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日,应“中国文化年”组委会邀请,福建省安溪县率领茶艺表演团参加第65届法国皮卡迪(PICARKIE)博览会。在6月3日博览会开幕式表演活动上,中国驻法大使馆经济商务、法国交通部有关官员以及皮卡迪地区议员,亚眠市市长以及欧洲茶叶委员会秘书长芭芭拉女士等有关人士亲临安溪茶艺表演团现场观摩,并高度评价安溪茶艺这一中国茶文化的有板有眼葩。据介绍,每年在PICARKIE地区(法国北部)举办的皮卡迪博览会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活动。今年博览会有250家参展商参加,到场观众达到6万多人,因正值“中国文化年”,中国是本次展会的嘉宾国。博…  相似文献   

2.
王存礼 《茶报》2004,(4):36-36
“作为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图书文化盛会——2004上海书展,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次书展无疑是成功的,上海书展搭建的这座为全国服务的文化平台,正逐渐成为上海的“文化品牌”,“出版人除了拿出最好的出版物之外,还精心组织了170余场精彩的与读者互动的活动……品茗、赏画、专题讲座、昕音乐会……与以往的书市相比,  相似文献   

3.
陆留弟 《茶报》2004,(4):38-39,40
在中国,茶真正成为一种艺术,则始于唐代茶圣陆羽。陆羽《茶经》,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书问世,大大丰富了茶深层美学和文化内涵,茶的品饮艺术得以深化和提升,标志中国传统茶艺从定型、成熟走向繁荣发展。自唐朝以来,“茶行大道”,迅速扩展到广泛的社会层面,显示出中华民族群体的聪明智慧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茶报》2004,(2):8-8
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上海市茶叶学会、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联合举办的“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4月22日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和四海百佛园两处隆重举行。海峡两岸的茶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茶艺茶道健康持续发展,共创中华茶业辉煌。这是申城茶人一大盛事。老领导杨堤题词:“两岸品茗一味同心”。  相似文献   

5.
茶的艺术     
淡茶斋 《茶报》2004,(3):37-37
上海茶叶学会组织大家来研究、探讨关于茶艺活动今后的深入提高问题,这是非常及时和带有远见的动议。因为二十年来,在茶艺活动上存在着3个问题,即:一,茶艺活动在各地并不普遍,以长江为界,南北有差异;二,茶艺表演活动混同于茶的艺术;三,除极个别只表演几次宣称已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在全球知识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地渗透和交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茶艺英语的翻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要面对这一现状,分析其具体的体现方式,并采用优化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让全世界更为全面、更为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茶艺文化,领略到中国传统茶艺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茶艺文化底蕴,与茶艺相关的活动非常多。在对外展示中国优秀茶文化的过程中,茶艺活动的作用非常显著,要想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就必须真正将茶艺活动的魅力发挥出来,让更多的外国人感受到。但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极具中国特色的茶艺活动很难被外国人真正理解,此时,就必须借助英语对中国茶艺活动进行翻译,茶艺英语即应运而生。对茶艺英语的研究,有助于使中国茶艺活动的翻译更加准确、生动,有助于拉近外国人和中国茶文化的距离。基于此,本文对当前茶艺英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指出了几点未来茶艺英语研究发展的趋势,希望对相关的茶艺英语研究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孔琳 《茶报》2004,(1):35-35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在“上海首届全国茶道比赛”上,我和从前几位少儿茶艺小伙伴代表我们公司“上海浙江茶叶公司、大学生茶艺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9.
《茶报》2004,(1):43-43
中国茶文化书画展2003年12月28日,在江苏漂阳隆重开幕。活动地点在溧阳幽香茶艺馆、幽香茶园。活动内容有溧阳青年书画家赵七一书画展、中国茶文化书画群英展、中国茶文化藏品展、“中国茶人”张志澄先生生平展、茶  相似文献   

10.
《茶叶》2017,(2)
正应法国旺代省永河畔栋皮埃尔市市长菲利普的邀约,中国茶叶博物馆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中国生态文化周"活动。法国当地时间6月18日,迎来了"中国生态文化周"活动的高潮——"中国生态文化活动日"。旺代省皮埃尔市的la Salle du Moulin大礼堂内,人头攒动,慕名前来的法国市民络绎不绝。此次在法国皮埃尔市举办的"中国生态文化周"从6月12日到6月18日为期一周,融合了茶、酒、丝绸、太极拳、艾灸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茶博作为文化支持单位,在中国馆展厅内推出了"中华茶文化展"、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之美     
在中华民族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一枝奇葩,它不仅历史悠久、形式完美,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茶艺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茶艺”这一词语源于我国的古茶道,早在唐代诗人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便第1次提出“茶道”一词。20世纪70年代,台湾首次提出“茶艺”一词,“茶艺”这一词语逐步被越来越多的茶人所熟悉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周彬 《茶叶》2013,(2):I0004-I0004
4月15日至20日,由中国茶叶博物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西湖国际茶会“科学饮茶周”活动在杭州多所院校以及茶博顺利举行。奉次科学饮茶周活动以“绿色环保低碳”为卡题,推出了茶雨科知识图板展览,馆藏十大名茶免费,恼鉴,斗茶及茶艺表演活动,在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学,生参与,向他们普及了科学饮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茶艺表演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积累,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进入人们的生活,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茶艺。茶艺表演是这种品茗活动的集中表现,它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展现境佳、茶美、水清、器净、艺精的品茗意境。通过茶艺表演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冲泡技艺,显示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创造一种生活化的文化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4.
《茶报》2000,(1):41-41
由’99上海市少儿茶艺系列展示活动组委会主办的“’99上海少儿茶艺活动学术研讨会暨总结表彰会”,于今年1月19日在黄浦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市中小学茶艺教研组、上海茶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茶叶学会、各区县中小学茶艺教师及小茶人代表50余人出席会议并进行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5.
宋鹤 《福建茶叶》2023,(3):115-117
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古至今,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密山市实验中学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核心,将茶文化与学校素质教育融合,共同承担起“传承、育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们开拓眼界,提升素质,了解传统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茶业》2002,(1):35-36
泡好一杯茶,要做到茶好、水好、火好、器好,这叫“四合其美”。To prepare a good cup of tea,you need fine tea,good water,proper temperature and suitabletea sets.Each of these four elements is indispensable.烧水时,一沸为“蟹眼”,二沸为“鱼眼”,三沸称作“腾波鼓浪”。There are three stages When naier Is bolting.At the first sta…  相似文献   

17.
宋志敏 《茶报》2004,(3):39-39
四月廿二日,“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之无我茶会,在上海百怫园举行。作为初入茶业者。我有幸参与,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8.
史景宵 《福建茶叶》2016,(12):326-32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茶艺文化是传统文化里的一块瑰宝;与茶艺文化一同发展的绘画艺术,反映出我国的茶文化在各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国的绘画作品里,有很多都是以茶为题材,在博物馆珍藏的绘画作品中都生动地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饮茶时刻。茶艺文化中我们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也在绘画作品中体会茶艺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从茶艺文化中细细品位绘画艺术带来的视觉之美。  相似文献   

19.
任萍 《福建茶叶》2024,(2):152-154
英文翻译是帮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正确的英文翻译能够让中国文化再现于纸上,成为中国文化的宣传文案。茶艺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解说词的英文翻译是茶艺文化在世界流传开来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茶艺解说词的内容、英文翻译方式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英文翻译策略,以期为今后茶艺解说词的英文翻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赵雯 《福建茶叶》2023,(11):13-15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和新媒体的技术背景下,中国茶艺文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各国茶艺文化中建立传播高地、得到长远传承和长足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提升中国茶艺跨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时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国茶艺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研究对象,回顾了中国茶艺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其在新时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最后提出了四条提升中国茶艺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