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噻菌灵对荔枝贮藏保鲜的效果及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噻菌灵(TBZ)对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贮藏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1000和5000mg/L的TBZ处理不同品种的荔枝,在4℃低温下贮藏4周,好果率在80%左右,TBZ浓度增加,保鲜效果提高.残留量研究发现,TBZ在荔枝果皮上残留量较高,在荔枝果肉内的残留量较低.1000mg/L的TBZ处理,荔枝果皮中的残留量在30mg/kg左右,TBZ可由果皮逐渐向果肉内渗透,果肉内的残留量约为0 3mg/kg,约为果皮上最初残留量的1%.据FAO/WHO规定的TBZ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 05mg·d-1·kg-1,推荐TBZ在果肉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量(MRL)为0 5mg/kg,TBZ的使用质量浓度为1000mg/L,安全间隔期为2周.  相似文献   

2.
环保型防霉剂处理竹材的防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竹木防霉剂对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进行了防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防霉剂对竹材的防霉效果逐渐减弱.防霉剂的质量分数增大,处理材的载药量随着增大,其对应试样的防霉效果随着增强.不同防霉剂,对竹材表现出不同的防霉效果,竹材处理试样的防霉效果从强到弱分别是茶秆竹、毛竹和水竹.在第8~12周时,SMR,UD和PCP-Na防霉效果好于其他2种.但从防霉剂在6个月的防治效力来看,环保型防霉剂SMR处理竹材在6个月后的防霉效果与PCP-Na防霉剂的防治效力相当.  相似文献   

3.
伽师瓜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伽师瓜采后生理和贮期病害,探讨贮藏保鲜技术。【方法】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采后呼吸类型和贮期主要病害,探讨贮藏温度、pH、噻苯咪唑(TBZ)熏蒸、壳聚糖涂膜对伽师瓜贮期品质和主要病害黑斑病的影响,测定TBZ和壳聚糖处理后伽师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果胶酶(P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伽师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贮期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丛梗孢科(Moniliaceae)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鲜绿青霉(P.viridicatum Westling),TBZ熏蒸和壳聚糖涂膜对PPO、POD、PE酶活性和病原菌抑制作用显著。伽师瓜采后先用TBZ熏蒸,再用pH5.0、浓度为5mg·mL-1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在0.5-1.5℃的温度下贮藏105d,腐烂指数0.15,商品果率95%。【结论】TBZ和壳聚糖是伽师瓜良好的保鲜剂,结合适宜的pH和贮藏温度保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户外用竹材防霉剂的抗水解、光降解和抗氧化降解能力,采用向防霉剂中添加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方法,以4年生新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试材,以防霉剂丙环唑和戊唑醇为试剂,通过24周野外防霉实验,研究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对防霉剂防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对戊唑醇的防霉效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以质量分数1.0%戊唑醇为例,其处理材上表面的综合防霉效力为19.14%,加入BHT后提高到34.84%,而同时加入BHT和BTA这2种添加剂可提高到42.75%;然而,BHT对丙环唑防霉效果的影响不明显。紫外线吸收剂苯骈三氮唑(BTA)对戊唑醇防霉效果有减弱作用,对丙环唑则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以质量分数1.0%的丙环唑处理材上表面为例,纯药剂防霉效力为14.43%,加入BTA后提高到37.23%,同时添加BHT和BTA防霉效力增加到54.12%。;同时添加BHT和BTA对所选2种防霉剂均能起到明显的防霉促进作用。图4表6参17  相似文献   

5.
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常处于高温环境,如干燥、热压或蒸煮等。为了了解丙环唑作为竹防霉剂,经高温处理后对竹材的防霉效果,以4年生新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试材,以丙环唑为防霉药剂,分别在135℃和150℃处理90 min,测试竹材的室内和野外防霉性能。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对丙环唑的防霉效果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未经高温处理的丙环唑的防霉效果有所提高。热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所选温度,即竹材热压工艺中常用温度,低于丙环唑的分解温度。因此,丙环唑处理竹材在此温度下加工不影响其防霉效果。红外结果显示,高温处理的丙环唑化学结构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果蜡保鲜剂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 ,利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 ,对初选出的保鲜剂 IAA、6 - BA、戴唑霉、TBZ的保鲜效果进行了配方优化组合研究 ,并对选出的优化配方进行了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纳米 Si Ox苹果保鲜果蜡配方为 Si Ox果蜡基蜡 IAA2 0 0 m g/ kg 6 - BA2 0 m g/ kg 戴唑霉 5 0 0 mg/ kg TBZ5 0 0 mg/ kg;纳米Si Ox果蜡基蜡对保鲜剂剂量无显著影响 ,纳米 Si Ox苹果保鲜果蜡在增加果品色泽、亮度及降低果品干耗等性能方面与进口果蜡相近 ,且在防腐烂性能方面优于进口果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使用柑桔皮、茴香粉、生姜粉、肉桂粉和氧化钙5种防霉添加剂,运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草颗粒防霉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柑桔皮和肉桂粉的添加量为1%,生姜粉和茴香粉添加量为0.5%,氧化钙的添加量为1.5%时,复合型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最好;防霉试验结果表明,对草颗粒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为氧化钙,肉桂粉次之;茴香粉和生姜粉的影响作用较小,且生姜粉的影响作用小于茴香粉,茴香粉和生姜粉与氧化钙和肉桂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研究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用低剂量(0.5~2kGy)60Coγ射线辐照防霉.锥栗果在贮藏的初期有一定防霉效果.配用2.0×10-4kg/L的甲基托布津药水处理,在纸温贮藏60天内有效果.在防霉上,锥栗果纸包装优于塑料袋贮藏.  相似文献   

9.
饲料防霉防腐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生霉变的饲料营养价值下降,适口性差,甚至产生霉菌毒素危害动物健康,严重的可导致中毒。此外,残留在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可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和霉菌毒素的预防,对于保证饲料质量,保护人和动物的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防霉、防腐剂使用简便,且有很好的防霉防腐效果。现在,化学防霉、防腐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化学防霉、防腐剂种类繁多,我们在选用防霉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防霉抑菌谱广;②有效的添加量低;③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不得间接危害人类健康;④无致癌、致畸。致突…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新研制的饲料防霉剂“降霉王”在温度(30±2)℃,湿度(85±5)%的防霉效果,并与2种进口防霉剂的效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型降霉王防霉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1.
运用破坏性试验法来研究红枣香味剂的饲料防霉效果。将添加红枣香味剂0.2‰、0.3‰、0.4‰、0.5‰的4组饲料与空白对照组、丙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肉眼观察与测定菌落数量来探究红枣香味剂的防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香味剂在猪饲料中添加量为0.5‰时,防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壳聚糖铜配物和有机EP(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对羟基苯甲酸丙脂混合物)防霉剂对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的防霉处理工艺、防霉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铜配物和有机EP对慈竹的户外防霉防治效力较好,都能够有效地保护慈竹免受或少受霉菌侵蚀。其中有机EP的防霉效果明显好于壳聚糖铜配物。随着壳聚糖铜配物和有机EP质量分数的增加,竹材的防霉效力逐渐增强,适量防霉剂的加入对竹材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米多功能保鲜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米加工后其胚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湿、热、虫、霉的影响而发生质变,从而影响大米的食味品质。含水量较高的大米尤其容易产生米质陈化和发霉变质,保存管理更是困难。本文就PE/Ag防霉保鲜膜和PVC/TiO2防霉保鲜膜的防霉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用这两种膜进行防霉保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特克多用于四种柑桔品种贮藏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八种不同药剂处理四种不同的柑桔品种,以0.05%TBZ作对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BZ可用于宽皮柑桔类、甜橙类的贮藏保鲜。脐橙、锦橙、温州蜜桔贮藏90-100天,好果率分别为92.75%、92,62%、92、0%。多菌灵也可用于以上品种的贮藏,与TBZ相比,相同贮藏期的总腐烂率差异不显著。对精橙杂交新品种黄果柑而言用特克多贮藏120天腐烂率为11.23%,而多菌灵处理腐烂率为6.87%,两者呈放显著性差异。TBZ处理黄果柑以贮期90天为好。各品种出库后营养物质损失少、水分多,果实饱满,甜酸适度,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甘薯采后生理、主要病害及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中国种植甘薯约670万hm2,年产量1亿t,因贮藏不当,霉烂变质15%左右。论文研究甘薯采后呼吸类型、贮藏温度和贮藏期主要病害,探讨不同贮藏方法对主要病害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甘薯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陕西省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采用气流法测定呼吸强度,分别在(10±0.5)、(11±0.5)、(12±0.5)、(13±0.5)℃温度下贮藏,通过比较腐烂指数确定贮藏温度。对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鉴定,根据病原菌孢子繁殖情况确定噻苯咪唑(TBZ)熏蒸用量,以目前采用的甘薯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粉剂作对照。贮期用DNS比色法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用试剂盒法测定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淀粉含量测定用酸水解法,还原糖含量测定用DNS比色法,原果胶含量测定用咔唑比色法。研究经过TBZ熏蒸、贮前低温(3、4、5℃)处理、塑料袋包装,秦薯5号贮期SOD、淀粉酶、PG的活性,分析淀粉、还原糖、抗坏血酸、原果胶的含量变化,计算贮藏后期腐烂指数和商品率。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测验。【结果】甘薯为呼吸跃变型,最适贮藏温度为11℃,贮藏期间主要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暗梗孢科砖隔孢亚科(Dietyosporoideae of Dematiaceae)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甘薯交链孢霉菌(A.bataticola Ikata),TBZ抑制病原菌孢子繁殖作用明显。甘薯采后经室温愈伤,贮前低温处理,TBZ熏蒸,塑料袋包装,11℃下贮藏,能够显著抑制淀粉酶、PG酶活性,保持SOD酶较高活性,从而降低了淀粉转化成糖的速率,使抗坏血酸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延缓了甘薯采后生理衰老进程,保持了甘薯原有良好品质。【结论】甘薯采收以后在自然条件下放置5 d,使其愈伤,然后转入冷库在4℃下低温处理2 d,再将冷库缓慢升温,每天升温1℃,直至11℃下长期贮藏。在冷库升温期间用含量为4.5%的TBZ熏蒸剂按6 g•m-3用量处理3 h,塑料袋包装,贮藏210 d,腐烂指数0.185,商品率93%。甘薯贮前经愈伤、低温处理,TBZ熏蒸结合塑料袋包装,在适宜的温度下贮藏,保鲜效果理想,食用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6.
膨润土作载体制作饲料防霉剂及防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膨润土与有机酸及有机酸盐适当配合制作饲料防霉剂。结果表明,普通有机酸复合后的防霉剂对临界水分(14%)时的原料有较好防霉效果,对高水分(16%)原料无防霉作用;用有机酸与有机酸盐复合配制的效果优于普通有机酸防霉剂。在有机酸盐一有机酸复合防霉剂添加量为0、5%和1%时,对高水分原料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1996,(5)
1.防霉包装袋日本已研制成一种能长期防止饲料发霉的包装袋。该袋用聚烯烃树脂制造而成,含0.01~0.05%的芳香醛,因聚烯烃树脂可使芳香醛慢慢挥发而渗透进饲料,不仅可防止饲料发霉,且可使饲料含有香味,增强畜禽的食欲。2.防霉物质目前国外常用的饲料防霉物质,主要为碘化钾、碘化钙、丙酸钙、甲酸、海藻粉等。日本研究人员认为把几种防霉物质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已研制出一种高效  相似文献   

18.
以白果(GinkgobilobaL.)为材料,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施保功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防霉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pH值为影响施保功防霉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且根据不同的贮藏期限要求,研究了相应的施保功最适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和国际上有关辐照麦类及面粉杀虫防霉工艺规范中的规定,研究了麦类及面粉辐照杀虫防霉工艺,阐述了吸收剂量确定的依据.结果表明:麦类及面粉辐照杀虫、防霉的最低有效剂量分别为0.4、2.0 kGy,辐照杀虫、防霉的最高耐受剂量均为4.0 kGy;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箱中的最高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20.
饲料防霉剂防霉效果评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饲料复合防霉剂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给饲料防霉剂的质量评估和选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探讨评估饲料防霉剂效果更准确可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饲料防霉剂,用不同的防霉抑菌试验方法,进行的防霉试验结果比较,提出采用饲料破坏性防霉存放试验结合饲料常规存放试验法,能较准确可靠地评估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