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而宋代是巅峰期。提起苏东坡,除了他是宋朝的伟大诗人外更多提及的还有他与茶留下的不解渊源。他与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喜爱,更多的是痴迷。茶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句中,为后人留下一笔笔茶文化遗产。本文就透过苏东坡领会宋代人对于茶和人生的思考,分别通过苏东坡与茶的缘起、相互影响以及苏东坡写茶的韵味来介绍。  相似文献   

2.
孔雪燕 《福建茶叶》2016,(7):328-329
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蕴,它是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象征。苏东坡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许多诗文都与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苏东坡与茶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的交际圈,从而了解苏东坡的生命历程。在苏东坡的茶诗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苏东坡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3.
宋代著名文人苏东坡喜欢饮茶,而且深入茶区,观察茶叶生产。因此,他在杭州做官时曾吟了“细雨足时茶户喜”的诗句。(见《广群芳谱—茶谱》)。意即细雨充足,是茶叶丰收预兆;茶叶丰收了,茶农收入增加,欢天喜地。苏东坡把“细雨足时”与“茶叶丰收”,“茶叶丰收”与“茶户喜悦”联系起来,道出了“细雨足时”对茶叶生产的重要作用。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这一诗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茶诗浸润着禅宗文化。在"禅茶一味"的审美情趣下,茶诗融俗通雅,在境象上的虚实相生、功能指向上的悟禅和审美上的清幽意境三个方面浓浓地透露出禅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宋诗生活化的内在机理,以及宋代文士渴求诗意栖居的精神动因。  相似文献   

5.
<正>茶道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宋两朝不管是在制茶、泡茶、品茶一系列技的层面还是上升到道的理论层面,茶道的美学内涵都有明显的区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出现了一系列丰富的茶画、茶书法、茶百戏等众多与书画相关的茶艺形式。此种形式的出现与宋代文人集团的兴起以及文人的生活方式、意趣取向息息相关,尤其是以宋四家苏轼为首的一批文人书画家,既是历史记载的茶道高手,又在书画领域同时提倡"文人画风"和"尚意书风",这种不同于前代的宋人意趣,与当时雅致而独特的茶艺方式的形成应有一种内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茶树的最早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历史悠久。饮茶普遍,成为日常生活中开门七件事之一。《神农食经》中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三国时代名医华陀也说:“茶久服,益意思”。可见当时已知茶叶有利尿、消痰、止渴、提神,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人体健康等作用。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诗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椀茶”。  相似文献   

7.
李雪峰 《福建茶叶》2016,(3):280-281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久的茶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闽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产茶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闽茶文化除了泡茶的技艺,茶道,还包含了茶诗等。本文从闽茶的概要出发,对闽茶名称、茶道及茶诗的英译进行概述,并着重分析了闽茶茶道以及茶诗英译中的唯美之处,以实际了解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感。  相似文献   

8.
我在本刊1985年第二期上写的《苏东坡与茶》论述了有关他的茶诗、茶词和茶文三个方面。对于茶诗,我觉得写得太少了,意有未尽,特再写一续篇,以供茶人们研究、欣赏。东坡写有茶诗近八十篇(包括詠茶之诗和有茶之诗),内容大体可分为:名茶、名泉、议论、立传、怀念陆羽、自比卢仝、煎茶、饮茶、茶叶生产、茶具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两晋时代的茶文化盛行,茶文学也十分繁荣。两晋时代的茶诗具有开创意义。张载、左思也因写出了具有文学性的茶诗而彪炳千秋。杜育的茶赋《荈赋》以文采飞扬的笔触写出了种茶、泡茶的整个过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茶作品。干宝、陶潜等人所做的志怪小说也将茶事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方面,从故事点缀跃居到了主体地位,可以看出茶事在两晋时代的重要。因此,两晋时代的茶文学在中国茶文学上,是茶作为作品点缀到审美主体转变的重要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闫慧 《福建茶叶》2016,(7):375-376
茶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自古以来的很多文人墨客,风流学者都对茶有着不同程度的爱好,他们也是推动茶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宋代,文人的地位被推到了极致,品茶也开始成为一种陶冶情操方式,而茶也逐渐开始被引入到很多的艺术作品中,例如诗、书、画等。其中宋代的茶画艺术以栩栩如生、神韵悠长、反映生活状态以及饮茶情趣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下面本文从中国宋代茶画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对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罗昊 《中国茶叶》2023,(4):69-74
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繁荣昌盛的时代,当时茶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宋代采取贡茶等政策以加强对茶业的管制以增加财政收入。相较于唐代,宋代贡茶不但求早求量,而且注重品质。北苑茶诗是我国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称得上是宋代茶文化兴盛的标志。文章研究了宋代茶文化著作和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了北苑茶诗与贡茶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贡茶的发展促进茶诗进步的初步结论,以期为我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大文豪之一。纵观苏东坡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比如《赤壁赋》。但提到苏东坡,大多数的人都会想到苏东坡自创的东坡肉和古代文人都离不开的酒。大多数古代的诗人都和酒分不开,比如李白,就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仿佛古代文人只有喝酒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但其实在苏东坡的是整个写作生涯中,茶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福建、台湾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红茶、黑茶冲泡程式之中。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我对此存疑多年,作了近十年的专注性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不"人云亦云",也不主观臆断,认为"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茶的声誉,尤其是日本继欧盟  相似文献   

14.
唐宋两朝茶道不管是从技的层面还是道的层面,其美学内涵都有明显不同,从茶叶的制造、品茶的一系列流程的不同,到大批茶道高手兼书画家的出现;茶画、茶书法、茶专著的大量涌现;独特的茶百戏、斗茶等艺术形式与书画的结合和互相影响以及宋代茶诗几倍于唐代茶诗的盛况等等都在向我们提示:这些不同现象的呈现背后是宋代士人开始追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将茶性之美与宋人的审美意趣、艺术化生活的主张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殷娜 《茶叶通讯》2015,(3):34-39
唐宋两朝茶道不管是从技的层面还是道的层面,其美学内涵都有明显不同.从茶叶的制造、品茶流程的变化到大批茶道高手兼书画家的出现,茶画、茶书法、茶专著的大量涌现,独特的茶百戏、斗茶等艺术形式与书画的结合和互相影响,以及宋代茶诗几倍于唐代茶诗的盛况都显示:宋代士人已开始追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将茶性之美与宋人的审美意趣、艺术化生活的主张相结合,促进了宋代茶道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丁俊之 《福建茶叶》2010,32(7):52-53
<正>广东、福建、台湾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程,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红茶、黑茶冲泡陈式之中。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我对此存疑多年,作了近十年的专注性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不  相似文献   

17.
汤花形成的基础及影响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鉴舜  叶宝存 《福建茶叶》1993,(2):18-21,30
汤花是斗茶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宋代人们把茶碾成粉末,通过细筛,取一定量茶末加沸水冲泡,并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汤产生泡沫,一定量的泡沫聚集物,即为汤花。 斗茶是一种竞技,又与茶叶品质和泡茶水质有关。宋代斗茶胜负,以汤花的色泽、  相似文献   

18.
置茶,也称纳茶是指向泡茶器中(茶壶、盖碗或茶杯)装或投入茶叶,这是泡茶的必须步骤,否则成了无米之炊。向泡茶器中投入多少茶叶?以什么方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向泡茶器中投入茶叶?既关系到泡茶的品味,也关系到茶艺表演的艺术效果。谨此谈谈笔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江山市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盛产茶叶,古称仙霞茶,北宋苏东坡有诗誉其"色香味"三绝,称其"奇茗极精",明代正德皇帝赐名为绿茗,并列为御茶. 为挖掘传统名茶,1980年春科技人员在保安乡化龙溪、裴家地、龙井等村恢复试制成功,取名为"江山绿牡丹茶",且在1982年商业部首届全国名茶评比中名列第二,作为全国名茶载入了<中国土特产大全>、 <中国茶经>等书籍,因其品质优异,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亓元 《福建茶叶》2016,(3):334-335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古代的文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的茶文化往往杂糅了儒释道文化,代表着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茶是古代的文人墨客都极为喜爱的饮品,饮茶、咏茶也是许多朝代的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一种文化风气,可以说茶和古代的文人墨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贬官作为古时候文人墨客中的一群特殊团体,茶对他们来说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本文主要选择了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他写茶作品的研究,来探讨茶对贬官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