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5月21日至6月5日,由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负责组织的参观考察组一行七人,赴黑龙江省抚远县考察史氏鲟的人工繁殖,并顺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交流学习水产院所的改革经验。参观该所下属的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了解鲑鳟鱼类的移植与饲养情况。 一、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 史氏鲟即黑龙江鲟,俗称“七粒浮子”,是黑龙江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史氏鲟鱼肉味道鲜美,鱼卵加工制成的鱼籽酱营养丰富,价格昂贵,素有“黑色黄金”之称。抚远县城附近黑龙江江岸史氏鲟的鱼肉收购价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史氏鲟养殖放流试验站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史氏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课题组用人工养殖的 7- 8龄亲鱼进行试验 ,经催产、活体取卵手术、人工授精 ,2 0 0 2年 5月 1 2日 ,获得受精卵 ,5月 1 8日孵出 871 4尾健康鱼苗。目前受试亲鱼伤口愈合 ,恢复良好 ;鱼苗平均长至3.4cm ,2 0 0mg/尾。这是史氏鲟首次成功进行全人工繁殖的示例 ,是我国自有鲟鱼全人工繁殖的首次成功 ,也是继 1…  相似文献   

3.
史氏鲟是黑龙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受鲟鱼籽价格高的刺激,导致过度捕捞,使得野生资源已急剧减少.为了增殖资源,提高渔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1年秋季,江苏省淮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富锦市鲟鳇鱼推广中心紧密合作,运用史氏鲟繁殖的生物学技术,攻克了史氏鲟秋季人工繁殖这一难关,突破了以往只能在春季繁殖这一束缚,为史氏鲟逐步走向全季节化人工繁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史氏鲟、达氏鳇的资源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达氏鳇(Huso dauricus)属鲟科鱼类,是黑龙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捞,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主要通过对黑龙江某江段上的捕捞生产调查统计,评估其现有资源状况,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同时介绍了我国目前对鲟鱼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1957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试验,以后除了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些调查工作外,基本上中断了对这条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工作。1989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勤得利农场建立了第一个史氏鲟放流试验站,当年就进行了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四年中,向黑龙江放流鲟鱼苗累计达107万尾。在此期间有关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利用这一条件开展对鲟鱼的研究,本还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技术研究”、“鲟幼鱼人工饲料研究”和“人工养殖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人工增殖放流史氏鲟是1987年由国家科委下过给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和勤得利农场的科研课题,经过科研人员的攻关试验,于1988年6月11日成功地孵化出史氏鲟鱼苗,通过了部级鉴定,并于1989年6月24日首次将30万尾人工繁殖的史氏鲟幼鱼放流黑龙江。史氏鲟又名七粒浮子,仅产于黑龙江水系,是我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约12万尾史氏鲟鱼苗在黑龙江呼玛段被放流,这是我国首次在黑龙江上游放流鲟鱼。史氏鲟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属于濒危鱼类。黑龙江省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史氏鲟是黑龙江省特有的鱼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非常珍贵。今年6月初,黑龙江省水产良种引育种中心从抚远市运回史氏鲟活体胚胎,人工孵化后,经过50多天的培育,鱼苗平均每尾长度达7.8厘米左右,最大的为10.5厘米,体质健康,达到了放流标准。  相似文献   

7.
史氏鲟受精卵、仔鱼和幼鱼的运输试验于信勇,田希文,王云山,陈海涛,苗玉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154002)史氏鲟(AcipenserschrenkiBrandt)是黑龙江特产鱼类之一,由于它的经济价值高和自然资源的下降,近年来就其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黑龙江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 ,天然水域最大个体可达 1 0 2kg以上 ,以其生长快、个体大、营养价值高而著称 ,特别是鲟鱼卵在国内外市场上被誉为“黑黄金”。世界上出产鲟鱼的各国都非常重视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水产工作者早在 1 956~ 1 957年就曾对黑龙江水域的鲟鱼作过普查及人工繁殖初步试验 ,到 90年代中后期在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饲料营养方面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池塘养殖方面的报道较少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 2 0 0 3年 6~ 9月间在普通池塘内设置网箱养殖史氏鲟成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鲟…  相似文献   

9.
我国鲟鱼业发展状况及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对鲟鱼的关注是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设开始的,当时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面临灭绝之灾,此后对达氏鲟、长江白鲟、史氏鲟、黑龙江鳇的关注与日俱增。最早建立鲟鱼人工繁殖点的当算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此后湖北宜昌、湖北仙桃、大连瓦房店、北京小汤山相继建立鲟鱼人工繁殖养殖基地,鲟鱼业的发展引起国内水产养殖同行的广泛关注。以下就鲟鱼业的优劣势、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蒙古红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史氏鲟是近几年来新开发养殖的集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大型经济鱼类,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已普遍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由于其资源量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天然史氏鲟苗种数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许多地区开展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苗种生产,为缓解苗种紧缺的矛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大多数采用水蚯蚓等动物性饵料引食,鱼苗死亡率偏高,给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困难。为了探索提高史氏鲟苗种成活率途径,笔者在淮阴市水产研究所进行了用微颗粒饲料饲养史氏鲟仔鱼试验。1材料与方法1.1鱼苗来源  2000年5月21日从黑龙江…  相似文献   

12.
史氏鲟隶属于鲟形目、鲟科,原产于黑龙江流域,属亚冷水性鱼类。史氏鲟营养丰富,市场价值较高,发展前景看好,因而近年来投资鲟鱼养殖的人越来越多。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年5月27日从黑龙江省抚远县引进史氏鲟受精卵11万粒,每粒0.5元,总计5.5万元。在室内孵化及苗种培育,培育过程中着重加强了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工作,至7月1日共培育出史氏鲟幼鱼49800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史氏鲟是黑龙江特产鱼类之一。由于它的经济价值高和自然资源量的下降。近年来水产工作者就其人工繁殖和苗种饲养都做了许多工作。但在受精卵的运输和人工孵化方面报道较少。我们在2001~2003年连续运输史氏鲟受精卵350万粒,成活率98%,孵化获得史氏鲟水花242万尾,孵化率52%~86%。实践中摸索出最佳孵化水温16~18℃。并分析评定了3种孵化器的优缺点。以便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条件和现状选用不同的孵化设备。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鳇及黑龙江鳇(♀)×黑龙江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鳇鱼[Husoduricus(Georgi)]和黑龙江鲟鱼[Acipenserschrencki(Brandt)]同属鲟科鱼类,目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干流,是黑龙江的特产鱼类和重要的经济鱼类。早在五十年代中期,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黑龙江鲟和黑龙江鲟(♀)×黑龙江鳇(♂)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及九十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经过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反复试验,更进一步完善了黑龙江鲟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及苗种培育技术。本文作者根据1999年鱼汛期对黑龙江鳇人工繁殖及黑龙江鳇(♀)…  相似文献   

15.
史氏鲟是黑龙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受鲟鱼籽价格高的刺激,导致过度捕捞,使得野生资源已急剧减少。为了增殖资源,提高渔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1年秋季,江苏省淮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富锦市鲟鳇鱼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保护增殖和放流施氏鲟鱼,提出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的研究项目,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批准,于19922年正式立项。在黑龙江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省农场局合作在勤得利鲟鱼试验站进行了为期4年的试验,并获得成功。用于手术、取卵及缝合试验的施氏鲟鱼4尾,术后成活率75%,取卵量占怀卵量的60%~75%;孵出鲟鱼苗36万尾,其受  相似文献   

17.
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氏鲟即黑龙江鲟,地方名七粒浮子,是黑龙江大型淡水经济鱼类。捕捞群体中,体长1.2—1.8米,平均体长1.4米。体重9~40公斤,平均体重21公斤。史氏鲟鱼品质量上乘,尤其是其鱼卵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黑色黄金”之称。用鲟鱼卵制做的鱼籽酱价格昂贵,走俏国际市场。近几年,随着鲟鱼经济地位的日渐提高和广阔的高层前景,其增养殖业日益受到重视。为适应鲟渔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对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和人工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仅就史氏鲟的人人繁殖技术要点做一介绍。 1、亲鱼的选择及成熟度鉴定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采自黑龙江,繁殖季节从5月下旬至7月初,选择身体无伤或轻伤、雌鱼体重15公斤以上,雄鱼体重20公斤以上的个体做亲鱼用。史氏  相似文献   

18.
史氏鲟及杂交鲟仔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继丹 《水产学报》2003,27(2):177-182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sckiBrandt),系黑龙江的特产鱼类。我国早在1957年就成功地进行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并获得少量鱼苗。后来又在黑龙江建立了史氏鲟增殖放流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关单位还开展了池塘养殖、饵料生物学以及鲟鳇杂交等方面的研究[1]。近年来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但在史氏鲟人工饲料的驯化养殖上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了解史氏鲟及其与鳇(Husohuso)的杂交种仔鱼的消化系统发育可为鲟幼鱼的养殖及营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关鲟类早期生活史的研究,国内外都有过一些报道[2-5],但多是从生态学和形态学角度开…  相似文献   

19.
哲罗鱼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朝鲜、中国的东北和西北。目前仅在黑龙江的呼玛河、乌苏里江、新疆的哈纳斯湖有少量的繁殖群体,其它水域很难见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2006年4月对人工繁殖的F1代哲罗鱼进行人工繁殖成功,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哲罗鱼驯化稚鱼在云南、四川、山东、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进行推广养殖,生长良好,深受欢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通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从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到商品鱼养殖的一整套完整技术。  相似文献   

20.
哲罗鱼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朝鲜、中国的东北和西北。目前仅在黑龙江的呼玛河、乌苏里江、新疆的哈纳斯湖有少量的繁殖群体,其它水域很难见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2006年4月对人工繁殖的F1代哲罗鱼进行人工繁殖成功,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哲罗鱼驯化稚鱼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