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稻麦两熟耕作制度,培育机插水稻双膜中苗标准壮秧,争取在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基础上,夺取稻麦两熟双高产,近两年进行了机插水稻双膜旱育技术试验和高产栽培试验,取得了全面成功。育秧试验为地膜孔距1.5cm×2cm、2cm×2cm、2cm  相似文献   

2.
插秧机推广的关键环节是机插秧苗的培育。为探索不同育秧农艺对机插质量影响的程度,对软盘细土育秧、双膜淤泥育秧两种育秧农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每种农艺的营养层厚度、播种量两个因素的水平对秧苗素质与机插质量的影响程度。试验表明,育秧农艺为软盘育秧、营养土厚度为2.5cm、播种量80g/盘时秧苗素质最好,机插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3.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双膜育秧、软盘(硬盘)育秧方式,这两种方式需要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打孔铺膜等,操作较为繁锁,是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重要制约瓶颈。近年来,崇阳县机插示范户在使用总结双膜育秧、软盘育秧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机插育秧模式,把常规育秧和机插育秧方式相结合,创新出了水稻机插秧盘泥浆育秧法,此法经推广应用,具有简化程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育苗成功与否是保证机插秧质量的关键。根据射阳县多年来机插水稻双膜育秧的实践,现就培育合格机插秧苗的几个阶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双膜育秧、软盘(硬盘)育秧方式,这两种方式需要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打孔铺膜等,操作较为繁锁,是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重要制约瓶颈。近年来,崇阳县机插示范户在使用总结双膜育秧、软盘育秧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机插育秧模式,把常规育秧和机插育秧方式相结合,创新出了水稻机插秧盘泥浆育秧法,此法经推广应用,具有简化程序、操作方便、技术稳定、节约成本的特点,便于广大农民所接受。水稻机插秧盘泥浆育秧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培育适龄机插水稻壮秧是机插水稻推广关键环节。秧好半熟稻,培育好适龄机插秧苗更重要。2004-2006年机插水稻推广在丹阳市皇塘镇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80台插秧机机插水稻面积达0.08万hm~2,平均产量657kg/667m~2,分别比早育稀植、旱直播、水育手插稻增32、41、99kg/667m~2。该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鸭,受耕作制度及养殖方式的制约,多年来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由于机插秧技术具有宽行、株距可调、苗小的特点,适应田间养鸭的要求。经试验示范,稻田养鸭综合经营模式,符合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要求,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 一、技术要求 (一)培育壮秧,保证机插质量 按适宜机插的壮秧标准培育秧苗。江苏省的要求是,秧龄15~25天,叶龄2.5~3叶,苗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是实现机插水稻的重点和难点。泸州市江阳区农机推广站2003年引进“东洋PF455S”型手扶插秧机,根据该机对秧苗的要求,反复多次进行了双膜育秧和软盘育秧的对比试验,认为双膜育秧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现将总结出的机插水稻双膜育秧规程介绍如下:一、育秧准备1、床土准备床土选择:可选择菜园土等已熟化的泥土或稻田稀泥。用量:每亩大田需备足合格床土100kg或0.08m3。床土培肥及加工:a、若用菜园土等熟化的泥土作床土,按每亩大田床土施人畜粪或腐熟灰杂肥半担、1kg25%氮磷钾复合肥(需粉碎或溶化),或…  相似文献   

9.
培育壮秧、增加秧龄弹性,是现阶段我省机插水稻育秧的技术关键.目前,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育秧,而控水育秧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控水管理培育适期机插的健壮秧苗,考察测定其形态、生理特性方面的秧苗素质,进而论证其对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和缩短缓苗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经几年水稻机插实践和总结,促早发是机插水稻获取高产的关键。(1)培育机插壮秧。早稻机插育秧采用养分全、肥效长有机基质,培育出的秧苗健壮、叶片厚实、基部扁蒲、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机插后返青快。(2)加强水浆管理。机插后宜采用深水活棵、浅水分蘖的灌溉方式,确保秧苗早活棵、早发分蘖。(3)强化肥料施用。大田施足基  相似文献   

11.
周才良 《农业工程》2016,6(6):147-150
为掌握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配方应用效果,以二合土为营养土对照,比较研究了3个品牌基质及其与干细土、壮秧剂混拌的不同配方基质育秧应用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育秧与营养土对照相比,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产量结构合理,增产效果极显著。尤其是育苗基质3+二合土+壮秧剂配方增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机插育秧方式主要有硬盘、软盘、双膜细土和泥浆四种,其中双膜泥浆法育秧技术是一种易被广大农民接受,同时也便于农民掌握和操作的较为简单的育秧方式,其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下面就双膜泥浆育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硬地育苗,是利用水泥场地或土场地代替传统田间育秧,培育符合机插的壮秧,秧苗要求秧龄18~20天,苗高15~17cm,叶龄3.5~4.0叶,达到苗挺、叶绿、生长整齐和秧苗提起时不断裂。1.营养土制备(1)调酸。①酸化煤调酸剂。以粉碎后风化煤作载体,加入硫酸,调制成含腐植酸1.5%,pH=3的调酸剂。把床土调制到pH=6,效果良好。②酸化草炭为调酸剂。以粉碎草炭为载体,即干草炭50kg,加15%的稀硫酸15kg,制成pH=3的调酸剂。③糠醛渣调酸剂。糠醛渣  相似文献   

14.
1 主要技术质量要求1.1 严把育秧质量关 水稻机插秧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双膜育秧育出的标准化壮秧;而双膜育秧的成败,又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5.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且普遍推广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有双膜育秧技术和软盘育秧技术,这两项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相比,具有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等特点。两者的作业流程也几近一致。双膜育秧是指在秧板上平铺有孔地膜,再铺放2至2.5cm厚的床土,播种覆土后加盖农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是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秧的育秧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工厂化育秧、软盘育秧及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从种子处理、床土准备,到催芽、插种等都在室内进行,秧苗是在最适宜的土壤、水份、温度、湿度条件下生长,具有省种、省工、插种均匀、群体发育整齐、标准化程度高、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软盘、双膜育秧是在工厂化育秧基础上简化发展起来的较为实用,简单的育秧方法,其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对使用水稻插秧机,而没有工厂化育秧设施…  相似文献   

17.
培育适合机插壮秧健苗的软盘育秧,其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质量好。俗话说“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秧田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秧苗素质的好坏,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穗数、粒数和粒重起着重要作用,机插软盘育秧虽然秧龄较短,但培育壮秧健苗的技术性和规范性较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高温高湿促齐苗 催芽的稻种,播入软盘需经过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出苗才能达到整齐一致,操作时应根据既定的茬口,采取相应的增温保湿育苗措施,确  相似文献   

18.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及简易工厂化育秧。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盐城市水稻机械化栽插实施面积达1411hm2。采用简易双膜育秧的占94.2%,亩成本23.5元,比软盘、硬盘育秧每亩分别降低1.5元和8.5元。机插成本比雇工栽秧每亩省5元。机插水稻比手工栽插水稻亩平均增产2%以上,节本增收比较显著。但是该技术是一项技术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技术环节较多的综合性技术,需要周密安排、精心操作,否则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秧板不平整,床土不过筛,造成床土厚度无法一致,出苗不齐,无法机插。  相似文献   

20.
(接第1期)15、如何培育机插壮秧苗? 水稻机插秧质量的好与差,缓苗的快与慢,除了取决于播种量和播种密度之外,还取决于秧苗素质的好与差。好的秧苗机插时质量好、缓苗快。好的秧苗特征是:秧苗挺拔,茎粗3~4㎜,苗高15~18㎝,叶片4~4.5片,第三和第四叶宽4~5㎜。秧块软而实,白根多,提起不松散。培育素质好的机插壮秧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方面,即保证一定的播种量、均匀的播种密度、秧田的肥力和水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