程度较弱.3)持土地包袱观与土地权利观的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耕地数量保护、耕地外部性保护均产生了负向影响,而持土地为本观、土地保障观、土地致富观的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耕地数量保护、耕地外部性保护均产生了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耕地资源价值内涵及测算方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中在分析了有关耕地资源的三种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作为衡量耕地资源价值的标准更为合理,并给出了测算耕地资源价值的方法,以陕西省为例测算了耕地资源的价值。从测算结果来看,社会价值占陕西省耕地资源价值的比重最大,为68.92%;其次为生态价值,为20.48%,而经济价值只占很小一部分,为10.60%。最后,就耕地转移过程中耕地资源的很大一部分价值由于外部性的原因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一结论,提出了两条解决措施:一是明晰产权;二是重新建立耕地征用补偿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资源的陕西生态安全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陕西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而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参照洛伦兹曲线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6015、0.6573、0.5687,都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得出了陕西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结论。因此今后必须统筹安排陕西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往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模型在计算耕地生产潜力时存在的不足,结合长武县农业耕作的具体特点对该模型在半湿润区适用的科学依据及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模型,计算了该县耕地资源优势度,并做了进一步分析验证.结果表明:1990、2008年该县耕地资源优势度分别为0.886和0.836;耕地面积从1990年...  相似文献   

14.
农户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在耕地保护中尤其耕地质量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鉴于当前针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及耕地保护认知水平的研究尺度范围较小、难以代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户耕地保护的现状,文中基于全国10个粮食主产区1198份农户问卷调查,从大区域尺度上针对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利用效益及保护认知水平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耕地利用现状不佳,耕地利用以短期效益为主,影响耕地质量的保护,农户的耕地保护认知水平总体较低;2)税费支农政策对大部分传统种植业农户家庭收入所起作用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涨幅较大、农田基础设施不健全及户均耕地规模较小。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农户耕地保护意识、改革农产品价格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农田整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武山县为例,探讨县域尺度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设方法,选择影响耕地质量的4个主要因素,计算其限制系数,并按照限制系数的高低划分6个耕地限制类型;采用半变异函数分析国家自然等指数的变异特征并结合耕地限制类型分区得到监测样点44个;通过克里格法验证表明所布设样点准确、可靠,满足监测需求。该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测样点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耕地质量监测的管理和实施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耕地资源遥感调查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乔木  马虹  岳健 《干旱区研究》2002,19(3):32-37
根据新疆区域自然特点和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类型划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宏观及其遥感与GIS技术方法在耕地资源调查中的实际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建立新疆耕地资源分类体系(包括分类原则、依据、指标及解译标志)。进而划分新疆耕地资源类型,为进行新疆耕地资源遥感调查以及建立耕地资源信息数据库服务。  相似文献   

17.
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计量和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延安市为例,对1978~2004年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计量和协调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构建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回归模型,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大部分年份延安的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调和型,耕地资源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短期内可接受。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9年、2006年、2013年3年期青海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评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及敏感性指数对青海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9—2013年间,青海省林地、牧草地、园地及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耕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呈减少趋势。(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由1999年的4 477.29×108元提高至2013年的4 507.07×108元。研究期间,牧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96%以上。(3)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及废物处理功能贡献率最大,表明青海省生态系统的服务性功能远高于生产性功能。(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渭干河流域近30 a耕地利用数据,分析流域耕地资源和耕地压力,探讨耕地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探讨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空间。结果表明:① 近30 a渭干河流域耕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人均耕地趋于下降;流域始终处于耕地盈余,盈余量在波动中有所增加,但各县之间、不同时期的耕地变化与耕地压力情况不一致。②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较大的县,人均农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少,调整农业结构,降低粮作比,有助于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③ 在控制流域耕地面积,保障流域粮食安全,满足粮食库存消费比30%的要求下,流域2015年和2020年的粮作比需求预测值低于2009年实际粮作比,农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考虑各县差异,对粮作比预测值进行调整,得出各县合理的粮作比。地区应该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流域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