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优培九制种高产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年两优培九在麻阳制阳 7.65hm2,实收单产2.86t/hm2,分析了两优培九制种获得高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K优619系温州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型早杂新组合,制种易获高产,1998~1999年在遂昌县制种9.98 hm2,平均单产3.05 t/hm2,其中1.6 hm2连片制种单产达4.32 t/hm2。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培两优 2 88制种栽后水淹 180h ,采用浅水勤灌 ,日灌夜露 ,氮肥轻施 ,重施钾肥 ,退水后 13d轻烤田 ,退水后 2 4d重烤田 ,偏施氮肥拖父本等重点补救措施 ,平均单产 2 .88t/hm2 ,高产田块达 3 .75t/hm2 。  相似文献   

4.
临澧县种子公司 1999年早夏制Ⅱ优 198共 5 .3hm2 ,平均产量 4.13t/hm2 ,高产丘块 4.88t/hm2 。介绍了Ⅱ优 198试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两系法杂交稻培杂 118在不同肥力条件生长的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表现。结果表明培杂 118生育期较长 ,属中迟熟种 ,具有分蘖力强 ,耐肥抗倒 ,高抗稻瘟病、中至高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丰产性较好等特点 ,在较高肥力条件下 ,产量可达到 9.85t/hm2 。针对这些特点 ,提出了培杂 118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2003年在浙江永嘉进行了单季晚稻"千亩示范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达9.80 t/hm2,比三系杂交稻协优914增产3.0 t/hm2左右,最高产量达10.42 t/hm2,在温州市首次获得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平衡高产.介绍了该组合的示范概况和表现,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2011年江西科源种业在江西进行了500 hm2 Y两优5867制种生产,平均单产达2.1 t/hm2,最高单产3.3 t/hm2.结合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江西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2004年在云南省保山市"百亩示范片"获得平均单产12.8 t/hm2,达到了12 t/hm2的中国超级稻第2期产量指标.从培育壮秧、规范移栽、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T优207在2004年春制700 hm2,平均产量3.75 t/hm2的大面积制种实践,概述了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春制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邓基宣  李伟明 《杂交水稻》2004,19(Z1):59-60
1999年开始在湖南永兴制种新香优80(新香A×R80),连续5 a累计制种86 hm2,平均单产3.6 t/hm2,最高达4.35 t/hm2.介绍了其双亲的特征特性,总结了主要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香优80春制迟夏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慕文 《杂交水稻》2004,19(Z1):50-51
新香优80是湖南省1997年审定通过的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质稻组合.我公司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亲本,连续2 a在我市苏仙区进行春制和夏制,制种面积20 hm2,平均单产达2.63t/hm2,高产田块平均产量过4.43 t/hm2.现将其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鄂籼杂1号是湖北省荆州市种子总公司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组合,1996年3月通过湖北省审定.经过多年制种实践,产量逐步提高,1998年以来在荆州市大面积制种(每年700 hm2左右)连续获得了高产稳产,平均单产稳定在3.03 t/hm2左右,最高单产达4.72 t/hm2.总结了其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重庆市涪陵地区引种苎麻良种"湘苎二号",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当年纤维产量可达1000kg/hm2左右,第三年可达3000kg/hm2以上;产值可达2万元/hm2以上.其主要高产栽培措施是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移栽10.5万-12万株/hm2);适时移栽、加强培管;重施基肥(配合冬培施土杂肥75-15t/hm2,配施磷钾化肥各225kg/hm2)、适时追肥、巧施叶面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协优963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春季在醴陵安排12 hm2制种生产,平均产量3.18 t/hm2.介绍了该组合春制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准两优527在桂南高产保纯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2003年的小面积试制后,2004年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准两优527在广西武鸣县制种80 hm2,平均单产2.91 t/hm2,最高单产4.81 t/hm2;经海南种植鉴定,所产种子纯度平均为99.2%.总结了准两优527制种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在武鸣高产保纯制种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系杂交晚籼金优191(金23A/191)2001年在湖南资兴春制20 hm2,平均单产3.81 t/hm2,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T优5537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培清 《杂交水稻》2005,20(2):27-28
2002-2004年在福建尤溪、松溪和泰宁制种T优5537共111.6 hm2,平均单产2.95 t/hm2,最高单产4.95 t/hm2.初步掌握了新组合T优5537双亲特性及作早稻、中稻和烟后稻制种的特点,提出了高产制种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优365(新露A/温恢365)在浙江衢州平原地区夏制,通常制种产量1.5 t/hm2左右,发芽率75%左右;2007年在浙江磐安县制种10 hm2,平均产量达2.7 t/hm2,发芽率87%.阐述了新优365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对影响该组合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1997~ 1998年 ,杂交早稻金优 40 2和Ⅰ优 40 2在恭城县秋制 48.85hm2 ,平均单产达 3 .5 6t/hm2 。总结了其高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香A繁殖与新香优80、新香优63制种连续2 a在湖南绥宁县获得高产,2001年平均入库单产繁殖3.08 t/hm2,制种3.57~4.22 t/hm2;最高单产繁殖4.38 t/hm2,制种5.40 t/hm2.针对新香A的特征特性, 其异交栽培技术关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具适温高湿天气的基地与扬花季节;二是围绕提高母本抗倒伏力的肥水管理与"九二○"喷施技术.同时针对新香A这种分蘖能力强的不育系,提出了合理稀植同样可以培育出高产苗穗群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