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稻曲病初侵染源及病菌侵染适期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2007年针对稻曲病初侵染源及病菌侵染适期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带菌,其次是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病菌侵染适期为孕穗中、后期,自然病菌比人工培养病菌致病力更强;破口至齐穗期较多的降雨天气有利于稻曲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稻曲病会引起水稻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等危害症状,从颜色、形态上指出了稻曲病发生的特征,总结了该病的发生条件和发展规律,结合实践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水层控制等方面对稻曲病进行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病程度及其与抽穗后0~15d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优培九易感稻曲病。其发病率与抽穗后0~15d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温度是影响其稻曲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相对湿度起协同作用。提出了发病率为2%和5%时的温湿度指标。根据我国南方一季稻区18个城市42a(1951—1992)8—10月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稻曲病的易发区域和适宜抽穗期,为两优培九稻曲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稻曲病田间分布及取样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曲病田间分布及取样技术的分析李马谅(泉州农校,泉州362000)近年来,稻曲病(Ustilaginoideavirens)在杂交晚稻上发生严重为害。为了搞清稻曲病的田间分布型,找出适宜的调查取样方法和抽样数量,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发生流行规律,为预测...  相似文献   

5.
经三年专题调查、试验和示范,基本摸清了稻曲病与9种因子的相互关系,并总结出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稻曲病大发生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稻曲病在水稻生产上危害日趋加重的现状,2002-2005年对引起该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连续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组合)和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间5d以上降水天气是引起稻曲病大发生的二个关键因子‘同时,稻曲病为害程度还与水稻栽培方式、种植密度、肥水管理及施药水平等因素有关。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关键:一是选用有效药剂。二是抓住施药适期施药。筛选出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有30%爱苗EC,43%好力克SC和62.25N仙生WP。稻曲病施药适期是水稻分蘖末期、破口前3~7d、始穗期3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经三年专题调查、试验和示范 ,基本摸清了稻曲病与 9种因子的相互关系 ,并总结出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稻种资源对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
东港市水稻稻曲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2005年稻曲病在东港市发生面积大,受害品种多,危害程度重等特点。同时从菌源充足,品种抗性差,气候适宜,施肥不当等方面分析了稻曲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湖南安仁以自然诱发结合人工接种鉴定了158个湖南省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系)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显示,中籼组的稻曲病抗性较弱,只有1个组合抗病;一季晚籼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中抗的达65.2%;双季晚籼抗性弱,中感以上的达60%;优质稻抗性较弱,中感以上的占80.0%.因此,必须重视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稻曲病在永安市普遍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分析近几年来永安市水稻稻曲病的主要危害症状及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稻曲病是一种由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稻麦角菌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该病重发生在水稻孕穗至破口期多雨的年份。文章通过分析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12个优质稻品种的稻瘟病、稻曲病田间抗性调查认为,田间抗性表现与品种抗性和品种种性特征存在相关性。品种在试验阶段表现抗稻瘟病的其抗性强,大穗型,直立密穗型品种易感稻曲病。在生产上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应做到科学栽培,同时注意化学防治,减轻病害发生流行,提高品种产量和稻米品种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对安徽省103份水稻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稻曲病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对稻瘟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5份和9份,占13.59%;表现中感的有25份,占24.27%;表现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33份和31份,占62.14%。对稻曲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6份和7份,占12.62%;中感的有55份,占53.40%;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29份和6份,占33.98%。对两种病害均能达到抗病或中抗的只有3份,分别是G优6号、Y两优1500和协优118。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选用27.8%福赛SC(13.9%苯醚甲环唑·13.9%赛呋酰胺)等3种药剂对稻曲病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7.8%福赛SC(13.9%赛呋酰胺·13.9%苯醚甲环唑)每667m~2用25 m L和30%福连SC(8%戊唑醇·22%多菌灵悬浮剂)每667m~2用70 m L的防效及对水稻制种田的增产效果均显著高于常用杀菌剂30%爱苗EC(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每667m~2用20 m L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曲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曲病已逐渐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研究其发病原因和抗病机理对指导稻曲病防治具有现实意义。主要阐述了近些年国内外水稻稻曲病病原菌致病机理、侵染过程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选育抗病水稻品种等防治稻曲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IR2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稻曲病的表型值,鉴定了亲本及15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稻曲病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 软件,对水稻稻曲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到qFsr1、qFsr4、qFsr10、qFsr11和qFsr12共 5个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4、10、11和12染色体上,贡献率为9.8%~22.5%。根据抗性位点加性效应方向,在qFsr1、qFsr10、qFsr11和qFsr12位点上,亲本IR28存在抗稻曲病的增效等位基因,大关稻具有减效等位基因;而qFsr4位点抗性效应来源于大关稻。  相似文献   

18.
2016年采用自然诱发方法测定了金华市10个单季稻主栽品种稻曲病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甬优17、春优84、中浙优8号、甬优1540、丰两优香1号和Y两优2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而甬优15、甬优9号、浙优18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次数是减轻稻曲病危害的关键。本研究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为材料,比较了6种药剂和3种喷施次数对稻曲病的防控效果和产量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在6种药剂中,阿米妙收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最好,分别达到91.53%和96.63%,但与其他药剂无显著性差异。在防治次数上,爱苗和拿敌稳均为防治3次的处理病指防效最好,分别为81.73%和80.15%,显著高于防治次数3次以下的处理。阿米妙收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1 719.5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