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并具保健功能的特点,已成为辽东人民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山野菜的资源开发十分重视,如美国、法国、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2.
3.
4.
5.
短梗五加是五加科药膳两用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是辽东地区人们喜食的精品山野菜,可以炒吃、炖吃、蘸酱、凉拌等多种食用方法,营养丰富,色味鲜美。野菜也称森林蔬菜,它的本质特征是无污染,并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近年来,我们对菜用短梗五加人工栽培进行了有效研究,并获得成功,为了保持它的原有特性(原风味、无污染),在施肥方面,采用使用有机肥,禁施化肥,以此来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6.
7.
冬寒菜又名冬芜菜、冬葵、葵、滑菜,为1、2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舒水、滑肠的功效,可疗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疽、二便不通、丹毒等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具有营养和治疗保健作用蔬菜的需求逐年扩大。冬寒菜采用秋播1次性收获的栽培方式,销路好,经济效益较高。但在冬寒菜规模化栽培过程中黑斑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现将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高术国,苏萃军,鞠红波(河北省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66300)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发病后造成幼果腐烂和早期落果,不脱落的病果核壳污黑,出油率下降,严重时核仁黑烂而失去经济价值。近几年该病在河北省东北部如石门等核桃产区已成蔓...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黑斑病又称黑霉病,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均有分布。此病为害叶片、枝蔓和果实,以果实受害最重。发生严重的年份,有些果园受害果实可达30%,给种植户造成了很大损失。1症状1·1叶片初期病叶背面形成灰色绒毛状小霉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暗灰色或黑色绒霉状,小病斑联合成大病斑。在病斑部位对应的叶面上出现黄色退绿斑,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深褐色坏死斑,病健部分界明显,病叶易枯萎脱落。1·2枝蔓病部表皮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水渍状的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继而出现凹陷,尔后扩大,并发生纵向开裂,肿大形成愈伤组… 相似文献
11.
橄榄一段于5月中、下旬开花,5月下旬谢花后即开始幼果生长,直至10月下旬左右果实成熟,生长期长达5个月。橄榄果实的生长,经历了夏、秋两季,前期气候表现暖湿多雨,后期则以高温、干旱为主,期间也是橄榄夏梢、秋梢生长期和常见虫害橄榄星室木虱的全年高峰发生期。虫害的发生,农药使用不当,不良气候影响和果园密蔽等诸多原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对果实生长造成为害、受害果的表现,呈现灰色至浅黑色点状或不规则圆形油渍状斑,且多见于果顶部位联成一片,俗称黑斑病。据近年观察,病果发生有逐年扩大蔓延的趋势,亟需引起重视。一、橄… 相似文献
12.
侵染循环由于芸苔链格孢有广泛的寄主,该菌在我国南方在越冬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青菜、红菜苔等)及杂草上为害并越冬。在我国北方该菌主要在冬贮窖菜叶邦上越冬。翌春传播给早春十字花科小菜(如小油菜、小萝卜等),并扩大蔓延。此外,病 相似文献
13.
14.
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主要由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a?)引起,最早于1836年在甘蓝上发现。1934年开始有为害大白菜的记载。我国最早在1919年于广东省的甘蓝上发现。1937年江苏报道为害大白菜。至40年代,白菜黑斑病在 相似文献
15.
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何汉祚,李桂卿,乔志宏,张秀叶,郭树凡(山西省山阴县农牧局·038400)山阴全县现有梨园面积3600亩,8万余株,正常年产量75万kg左右,最高株产量250kg。但近年来由于梨黑斑病的危害,产量严重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近几年,菜用脱毒马铃薯在亮甲店街道引进试种大获成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9年,种植面积发展到466.7hm^2,平均每667m^2产3000~3500kg,每667m^2收入可达2000~2500元,产量产值比普通马铃薯大幅提高。但疮痂病的发生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导致薯块茎粗糙,形色难看,商品质量差,直接影响经济收入。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分析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