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0.05),混配处理的防效普遍高于各单剂处理。T5和T9对杂草的防效最好,但后者对燕麦有药害。综合安全性、除草效果及对燕麦的增产作用,筛选出综合效应最佳的混配组合,即57%2,4-D丁酯乳油438.5 mL·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0 mL·hm~(–2)(T12);其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达87.99%,燕麦干草产量为9 875.3 kg·hm~(–2),燕麦种子产量为4 314.3 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除草剂二甲戊灵在燕麦田0~10cm土壤中60d的自然降解特性及残留量。试样经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二甲戊灵土壤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50和1.0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90.72%~96.5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5.46%。残留分析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以900g/hm2(推荐剂量)、135 0g/hm2(1.5倍推荐剂量)施用于燕麦田后,其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580mg/kg、0.868mg/kg,60d时降解率分别为77.57%、75.07%。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方程可分别拟合为Ct=0.437 6e-0.0187t(R2=0.8079)、Ct=0.667 0e-0.0179t(R2=0.8222),半衰期分别为37.1、38.7d。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效和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种杀虫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效及在春季紫花苜蓿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吡蚜酮在剂量分别为25.0g.a.i/hm~2和187.5g.a.i./hm~2时,药后1~7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分别为68.13%~88.72%和87.50%~94.76%,对苜蓿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21%~98.33%和78.51%~93.45%,在紫花苜蓿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36d和2.25d,按推荐使用量施药,药后7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10mg/kg。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水稻田中分别施用不同剂量的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对土壤环境以及后茬紫云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均不利于后茬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植株干物质的累积,而且施用量越多,干物质累积越少,减幅达到13.1%~52.8%。低剂量的苄·丁显著降低了紫云英植株中N 的累积量10.6%,而二氯喹啉酸降低紫云英植株中N和K的累积量分别为15.0%和15.2%;施用高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分别降低紫云英植株中N、P和K的累积量32.7%~37.9%和49.6%~56.6%。施用苄·丁和二氯喹啉酸(低剂量或高剂量)降低土壤中有效N、K含量9.2%~28.7%和11.4%~29.6%;施用高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降低土壤有效P含量5.4%和6.1%。另外,施用低剂量苄·丁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尿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而低剂量二氯喹啉酸则显著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施用高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均抑制了过氧化氢酶和尿酶活性。此外,施用低剂量和高剂量苄·丁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数量,而二氯喹啉酸则正好相反。2种剂量的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均减少了土壤中放线菌数量,但对真菌数量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稻田施用低剂量(稻田推荐用量)苄·丁或二氯喹啉酸后应分别适当补充氮或氮、钾养分;而施用高剂量时则应适当补充氮、磷和钾营养,以满足后茬作物紫云英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探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田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除草剂在糜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以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土壤封闭型除草剂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糜子播种后出苗前喷施;茎叶型除草剂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在糜子三叶期时喷施。各除草剂选用推荐剂量进行喷施,喷施15 d后开始调查杂草鲜重,以此作为防效标准,糜子抽穗后调查糜子植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和苯·唑·2甲钠杂草防效较好,鲜重抑制率达99.7%和88.4%;与不除草对照相比,除草剂对糜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4种除草剂提高了糜子主穗重,糜子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单嘧磺隆与苯·唑·2甲钠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增加了271.66%和275.34%。综上,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单嘧磺隆和茎叶型除草剂苯·唑·2甲钠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鲜重抑制率在糜子全生育期均较高,对糜子产量提升最大,为糜子田较为适宜的除草剂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裸燕麦田的适宜高效除草剂,研究了10种除草剂在常规剂量下对田间杂草防效、燕麦产量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在燕麦田的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中,苗期茎叶除草剂双氟·唑嘧磺草胺和人工除草的防效较高,均在80%以上;而双氟·唑嘧磺草胺对产量的增效高于人工除草,可使白燕2号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达到10 739.0、3 238.3kg/hm2,比对照增产28.7%。其次,播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仲丁灵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精异丙甲草胺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和增产效果。而除草剂氟乐灵、乙氧氟草醚、唑草酮对燕麦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差,且对燕麦表现出一定的药害,2,4-D丁酯还可使裸燕麦籽粒出现带壳现象。各产量构成指标中,施用除草剂对燕麦的株高、穗长、千粒质量等影响较小,对小穗数、穗粒数、干草产量、种子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燕麦田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在甘肃中部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选取72% 2,4-D丁酯、20%氯氟吡氧乙酸、48%麦草畏、50%草除灵、50%二氯喹啉酸、40%二甲·溴苯腈(2甲4氯钠含量20%、溴苯腈含量20%)、55%苯·唑·2甲钠(苯磺隆含量2.6%、2甲4氯钠含量50%、唑草酮含量2.4%)7种激素型除草剂和1种非激素型除草剂75%苯磺隆,每种除草剂设低、中、高3个浓度,研究不同处理对裸燕麦田杂草的控制及对裸燕麦带壳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2% 2,4-D丁酯药害严重,导致裸燕麦带壳率显著增加,不宜在裸燕麦田施用。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燕麦种子产量也随除草剂及其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合安全性、杂草防效和种子产量,以40%二甲·溴苯腈1350 mL/hm2、55%苯·唑·2甲钠750 g/hm2在裸燕麦田的综合效应最佳,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燕麦种子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1.26%和18.41%。  相似文献   

9.
探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田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除草剂在糜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以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土壤封闭型除草剂330g·L-1二甲戊灵乳油、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糜子播种后出苗前喷施;茎叶型除草剂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在糜子三叶期时喷施.各除草剂选用推荐剂量进行喷施,喷施15d后开始调查杂草鲜重,以此作为防效标准,糜子抽穗后调查糜子植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和苯·唑·2甲钠杂草防效较好,鲜重抑制率达99.7%和88.4%;与不除草对照相比,除草剂对糜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4种除草剂提高了糜子主穗重,糜子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单嘧磺隆与苯·唑·2甲钠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增加了271.66%和275.34%.综上,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单嘧磺隆和茎叶型除草剂苯·唑·2甲钠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鲜重抑制率在糜子全生育期均较高,对糜子产量提升最大,为糜子田较为适宜的除草剂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尼龙网袋埋田法探究了多花黑麦草在粤北山区的腐解规律及养分释放动态。结果表明:2018年4月初到7月底,埋田的多花黑麦草腐解速率在前期较快,在腐解4周时腐解率达到58. 41%,之后腐解速率逐渐减慢;氮磷的释放速率同样表现为前期较快,后期较慢,整个试验期间氮和磷的释放率可达88. 55%和92. 39%。若以约68 000 kg·hm~(-2)的黑麦草作为绿肥还田,相当于给土壤施用了230 kg·hm~(-2)的氮肥和30 kg·hm~(-2)的磷肥;多花黑麦草还田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具有绿肥功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38. 63 g·kg~(-1)提升至50. 06 g·kg~(-1),提高了29. 59%;速效磷含量从23. 61 mg·kg~(-1)提升至27. 30 mg·kg~(-1),提高了15. 63%;碱解氮含量从198. 39 mg·kg~(-1)提升至245. 64 mg·kg~(-1),提高了23. 82%。  相似文献   

11.
氮肥对沙地燕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化草地,研究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在该地区氮肥的最佳用量,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4个时期施肥,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5%、40%、25%、20%。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素,测定分蘖数、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追施70~280kg·hm-2氮肥均促进沙地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以追施210kg·hm~(-2)氮肥效果最佳;追施70、140、210、280kg·hm~(-2)氮肥,沙地燕麦干草产量分别较N0增加56.96%(P0.05)、74.93%(P0.05)、121.32%(P0.05)、99.58%(P0.05)。因此,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地种植燕麦追施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10kg·hm~(-2)。  相似文献   

12.
罗兰  袁忠林  孙娟 《草业学报》2017,26(1):160-167
为评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氯氰菊酯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其在春季紫花苜蓿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吡虫啉、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剂量分别为35.7 g a.i. (g有效成分)/hm2、75.0 g a.i./hm2和480.0 g a.i./hm2时,药后1~7 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为80.83%~94.78%、79.29%~87.80%和90.93%~98.90%;对苜蓿蓟马的防效为78.33%~95.57%、78.56%~91.67%和92.78%~100.00%;在紫花苜蓿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8,3.69和2.48 d。按推荐使用量施药,吡虫啉和毒死蜱药后7 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氯氰菊酯药后14 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参照我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农药残留限量要求,拟建议吡虫啉、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紫花苜蓿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分别为0.5,1.0和0.5 mg/kg,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14和7 d。  相似文献   

13.
吉林中部地区紫花苜蓿地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笛  李达  徐安凯  徐博  高阳 《草业科学》2016,33(5):956-96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苗期生长缓慢,导致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影响苜蓿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本研究选择市场上6种安全、低毒且适于豆科植物使用的除草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土壤中施用剂量为2.0L·hm~(-2)的90%乙草胺除草效果最好,相对株防效达到93.81%,虽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缓慢,但不影响其产量形成。茎叶喷施时建议根据紫花苜蓿地杂草种类,选择不同的除草剂,对水稗(Echinochloa phyllopogon)进行杂草防除时,施用3.0L·hm~(-2)的40%灭草松,相对株防效达到97.09%,没有药害。施用1.0L·hm~(-2)的15%精吡氟禾草灵可有效防除小蓟(Cirsium setosum)和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相对株防效分别达到93.63%和100%。而针对藜(Chenopodium album)、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建议不严重时不要施用除草剂,而采取人工除草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菊苣(Cichorium intybus)在贵州地区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本研究用正交设计对菊苣进行土壤含水量(20%、30%、40%)、氮肥(300、500、700kg·hm~(-2))、磷肥(300、450、600kg·hm~(-2))、钾肥(100、150、200kg·hm~(-2))4个因素3个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菊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产量方面,不同水肥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菊苣鲜草产量,年产量在7.93×104~1.997×105 kg·hm~(-2),且在40%土壤含水量、500kg·hm~(-2)氮肥、300kg·hm~(-2)磷肥、200kg·hm~(-2)钾肥配施的水肥条件下达到最大值(1.997×105 kg·hm~(-2));不同水肥处理后,菊苣产量相比无任何处理对照(4.97×104 kg·hm~(-2))提高了60%~300%;2)在菊苣品质方面,经过不同水肥处理后菊苣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在30%土壤含水量、500kg·hm~(-2)氮肥、600kg·hm~(-2)磷肥、100kg·hm~(-2)钾肥的水肥条件下达到最高值294.1g·kg-1,相比对照其含量提高一倍多。本研究结果为贵州高产量、高蛋白的菊苣牧草生产提供了生产指导,为贵州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饲草来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湿度对紫花苜蓿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确定温度和水分对土壤氮矿化特征的影响,以取自甘肃庆阳黄土高原4年龄(4a)和8年龄(8a)紫花苜蓿草地0~10cm土壤为对象,在不同的温度(5,15和25℃)和水分(30%,50%和70%田间持水量)组合下进行了室内培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黄土高原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主效因素,培养14d后净硝化率和净矿化率最大值均出现在25℃/70FC下,分别为0.481μg/(g·d)(4a)和0.942μg/(g·d)(8a),0.293μg/(g·d)(4a)和0.632μg/(g·d)(8a);在5℃/30FC下4a土壤的净氮固持率最大,为0.232μg/(g·d),8a土壤则在5℃/70FC下净氮固持率最大,为0.127μg/(g·d);8a苜蓿土壤培养后微生物碳含量显著高于4a苜蓿土壤,在15℃/50FC的组合下8a土壤是4a的1.44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是导致2个年龄苜蓿土壤净硝化率、净矿化率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牧草生育期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培育出生育期短、高产量的优质牧草新品种,以母本‘永492’和父本‘歇里·努瓦尔’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燕麦饲草新品种‘蒙饲燕2号’。‘蒙饲燕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以及抗倒伏能力。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蒙饲燕2号’燕麦草的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32 406.06kg·hm~(-2),10 935.85kg·hm~(-2)和2 364.91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平均提高了19.49%,19.22%和5.84%。生育期90天,株高135cm,穗长20.4cm;穗粒数65.5个,穗粒重1.25g;千粒重31.0g。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草坪杂草控制技术,采用田间试验,于沟叶结缕草休眠期喷施50%氟胺草唑WG,调查其对沟叶结缕草草坪杂草的防效以及对沟叶结缕草生长的影响。2011、2012年试验结果表明:于沟叶结缕草休眠期使用750~2 000 g·hm~(-2)50%氟胺草唑WG,沟叶结缕草生长安全,且能有效控制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紫苑(Veronica persica)、波斯婆婆纳(Aster tataricus)和龙葵(Solanum nigrum)的危害,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持效期可达90 d以上。750~2 000 g·hm~(-2)50%氟胺草唑WG对看麦娘、小飞蓬、牛繁缕和紫苑的防效与56.25 g·hm~(-2)25%啶嘧磺隆WG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对波斯婆婆纳和龙葵的防效显著优于25%啶嘧磺隆WG。从高效、经济、环保等角度综合考虑,50%氟胺草唑WG防除沟叶结缕草草坪中杂草的适宜剂量为750~1 000 g·hm~(-2)。  相似文献   

19.
以陇燕3号为试验材料,喷施低、中和高3个剂量(450, 750和1050 mL·hm-2)的2,4-D丁酯,在药后1,7,14,21,28 d以及开花期、灌浆期植株和收获后籽粒中测定2,4-D丁酯残留量,探讨不同剂量2,4-D丁酯处理对杂草防效、燕麦的安全性、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丁酯对燕麦安全性、产量及田间杂草防效影响显著。高剂量下燕麦出现顶端下垂、叶尖发红和药斑等药害现象。杂草防效随2,4-D丁酯施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高剂量除草剂喷施后45 d,株防效较药后30 d仍有小幅上升,鲜重防效达到90%以上。3个剂量均使株高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剂量下燕麦株高较对照降低了10.49%。低剂量下干草产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籽粒增产22.64%;中剂量下燕麦干草产量呈增加趋势,籽粒增产40.57%;高剂量下,燕麦干草产量下降了8.85%(P<0.05)。2,4-D丁酯及2,4-D在皮燕麦中的残留量随除草剂施用剂量的增加而上升。施药28 d后,高浓度下燕麦中2,4-D丁酯和2,4-D残留量最高,达0.168 和0.011 mg·kg-1,显著(P<0.05)高于低浓度处理。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750 mL·hm-2为皮燕麦田2,4-D丁酯的最佳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20.
施磷对滴灌苜蓿干草产量及磷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磷量对滴灌苜蓿干草产量、吸磷量及苜蓿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不同磷素水平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布特征。试验设4种施磷梯度,分别为施P_2O_5 0 kg·hm~(-2)(CK)、50 kg·hm~(-2)(P_1)、100 kg·hm~(-2)(P_2)、150 kg·hm~(-2)(P_3),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平均分4次分别在返青后的分枝期、第1茬、第2茬、第3茬刈割后3~5 d施入。结果表明,各茬次苜蓿植株叶片、茎秆磷含量在P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其中叶片磷含量数值分别为0.223%,0.275%,0.292%和0.218%;茎秆磷含量数值分别为0.202%,0.223%,0.201%和0.146%。苜蓿叶片磷含量大于茎秆磷含量。滴灌苜蓿植株的干草产量、吸磷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第1茬P_2处理达到最大值,数值分别为6.54 t·hm~(-2)和13.78 kg·hm~(-2)。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各施磷处理显著大于未施磷处理(P0.05),滴灌苜蓿总干草产量在P_2处理条件下达到最大,达21.24 t·hm~(-2)。苜蓿的磷素利用效率为随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_1处理苜蓿的磷素利用效率在第1茬达到最大值为28.37%。滴灌苜蓿植株吸磷量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当施P_2O_5为100 kg·hm~(-2)(P_2)时,能够有效促进苜蓿根系对土壤速效磷的吸收,提高苜蓿磷素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滴灌苜蓿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