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中不同磷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3和10年后的川贝母种植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未开垦天然草地土壤为对照,采用修正后的Hedley磷元素分级方法,探究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垦殖导致了高寒草地土壤全磷(TP)、水溶性磷(H_2O-Pi)、活性磷(NaHCO_3-P)、潜在活性磷(NaOH-P)、中稳性磷(Dil.HCl-Pi)、高稳性磷(Conc.HCl-P)含量显著下降,残余态磷(Residual-P)显著上升。其中0~20 cm土层变化最显著,垦殖10年后,土壤TP、H_2O-Pi、NaHCO_3-P、NaOH-P、Dil.HCl-Pi和Conc.HCl-P分别下降了16.48%、78.98%、57.43%、26.06%、16.38%、10.87%,而Residual-P增加了40.08%。其中H_2O-Pi、NaHCO_3-P和NaOH-P含量变化显著高于其他组分的磷,说明磷的活性越高损失越明显。垦殖过程中,土壤H_2O-Pi、NaHCO_3-P和NaOH-P占全磷比重显著下降,而Dil.HCl-Pi、Conc.HCl-P和Residual-P呈上升趋势。垦殖前3年,土壤全磷及各形态磷组分的年下降率显著高于垦殖3~10年,说明垦殖过程中磷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垦殖前期。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人工种植牧草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以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人工草地(Group 1)、燕麦人工草地(Group 2)以及天然草地(Group 3)土壤为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3个草地类型土壤细菌的16S rDNA和真菌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各样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种草地植被类型中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差异,真菌群落丰富度亦无显著差异,仅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真菌群落多样性程度较燕麦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高。2)所测土壤样本主要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人工草地土壤中酸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天然草地土壤(P<0.05),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土壤(P<0.05)。主要优势细菌纲为Spartobacteria纲、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纲(β-proteobacteria)、Thermoleophilia纲、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等,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土壤中多种优势细菌纲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3种草地植被类型土壤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纲有接合菌纲(Zygomycotes)、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等,并且各区组间多种优势真菌纲相对丰度差异明显。4)β-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草地植被类型土壤细菌和真菌结构均差异明显,且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差异系数大于两种人工草地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差异系数;聚类分析显示人工种植牧草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同时,土壤中病原真菌的丰度较天然草地土壤也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人工种植牧草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以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人工草地(Group 1)、燕麦人工草地(Group 2)以及天然草地(Group 3)土壤为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3个草地类型土壤细菌的16S rDNA和真菌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各样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种草地植被类型中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差异,真菌群落丰富度亦无显著差异,仅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真菌群落多样性程度较燕麦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高。2)所测土壤样本主要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人工草地土壤中酸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天然草地土壤(P0.05),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土壤(P0.05)。主要优势细菌纲为Spartobacteria纲、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纲(β-proteobacteria)、Thermoleophilia纲、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等,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土壤中多种优势细菌纲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3种草地植被类型土壤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纲有接合菌纲(Zygomycotes)、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等,并且各区组间多种优势真菌纲相对丰度差异明显。4)β-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草地植被类型土壤细菌和真菌结构均差异明显,且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差异系数大于两种人工草地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差异系数;聚类分析显示人工种植牧草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同时,土壤中病原真菌的丰度较天然草地土壤也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 禾本科植物是草地植物群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世界约有500属6000种;我国约有190属1000种;四川省约有107属357种。川西北高寒草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北纬30°—34°、东经98°—104°之间。海拔高度在3000—4500米以上,土壤以高山、亚高山草甸土为主。高寒草地植物群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大小高山柳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大小高山柳灌丛对高寒半固定沙地土壤氮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川西北红原县沙化治理典型示范区内两组不同大小的高山柳灌丛,研究分析其内外土壤氮素的空间异质性,表层土壤含水量及pH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柳灌丛内部土壤含水量高于边缘和外部;而高山柳灌丛内部土壤pH均低于灌丛边缘和外部;灌丛内部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灌丛外部(P<0.05),其中,大高山柳灌丛全氮最高达0.301 g/kg,碱解氮达24.75 mg/kg;而高山柳灌丛内部土壤亚硝态氮含量低于外部。以上结果表明,高山柳灌丛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有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川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辽阔,水、草、土资源优良,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全国和我省的重点牧业基地。当前,随着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牧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牧区畜牧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牧民的经济收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川西北高寒牧区草地优化经营研究”系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88年度下达的省列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起止年限1988年5月~1989年9月),由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四川省畜牧局草原处共同主持,甘孜州畜牧局、红原县人民政府、红原县农牧局、红原县龙壤乡政府协作完成。本项研究经过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报告撰写三个阶段。在调查研究期间,课题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高寒草地豆科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健琛 《四川草原》1996,(2):14-15,22
川西北高寒草地豆科植物约有17属80种,储量较丰富。长期以来,对豆科植物的利用仅限于少数种类,而大多数种类却未利用。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介绍高寒草地豆科植物资源种类和经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省右玉县盐渍化草地为研究对象,2017年开始添加不同水平氮素(0,1,2,4,8,16,24和32 g N·m-2·a-1)后于2018-2020年每年8月份测定土壤全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  相似文献   

10.
磷是一种影响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养分。本文研究了3个氮添加水平下(5,10和15 g ·m-2)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海拔3 100 m)土壤磷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N5处理下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增加。N5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磷库的含量,其中NaHCO3-Pi的含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N15处理下植物生物量和地上部含磷量增加,土壤活性磷含量无显著变化,N15处理下仅土壤残余态磷(Residual-P)显著下降。氮添加下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在高寒草甸氮添加能够通过降低土壤pH值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来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土壤的稳定性(土壤养分的持续供给水平和根土比例)是支撑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放牧,使植物群落丰富度增加,维持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产力。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微生物及多数酶的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土壤容重、p H值呈现升高的趋势。长期不合理的放牧将会导致草地退化、盐碱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探讨放牧对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草地退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高寒草甸色达县草地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不同程度沙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西北不同程度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调查、采样和公式计算,对植被群落、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等特征因子进行分析,以揭示川西北地区由湿地到严重沙化草地演替的不同阶段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加剧,群落呈现出“湿生-中生-旱生”的演替过渡格局,群落高度和盖度降低,物种丰富度下降幅度达88%,优势物种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轻度沙化草地群落中最高,总生物量下降幅度达90.4%,群落地下生物量远大于地上生物量;沙化过程中,土壤中含水量和持水量下降、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沙化初期土壤特征变化明显,应针对这一现象在沙化初期开展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在东祁连山选择代表性的七种高寒草地型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期对其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全磷和速效磷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分别介于1.0~2.0g/kg和14.3~52.9 mg/kg,样地间差异较大,且速效磷上层高于下层,除禾草草地外草本草地显著高于灌丛草地(P<0.05);土壤微生物量磷及其对土壤全磷贡献率分别介于22.46~64.27mg/kg和1.75%~4.59%,且上层高于下层;微生物量磷与微生物量碳氮除嵩草草地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草地型对该相关性的影响不明显,该相关性由土壤微生物本身或其群落结构决定;土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密切,植物群落对此相关性影响不明显;微生物量碳磷比和微生物量氮磷比分别介于4.38~21.50和1.07~3.88,草地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不同草地型间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轮作草地不同粒级土壤有机质及其氮含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特征,以有机农牧场低投入蔬菜生产后的5年草地轮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组分有机质,颗粒有机氮(PON)和非颗粒有机氮(n-PON)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草地轮作5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8%,土壤总有机氮含量增加20.6%,第5年显著高于第1、3年但低于永久性草地。随着草地轮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总有机氮中PON比例逐渐增加,n-PON比例逐渐降低,冬季n-PON占比小于春、夏、秋季。草地轮作5年土壤PON增加60%,n-PON增加16.5%,且均接近永久性草地含量,春季草地土壤n-PON含量显著高于冬季,季节对轮作草地土壤总有机氮和PON含量无显著影响。PON敏感指示土壤有机氮变化动态,草地轮作提高了土壤有机氮循环强度和有效性。土壤总有机氮、PON、n-PON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效P、K、Ca、Mg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草地轮作5年土壤不同组分有机氮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有效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在退化高寒草地现状诊断分级和退化高寒草地治理轻简实用技术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川西北高寒草地当前生产力水平、不同类型草地的生态定位和发展潜力、国家政策导向、草地使用传统习惯、技术成本和推广难易等因素,集成形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效果好、易推广的高寒草地分类分级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①随放牧强度的提高,各土壤层全氮和全钾含量出现了"高—低—高"的变化趋势,0~10cm土壤层全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10~20cm和20~30cm土壤层上的变化趋势与全氮和全钾相似;②放牧强度对各土壤层全磷、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影响分别为不显著(P>0.05)、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高寒草地3种禾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研究川西北高寒草地牧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选用川西北高寒草地当地的3种牧草--‘阿坝’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 ‘Aba’)、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chuancao No.2’)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用0、50、100、150和200 g/L的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抗旱指数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0 g/L的PEG 6000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相对发芽指数、抗旱指数为鉴定川西北高寒草地3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较好指标;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硬秆仲彬草>垂穗披碱草>川草2号老芒麦。  相似文献   

20.
玛曲高寒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玛曲高寒草地,选取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围封5年的草地、轻度退化与人工修复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黑土滩型草地、沙化草地以及栽培的燕麦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氮素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草地的开垦与退化使得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机碳(SOC)、全氮、无机氮(NH4+-N+NO3--N)与铵态氮含量明显降低,轻度退化与人工修复草地的SOC、无机氮及铵态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78g/kg,49.44mg/kg,42.71mg/kg;重度退化黑土滩型草地中硝态氮含量最高,达13.21mg/kg。土壤全氮及无机氮与有机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硝态氮及铵态氮与土壤全氮之间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表现为线性关系;SOC是影响玛曲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氮素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