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9,(6)
<正>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成功的一项栽培料绿霉污染控制技术[1]。当时,以棉籽壳为原料栽培平菇,用多菌灵来抑制杂菌孢子萌发和生长,其效果受杂菌基数、温度的影响很大。越夏存放的棉籽壳中杂菌种类多、基数大,若发菌时气温偏高或发菌垛内高温,提高了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些书刊介绍棉籽壳不经灭菌生料制种,且方式多样。据笔者试用,这种方法效果不稳定,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容易污染杂菌,而采用棉籽壳发酵料制平菇栽培种,通过反复试验,其质量与熟料种无异。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配料发酵:棉籽壳50公斤,生石灰粉1公斤,50%多菌灵100克,尿素100克,水75公斤左右,拌匀后堆成高0.8米左右的圆锥形,稍拍实,顶部插入一支温度计,覆膜进行发酵。约经48小时,料内温度可达60℃以上,此时进行翻堆,复堆后经36—48小时,料温再次达60℃,棉籽壳呈棕红色,上长有大量白色菌丝,有股香味时,发酵即可结束。  相似文献   

3.
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新工艺的出现,对推广平菇生产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缺乏一套相应的技术要领,在推广中往往套用灭菌培养基纯培养法,不少地方发生大面积的杂菌污染,造成很大损失。我们经反复试验,体会到要使生料栽培获得成功,除了选育健壮菌种外,不能套用灭菌培养基纯培养法,也就是不能单纯着眼平菇菌丝生长的各种因素,要考虑棉籽壳生料培养基在整个培养过程如何抑制杂菌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棉籽壳栽培平菇,一般采用生料栽培,此法虽然简便,但在发菌期经常出现青霉、木霉和毛霉等污染。为了摸索一套简便而有效的控制杂菌污染技术,我们进行了棉籽壳发酵栽平菇试验,取得了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并在洛阳郊区等地试用,年发酵料达50万公斤,杂菌污染不超过10%,生物效率在80~100%。发酵方法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5.
液体菌种半熟料栽培平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6)
平菇原料拌料后经堆积发酵,使用液体菌种进行生料、半熟料和熟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熟料栽培污染率最低,半熟料栽培以培养基灭菌2 h污染率最低,也最为经济;灭菌4 h污染率反而高。发酵料不经灭菌,开放式直接接入液体菌种,在冬季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能否获得稳产高产,关键是能否防止和控制杂菌污染。笔者根据宁津县近几年大面积生产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药物拌料问题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凤尾菇,我们曾用0.1%的多菌灵加1%的石灰水溶液、0.1%的多菌灵溶液、0.05%的高锰酸钾溶液、1%的石灰水溶液拌料。其结果是:药物拌料比不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85年7月开始对佛罗里达平菇进行高温栽培,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采用棉籽壳熟料培养基,高压灭菌。料配方:石膏1.5%,石灰1.5%,料水比例为1:1。灭菌后再调水达到1:1.4,调水时加1%的多菌灵粉剂,然后进行播种;第二组也是棉壳培养基,采用生料栽培。料水比例为1:1.4,料配方同熟料相同。不同的是配  相似文献   

8.
李全忠 《食用菌》2007,29(5):27-28
平菇熟料栽培由于培养料是经过高温灭菌,其自身对杂菌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加上料内可溶物析出较多,一旦杂菌感染,污染速度往往比生料和发酵料快得多,所以在大规模生  相似文献   

9.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平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香蕉茎叶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较适合栽培秀珍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常规栽培料棉籽壳和麦麸栽培平菇为对照,采用杂木屑以及在杂木屑中添加不同辅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杂木屑和棉籽壳各40%、麦麸15%、玉米皮5%的培养料栽培平菇能促进菌丝生长,提早出菇,极显著地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栽培平菇多以新鲜棉籽壳作原料,但我市是非棉产区,许多菇农只能从外地运进陈的棉籽壳料。这种陈料因经堆放,一般都带有绿霉、曲霉等杂菌、螨虫,散发出霉气,用来种菇常遭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于1985~1987年,采用开水烫料、多菌灵加石灰拌料、堆料发酵、常压灭菌闷料等方法进行多次试验,结果以常压灭菌两端接种的袋栽法效果最好。现介绍如下:(一)原料配方陈棉籽壳100%,另加石灰(或过磷酸钙、钙镁磷肥)1.5%。料水比为1∶1.2~1.3。将石灰或磷肥与棉籽壳混合后再加水拌匀,闷堆半小时,然后装袋。  相似文献   

12.
稻壳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中国食用菌》1998,17(6):15-16
平菇大多用棉籽壳作栽培料。我国产棉区有限,棉籽壳的供需矛盾较大。稻壳含纤维素30%~45%,木质素21%~26%,是平菇生长的良好碳源,用稻壳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具有成本低、产量高,适合大面积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使用抑菌剂用生料制平菇栽培种,方法虽简单,但不保险,菌种质量较差.笔者近两年采用加抑菌剂再配合高温灭菌制平菇栽培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作法是:原料配方同常规制种,只是在拌料时先在水中加入0.1~0.2%的多菌灵(40%乳剂),再与干料拌匀.装瓶袋后架在普通蒸锅中灭菌,见大气后保持半小时即可.取出冷至30℃时,在清洁的环境中接种.用此法制种成功率极高,菌种质量与常规熟料制种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平菇两年多的袋栽实践,即是在棉籽壳栽培料中不加入多菌灵也不会引起绿霉对培养料的污染。这不但减少了对人体的一些药害,而且菌丝满袋率在100%,降低成本8%(按当地价格计算),从而打破了在棉籽壳培养料中必须加入多菌灵的传统做法。其方法既经济又简便,请君不妨一试。一、培养料配方:选无霉棉籽壳在晴天暴晒2天,晒时要勤翻动。拌料:棉籽壳50公斤,石灰0.75公斤,含水量65%,低温型菌种10-15%,秋冬春三季栽培。为增加产  相似文献   

15.
废棉籽壳,是指新鲜棉籽壳种过平菇的下床料和制种时杂菌污染挖瓶的棉籽壳。我们于1981~1983年,以这类废棉籽壳为原料进行了种草菇试验,每百斤料收鲜草菇均稳定在21斤以上(见表).现将主要的几项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选取苎麻全秆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配方中,平菇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配方C的生物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低于平菇,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苎麻全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苎麻全秆有利于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通过对玉米芯代料栽培平菇 7种不同配方、 4种料水比、 3种原料处理方法和在配方中不使用多菌灵的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用玉米芯为栽培基质与棉籽壳为栽培基质相比用水量差异较大 ,原料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前者的料水比为 1∶1 8,后者为 1∶1 2 ;应用旋耕机拌料既克服了原料浸泡或手工搓料的诸多缺点 ,又利于推广应用 ;在温度为 2 0℃以下的低温季节 ,发酵料不用多菌灵 ,污染率低于 10 % ;用玉米芯栽培平菇 ,选用合理配方 ,生物效率达 195 %左右。  相似文献   

18.
塑料袋栽平菇有利于保湿,但随着菌丝的生长,料水比值往往会降低,甚至出现积水,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菌丝生长,导致杂菌污染。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就棉籽壳袋栽平菇防水谈点浅见。(一)拌料时水不宜多。袋式栽培料的含水量应比畦、床架式栽培的适当低些,在天气干燥时料水比可掌握在1:1.3,阴雨天气以1:1.2为宜。在正常情况下,以手捏料指缝中见水而不下滴为度。  相似文献   

19.
小集锦     
《食用菌》1988,(4)
用种过平菇的棉壳料制蘑菇种经笔者二年的实践证明,利用种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制作蘑菇栽培种,与同等量的粪草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萌发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生产的方法简介如下:平菇生产结束后,取无霉、无虫害的废料,经曝晒2天后堆2周,再摊开晒干备用。制作蘑菇栽培种的配方为平菇废料50%,棉籽壳(发酵处理后)或油菜壳35%、牛粪10%、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55%,pH 自然。装瓶时要装紧一点,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79~81年,用平菇子实体和原种不经灭菌,直接接入培养瓶中做栽培种,获得了较理想的产量。培养料为棉籽壳100斤、磷肥3斤,加水130~150斤拌匀,pH为6~6.5,装入650毫升的广口瓶内,中间打一小洞,用清水将瓶口洗净,取一平菇子实体放在瓶内,用薄膜包扎瓶口。同时,我们还用原种(经灭菌)接入棉籽壳料的广口瓶内进行对比,均在10~20℃下培养。28~36天菌丝布满整瓶,成品率达90~92%,与经灭菌接种的成品率相接近(96%)。82年的3月,将这三种方法(子实体法、原种灭菌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