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益飞 《中国蚕业》2012,33(1):49-52
介绍了如东县60年来小蚕共育的发展历程与公助民营、集体共育和商品化饲育等3个阶段共育的主要设施和技术方法,分析了该县目前小蚕共育的现状和特点,并就该县稳定小蚕共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苍溪县推行小蚕专业共育的基本经验是加强领导,统一管理。该县制定的《小蚕专业共育管理实施细则》(草案),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巩固、提高探索出来的。它对促进该县蚕茧增产和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收到了显著效果。为使全省小蚕专业共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特将该县制定的《小蚕专业共育管理实施细则》(草案)介绍于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勇 《江苏蚕业》2011,(3):54-56
射阳县蚕桑生产基地自2008年纳入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蚕桑项目子课题,该县在发展规模蚕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新型栽桑、养蚕及蚕病综合防治等技术,基地建设取得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4.
蒙国栋 《广西蚕业》2000,37(3):26-29
本分析了环江县发展蚕业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该县蚕业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广西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兄弟省区的大力协助下,广西蚕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02年全区桑园面积80万亩,蚕茧产量7.4万吨(148万担),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比1999年翻了两番,步入了蚕茧生产主产区的行列。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目前我区蚕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茧丝绸管理体制不顺,优质蚕茧的比重不高,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茧丝后加工能力低。跟江、浙一带比,还属于弱、小蚕区。如何把我区蚕业建设成大蚕区、强蚕区、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我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调查在同一村屯、同一时期饲养同一蚕品种不同蚕户蚕病发生情况的资料为依据,分析我区某县蚕病发生严重的原因,结果显示凡是小蚕是在专用小蚕房饲养,并做到良桑饱食、防蚕病措施严格、饲养管理好的农户,饲养的蚕很少发病或不发病;而在人居住的房间里养小蚕的,养蚕卫生条件较差,消毒难于彻底的养蚕户饲养的蚕发病都较严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该县蚕病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蚕业是我国传统农副产业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增强蚕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必须以优质、高产、高效、省力、低耗为目标 ,提高综合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省力化养蚕技术正以其劳动强度小 ,生产成本低、比较效益高等优势 ,逐渐在我市主要蚕桑产区推广。笔者就目前如皋市的推广现状和发展提出今后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的几点设想和建议。1 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的现状从蚕种自动化催青技术、小蚕平面一日两回育、5龄蚕斜面条桑育到方格簇室外上簇营茧等一系列省力化养蚕技术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 ,在我市已形成一套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射阳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今后的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调查分析了该县小蚕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文娟 《蚕桑通报》2008,39(2):57-58
俗话说“养好小蚕—半收”,小蚕饲养很重要。养蚕生产上的小蚕是指1~3龄蚕,大蚕是指4~5龄蚕。春蚕的蚕期一般为26~28d,其中小蚕期为10d.时间相对较短。在这短短的10d时间内如何科学合理的饲养小蚕,为大蚕的省力化饲养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夺取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在此,谈谈小蚕饲养的几个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市蚕种场建设原蚕小蚕共育技术体系的具体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市蚕种场经过多年的推广实践,建立健全了基地共育基础设施、生产运营管理机制、专业技术培训制度、消毒防病技术细则、原蚕小蚕饲养技术规程,促进了原蚕小蚕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
韦联华 《广西蚕业》1999,36(4):21-23
根据天峨县目前蚕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该县发展蚕业的思路和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2.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1 )必须具备专用蚕室尤其专用小蚕室和贮叶室。小蚕室要求能保温保湿、六面光滑便于消毒 ;大蚕室要装置沙窗沙门 ,有对流窗 ,平房房顶要有隔热层 ,屋前屋后要搭盖凉棚 ;贮叶室要求阴凉 ,保湿性好 ,便于消毒。( 2 )必须在养蚕前准备好充足的蚕室、蚕具 (蚕匾、薄膜、蚕网、蔟具 )。养 1张原种需要小蚕室 3m2 、大蚕室面积为 2 0 m2 、贮叶室 3m2 、蚕匾 1 2只、薄膜 1 2张、蚕网 2 4块、花蔟 2 0只 ( 0 .8m× 1 .6 m)。提倡大蚕蚕匾育 ,每张原种用蚕匾 30个 ( 1 0 0× 80 cm)。( 3)每户必须修建一口消毒池 ,浸渍消毒蚕具 ,以便利于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3.
罗书维 《蚕学通讯》2003,23(3):29-31
近年来蚕业生产持续下滑,跌至历史低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蚕桑生产本身而言。主要是5个方面的问题。即:蚕茧价格不稳定;桑树管理差;养蚕规模小;资金投入少;领导重视不够等。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蚕业才能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来,该县都是采用村集体领来蚕种后,由村里安排饲育人员共育到三龄,再分到各家各户。它有利于提高小蚕饲育质量,节省劳力和蚕农费用。然而,随着蚕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责权利不明的“吃大锅饭“式的饲育方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由于谁饲育的小蚕又分到哪一户去了分辨不出来,出了问题也不好处理,影响了蚕农参与共育的积极性。为此,该县  相似文献   

15.
陵川县是山西省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蚕茧产量在山西省居第5位.2005年春季该县发生了大面积不结茧蚕,为本省历史罕见.我们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成立省、市技术专家联合调查小组赶赴灾区进行调查,通过走访有代表性的农户、实地调查取证等了解农户饲养情况,综合分析气象资料,调查组形成了引发不结茧蚕起因的结论和预防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以管理集约化、技术规范标准化、蚕作安全、成本低下为特点的企业化育小蚕(小蚕店)在我市推广应用已有多年,这项代表着现代化养蚕发展方向的小蚕饲育与经营形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户的需要,提高了小蚕共育率,确保了蚕茧的高产优质。我市地处长江北岸,苏中平原的最...  相似文献   

17.
杜英武 《蚕学通讯》2007,27(1):47-49
1重庆蚕业的现状重庆养蚕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在发展农村生产、扩大就业、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我市发种250万张,产茧51000t,蚕农茧款收入达到6.2亿元。蚕业生产规模仅次于江苏、浙江和四川,居全国第四位,是全国重点蚕业生产基地之一。自从1995年受国际茧丝绸市场疲软和国内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市蚕业生产逐渐萎缩。经过13年的发展,我市蚕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2006年发种87万张,产茧26000t,蚕农茧款收入4.6亿元。蚕业生产规模从全国的第四位一直落到了第…  相似文献   

18.
开发高新技术推广雄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的繁育与推广是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经济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迅速提升我县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世纪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站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繁育、试养与推广了雄蚕品种,到2000年晚秋蚕止,共计繁育了雄蚕品种1800余张。其中饲养了第一代雄蚕种夏5×平2、夏4×平1。第二代雄蚕种夏华×平8共三对品种计323张。1 推广雄蚕品种的主要实绩2.1 雄蚕品种(尤其是第二代)具有强健好养、食…  相似文献   

19.
<正> 新津县为成都市郊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1994年养蚕发种近万张,因其桑园成片集约栽培,全面推广小蚕共育和纸板方格蔟,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解舒好,1995年四川省蚕学会年会在该县召开,得到与会专家和行业人士的认可。由于近几年丝绸市场持续疲软,经济效益下滑亏损,在农业内部面临水果等效益高的经济作物竞争,加上该县丝绸公司内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盐县沿袭的是一年五期即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的生产布局。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环境恶化,养蚕劳动力流失严重。为适应农民对养蚕生产变革的需求,该县1999年停止了早秋蚕饲养,2009年又停止了夏蚕的饲养。这对简化养蚕劳作、减少蚕农从事养蚕生产与从事二、三产业之间劳力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