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的设想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人类对能源的使用若不加以限制,那么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地球储量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同时,由使用传统化石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经济建立与巨大的能源消费基础之上,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一种经济。但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的接近枯竭,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市场经济。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能源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并演变成敏感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大为增加,一次性能源的产能与供需缺口扩大。在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该如何突破能源瓶颈问题,开创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的能源需求发展道路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地区几种有发展潜力的能源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源危机是人类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文章从化石燃料的短缺、生物质能源的前景和江苏沿海滩涂的优势出发,重点阐述了菊芋、海滨锦葵、蓖麻、乌桕、黄连木等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并就如何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能源植物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形势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是无限的,将面临枯竭。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形式。生物质能源丰富,可循环使用,又无污染。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朝阳市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结合保护地大市、畜牧业大市的建设,在朝阳市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解决农民燃料短缺、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一项朝阳产业,必将使朝阳市的农村呈现出天更蓝、水更清、山川更秀丽、人民更富足的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生产清洁能源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日益增多,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兴未艾。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考验,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微生物在清洁能源的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利用微生物生产氢能、洁净煤、生物质能(沼气、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主)、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固碳制造新能源等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农村能源物质——甜高粱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化石能源的渐趋枯竭,以及在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追求中,世界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以丰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清洁、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世界各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我国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而且其双向清洁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排温室气体具有现实意义。深入剖析了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生物质能将成为人类理想的选择。荒漠能源植物的调查旨为甘肃省河西地区能源植物的产业化提供依据。因为该地区有6.1×106hm2的未利用荒漠地。荒漠植物中常见的富含淀粉的植物有12科,22属,23种均为草本植物;常见的含油质的28科,64属,92种。实现荒漠能源植物产业化,将为生物能源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能源发展及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化石能源面临的危机、生物经济时代的机遇和生物能源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生物燃料的开发已经从第一代技术转向第二代技术,提出在生物经济时代到来之前生物能源尚不能成为能源消费的主流但已成为能源生力军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能源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这些观点,对于实施能源多元化及替代战略、生物能源开发和农业发展政策体系调整具有前瞻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杜鹏  许军  夏斌  杨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201-206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的碳蓄积能力(NEP),计算了广东省1990—2007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并对广东省化石能源生态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广东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占地面积总量由6398.21×103hm2增长到18340.74×103hm2;能源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不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57上升至2007年的1.6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逐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煤炭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66%下降至2007年的45%,化石能源产值2.43万元/hm2增长至16.9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促使工业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也因此大幅度成长。然而毫无节制地开发与使用化石能源却逐渐引发各种问题,其中又以能源耗竭和温室效应最为严重。专家估计到2040年,全球大型油田将开采殆尽,而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概述了苏丹目前面临的农村能源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苏丹应对农村能源问题的缓解策略——提高常规能源利用效率与开发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及苏丹在能源开发方面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彭舜磊  李鹏  楚纯洁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304-305,30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经济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问题。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对于解决该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1978—2010年河南省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指标数据为基础,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原煤和石油为主,以原煤和石油为代表的能源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上。该研究可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继义  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22-3623,3681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提出的能源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了甘肃省1995~2009年化石燃料消费的CO2排放量。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甘肃省化石燃料消费的CO2排放量呈增加趋势,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由1995年的11.01 t/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3.42 t/万元。甘肃省化石燃料消费增长迅速,但化石燃料消费结构变化不大。未来甘肃省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要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尤其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煤炭和柴油消费占50%以上。农业生产依赖化石能源,已经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改善和优化农业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VAR模型,使用1996—2016年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和农业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决胜生物质     
《决胜生物质》是两院院士石元春的新作。作者自2001年开始关注并亲身经历了国内外生物质产业的发展。这十年是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十年,应对化石能源恶化、人类生存环境和资源渐趋枯竭的十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下这段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18.
人们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所用的主要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煤、石油的利用还使得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酸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气候学家警告说,如果排放量保持目前水平.下一代人将面临史无前例的环境灾难。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来的能源发展规划.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上.  相似文献   

19.
成本、市场和政策成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面临的三大障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专家张正敏日前指出,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以发电技术为例,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为煤电的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至18倍。同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性。加上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不完善,不落实,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52-154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沿海省份之一,其飞速发展的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化石能源的供应,然而有限的化石能源对于浙江省来说已经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阻碍了浙江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时,清洁环保、储量丰富、循环可持续利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紧迫。为了改善当今能源结构、促进合理能源消费与满足多元化能源需求等,在对浙江沿海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分布及发展现状做了初步概述后,分析了浙江省海洋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利用中的利益获得与存在问题并在最后为海洋可再生能源能够在浙江省持续开发与合理利用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