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花生种皮花色苷组成成分的UPLC/Q-TOF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UPLC/Q-TOF技术对黑花生种皮中的花色苷进行分离鉴定。黑花生种皮花色苷用90%甲醇水溶液(含0.5%甲酸)超声波提取,SPE C18柱净化,Q-TOF全扫描和MS/MS扫描鉴定花色苷的种类。结果表明,黑花生种皮颜色主要由矢车菊素—接骨木二糖苷、飞燕草色素—己糖苷等7种花色苷组成。本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黑花生种皮花色苷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开发富含花色苷的花生品种,提高花生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选择海拔高度为700~850 m、850~1 000 m、1 000~1 150 m、1 150~1 300 m、1 300~1450 m、1 450~1 600 m、1 600~1 750 m、1 750~1 867 m共8个连续的海拔梯度,分别对植物群落中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普查。结果表明,海南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或“单峰型”,随着海拔升高,各海拔段有野生兰科植物依次为20、30、29、24、12、9、7、2种,其中850~1 300 m 海拔段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对各海拔样点的聚类结果表明,海南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可分为“高山生态分布”、“温凉潮湿型”、“湿热型”、“半干热或干热型”4种生境类型,海拔850 m为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垂直分布的分界,是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由热带向亚热带成分过渡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3.
佳辐占烟后作保优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03~2004年连续2a的试验对比和示范调查,佳辐占在海拔600m左右山区作烟后稻栽培可实现产量目标450~500kg/667m2,掌握秧龄20d左右为宜,播种期选择取决于前作烤烟的终采期,适宜的密植规格为(16.7~20)cm×20cm,每667m2 插足基本苗10~12万,提出了每667m2 施纯N10kg,N∶P2O5∶K2O=1∶0.3∶0.8及基肥补施硫酸镁5kg等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的相关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杂交籼稻冈优22为材料,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齐穗期前提下,低海拔(300—400m)和高海拔(700—800m)种植的冈优22外观品质均劣于中海拔(500—600m),外观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相关不密切,建议可在中海拔区域(最优种植区域)生产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荔枝LcMYB1的功能,以白色‘W115’矮牵牛和‘Micro-Tom’番茄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LcMYB1在矮牵牛和番茄中异源表达,观测转基因植株表型。结果表明:与‘W115’相比,转基因矮牵牛的叶片和花瓣中积累了花色苷,且矮牵牛花色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PhCHSPhDFR、调控基因PhAN1的表达显著上调;与野生型‘Micro-Tom’番茄相比,转基因番茄的叶片和花药中积累了花色苷,且相应组织花色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SlDFR、调控基因SlAN1SlJAF13的表达显著上调,虽然果实中没有积累花色苷,但SlAN1SlJAF13表达也显著上调。LcMYB1在矮牵牛和番茄中异源表达时通过上调花色苷生物合成关键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bHLH的表达诱导花色苷积累。因此,荔枝LcMYB1是花色苷生物合成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具备异源转化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色稻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黑、紫、红、褐、绿、黄6种色稻的产量性状,并选取了黑米、红米与一般水稻白米进行了营养价值的对比分析,色稻蛋白质较普通米高出30%~50%,赖氨酸红米较普通米高出2~3倍,色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也高于普通米。并进一步探讨了色稻的营养价值,并提出蒸谷米、速煮方便米或罐头米、膨化儿童食品等深加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超黑糯玉米自交系I46和白糯玉米自交系BN13杂交后F_2代种子产生的果穗群体为供试材料,通过观察子粒颜色、溶剂提取色素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等方法研究超黑糯玉米杂交后代色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黑糯玉米杂交F_2代产生的果穗中,子粒颜色出现分离,主要表现为全黑、红黑、红色、棕黄、金黄和白色。在金黄色玉米子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颜色的玉米子粒;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少的为白色玉米。在全黑色玉米子粒中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玉米子粒;在白色、金黄色玉米子粒中没有检测到花色苷。  相似文献   

8.
甘肃地区已成为玉米杂交种制种新的基地。该文介绍了沈玉21号在甘肃省张掖地区高产制种技术。宜选择海拔1 600 m以下平坦地块,细致整地,科学施肥,地膜覆盖,增温保湿,提早播种,延长生长期,确定适宜播期、行比和密度,保证花期相遇,充分授粉,适时割除父本植株。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0为材料,通过氮素运筹(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比例)和基本苗调控建立稻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合理调控拔节期至孕穗期及适量增加孕穗期至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适量的基础上,重点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是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实现超高产的关键。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2 800~13 600 kg·hm-2,花后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7 200、20 000 kg·hm-2以上。开花期群体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与花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关系,茎鞘、穗干物质积累量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表明开花期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达到3 300~3 400 kg·hm-2,茎鞘、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7 500、2 000 kg·hm-2以上,有利于提高群体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有色稻颖果的发育和色素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血糯(乌黑色,粳稻)和矮秆黄板所(红黑色,籼稻)两个有色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颖果发育过程中色素沉积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色素沉积的影响.除果皮沉积花色素等色素外,有色稻颖果的生长、胚乳发育与常规水稻品种基本相同.花后4~5 d花色素在颖果顶端果皮中开始沉积,接着在颖果两端及背部维管束处的果皮中沉积,然后向整个颖果的果皮扩...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基本情况示范地选在汾阳县城西南平陆村的旱坪地上,海拔900米左右,年降水量近500毫米,无霜期150~180天。前茬小麦。据土壤普查结果和每生产50公斤马铃薯所需氮、磷、钾肥计算该地块在不施肥的条件下,其理论产量为500~600公斤。7月6日播种。田间管理:7月26日锄头锄,8月27日锄二锄,并培土和亩追碳铵40公斤。10月16日收获。  相似文献   

12.
汕优直龙     
汕优直龙是广东省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组用珍汕97A与直龙配成的籼型感温组合。1主要特征特性株高95~100cm,株型直集,叶片厚直,秆粗坚韧,耐肥抗倒,转色顺调,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粒结构比较合理。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14~17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30~170粒,结实率85%~92%,千粒重27~28g。在广东湛江早稻栽培,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插秧,全生育期125~128天,晚稻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上旬插秧,全生育期105~110天,与汕优6号相似。汕优直龙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3.
洪雅县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学平 《中国茶叶》2008,30(7):32-32
一、发生规律 1.茶树黑刺粉虱在洪雅县一年发生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3月份化蛹,4月初成虫羽化,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4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第1代到第4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4.
湘州优918是张家界市瑞安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迟熟中籼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适宜在湖南省海拔600m以下、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该品种具备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剑叶较长、前期直立、后期略披、落色较好、高产抗倒等特征特性.4月初至5月中旬播种,秧龄30 d左右,每公顷插足90万苗,做好稻瘟病、纹枯病、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渝香203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具有米质优(达国标优质米2级)、香味浓、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本试验设置了5个海拔高度处理(500 m、600 m、700 m、800 m、900 m),对不同海拔高度下渝香203的稻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渝香203在海拔600 m时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低,整精米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胶稠度则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春茬菠秋夏茬豆一年两茬双丰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与春菠菜复种,前后两茬作物双丰收,每667m2纯收入超千元.春播菠菜品种"园大叶",最佳播种期在3月1日~15日期间播种.植株高5~6cm时稀苗,苗与苗间距3~4cm.4月上旬防治根蛆及其它害虫.4月下旬采收大苗上市,陆续采收到5月中旬结束.夏播大豆应选择中早熟期习性的品种,全生育期天数110~120d,在6月8日前播完种,栽培株数0.8~1.0万株/667m2及时防治蚜虫、食心虫.  相似文献   

17.
蒲缥镇位于隆阳区南部,年平均气温18.5 ℃,年降雨量890~1 200 mm,无霜期245 d,海拔930~1 980 m,属亚热带和温带交错的季风气候,常年种植水稻1 000 hm2,在海拔980~1 500 m区域内有600 hm2,水稻前茬为优质硬粒小麦,产量350~450 kg/667 m2,产值不高,近年来发展冬早蔬菜,受市场波动影响,种植面积时多时少,此区域内适合发展夏烟早植,考虑到轮作因素,每年可以种植333.3 hm2.蒲缥镇以往的种植模式一年两熟,产值较低,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水稻生产与杂草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100.0—106.7万hm^2,2008年平均产量为412.7kg/667m^2。滇中为一季中稻,滇南为双季稻,多为大苗移栽。海拔1000m以下为籼稻种植区,1000—1500m为籼稻和粳稻混栽区,1500-2600m为粳稻种植区。一季中稻区本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草、扁杆□草、异型莎草、四叶萍、鸭舌草、牛毛草、长瓣慈姑、莹蔺、双穗雀稗、泽泻、园叶节节菜、矮慈姑、滇□草、狼巴草、水莎草、假稻等。稻田常用除草剂有扑草净、丁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杀草丹、草达灭(禾大壮)、□草酮(□草灵)、五氟磺草胺(稻杰),以及复配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苄嘧磺隆、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优克稗+苄嘧磺隆等。  相似文献   

19.
歧阜县的中东浓以美浓白川茶的产地而闻名。该处海拔在300~600米坡地上种植了约900公顷茶园,其中,海拔在400米以下的占30%,400米~500米的占50%;500米以上的占20%。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300毫米,但在12月至3月中旬,会  相似文献   

20.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忠莲  袁洪刚 《茶叶》2001,27(2):45-45
1994年黑刺粉虱传入日照市。近几年来,黑刺粉虱已在该市茶园中普遍发生,并上升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 1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 1.1 气候因素 70、80年代,日照市冬季气温较低,茶树经常遭受冻害,仅1976年至1983年,就发生了三次大冻害,冬季低温抑制了黑刺粉虱的发生。近十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给黑刺粉虱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人为因素 1993年至2000年是日照市茶园面积大发展的时期,每年都要从南方茶区调入大量的茶籽、茶苗,由于忽视了检疫工作,使大量的黑刺粉虱随种苗传入日照茶区。 2 发生规律 据日照市茶试站观测,黑刺粉虱在我市一年发生3~4代,以卵或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背面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蛹大量羽化,1~3代成虫分别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盛发;卵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量出现;卵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中旬。黑刺粉虱第一代发生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