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高产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合理控制基本结构的发展,科学地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的过程。生育过程中正确地统一足穗、穗大、粒多、粒饱的关系是争取水稻高产的关键。因此,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施肥和灌溉,是创造水稻高产更重要的环节。过去我们曾进行了以肥、水为中心的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在1978年的试验中,6.66亩黎明A×C_(57)杂交稻,平均亩产为1460.2斤,其中2.66亩创造了亩产1505.8斤的成绩;二亩丰锦品种也达到亩产1369.9斤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 为在高产旱粮作物区改变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收入,1976年以来,以井灌区大封公社为基点,对麦茬水稻旱种进行了连续7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初步总结出了麦茬水稻早种的栽培经验.1982年共示范450亩麦茬水稻旱种,平均单产达664斤.其中50亩郑州早粳亩产696.7斤,45亩黎优57,亩产823.1斤.1.5亩地膜覆盖亩产889斤.稻麦两熟,年亩产1500斤以上.从而在旱粮区走出了一条发展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3.
合理选择适宜本区域水稻品种,是保证水稻优质、稳产、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三年来,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前哨农场水稻面积由04年的不足万亩增加到07年的20万亩,产量由04年的不足800斤/亩,增加到07年的全场平均1100斤/亩.经测产调查全场17个作业站,高产地号选用品种都是三江种业前哨分公司提供的空育131和三江一号,其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早稻生产上当家品种不高产,高产品种不优良,品种多、杂、乱,劣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1987年开始,我们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引入泸红早1号品种进行试种,当年共种植6.84亩,平均亩产1082.3斤,其中凤江陈绍良2.14亩,平均亩产达1146斤。1988年扩大到2792亩,平均亩产858斤,比青秆黄增产194斤,增29.2%,其中连片种植的吴家库村示范片l04.16亩,平均亩产941.6斤;平等陈家宅村陈进标种植2.35亩,平均亩产高达1106斤。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本情况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耕地面积570万亩,粮食产能60亿斤,商品量9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全国水稻增产模式公关试点县。2014年,按照省、市、县三级同创,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共建的原则,在全市落实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2个,面积18.6万亩。同时,结合水稻万  相似文献   

6.
我县在缩小一熟春棉、推广麦棉套种的同时,进行了棉花大苗(5~7张叶片)麦后移栽试验,收到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据三年试验,大苗麦后移栽棉平均亩产皮棉为165.5斤,麦子657斤,比一熟春棉虽亩减皮棉16.3斤,但年增收百元左右;比麦棉套作虽亩减皮棉8.5斤,但增收麦子275斤,年净增收45~50元;比麦后中棉所10号小苗移栽亩增皮棉27.2斤,增收35~40元,比麦后中棉所10号直播棉亩增皮棉50.6斤,增收70~75元。1985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0500亩。实践表明,棉花大苗麦后移栽是夺取粮棉双高产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场的水稻产量不断提高,1964年全场水稻14,772亩,平均亩产842斤,比1963年的733斤增产14%,亩产千斤以上的高产田有957亩。获得这样大面积高产的主要原因,除了引种高产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措施之外,加强病虫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引种高产耐肥矮秆多穗型品种之后,水稻纹枯病特别严重,已成为水稻高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在我县大东公社南严大队已试种了两年.1977年在中心生产队试种90亩,平均亩产1158.7斤,比常规水稻每亩增产308.7斤,其中40亩高产田,亩产达1386.5斤.1978年在不同劳力、茬口、肥力水平的10个生产队试种646亩,平均亩产1081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309—322斤,其中中心生产队166亩杂交稻平均亩产1208斤.两年试种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早茬晚茬、肥茬薄茬,杂交稻都比常规稻显著增产.现就高产栽培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在麦稻两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地区是麦稻两熟地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4亩,平均亩产1,048.4斤,其中1亩高产田块亩产1,529.1斤。1977年示范面积4,704.5亩,平均亩产948.1斤,有五个县亩产超千斤,有三个大队在近300亩面积上平均亩产1,300斤,并出现亩产1,500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有些单位由于种了杂交水稻,实现了麦稻两熟亩产超吨粮。我们  相似文献   

10.
Y.Murata & S.Matsushima(1975)曾估算水稻最高谷粒产量为19.1吨/公顷(折2546.7斤/亩),目前实际高产纪录远未达到这个水平.日本从1949~1968年开展的“稻作日本第一”竞赛,20年间以1960年秋田县的工藤雄一用“大鸟”品种取得糙米单产1052.2公斤/10公亩(折1402.9斤/亩)居首位.国际水稻研究所1967年曾以IR8获得稻谷单产1379斤/亩.平野1968年也以IR8在柬埔寨马德望取得稻谷单产1423斤/亩.我国杂交水稻育成推广后,仅几年时间,高产典型不断涌现.1976、1977年江苏省铜  相似文献   

11.
一、水稻隔寒育壮苗高产实验创新取得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增成果 鸡西市地处黑龙江省二、三、四积温带,年有效积温2200-2700℃,农作物生长期120-130天,特别是高产作物水稻栽培只能种植11-12片叶的中早熟品种.普通栽培如果播种过早,地温气温不足,水稻不能发芽生长,甚至会受冻死亡.气候条件严重制约了该市水稻的发展,全市平均亩产始终在1000斤徘徊,品质提高和效益都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开始,我县杂交水稻以种植汕优3号为主.几年来,汕优3号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单产连年提高.1981年32.26万亩,平均单产842斤;1982年32.7万亩,平均单产891.5斤;1983年38.4万亩,平均单产达1032斤,分别比1981和1982年单产增190斤和140.5斤.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商品粮基地综合试验研究中心郫县站、四川省农业厅、农科院郫县犀浦基点1964年在当地党委领导下,依靠贫下中农,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种植水稻高产样板田和良种示范田共957.5亩,其中654.1亩高产样版田平均亩产781斤。52.3亩亩产923斤;252.8亩亩产840斤;产量在  相似文献   

14.
1965年,是我场在渤海滩上开荒生产连续获得高产的第三年。生产的第一年,即1962年,种水稻6,100亩,平均亩产452斤;1963年,种水稻7,800余亩,平均亩产826斤;1964年,种水稻8,100亩,平均亩产达904斤;1965年战胜了种种困难,7,400余亩水稻平均亩产突破千斤大关,达到1,113斤,最高亩产达1,450斤。 1965年,这个地区是大旱之年,到6月14日才降了一场透雨,全年降雨量比上年少53%以上。到5月28日,我场8,000亩稻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垦区高产创建年,八五三第四管理区现有水田面积81360亩,为了提高水稻的单产,根据垦区"百亩方,千亩带,万亩片"的方针目标,第四管理区在高产创建上很下功夫,在八五三分公司支持下重新布置归化第一作业站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绿化了环境.水稻百亩范园区全部钵育苗和毯式育苗.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省种植单季杂交水稻近80万亩,平均亩产接近800斤,比常规水稻品种普遍增产。同时涌现了亩产900斤以上的地、县,千斤以上的公社,1200斤左右的大队,生产队和亩产1300斤以上、稻麦相加亩产达吨粮的高产典型。铜山县张集公社孟庄大队、国营东辛农场,丹徒县大港公社东方红大队等单位的高产田,亩产均超过了1500斤。据初步统计,全省1500斤以上的田块有13.4亩,1400—1499斤的有9.1亩,1300—1399斤的有229.8亩,1200—1299斤的有76亩(统计到的  相似文献   

17.
为在全镇推广"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的高产栽培技术,改变农民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因用种量偏少,基本苗不足而造成的产量不高的现状,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设计进行了水稻多用一斤种示范对比试验,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形县在日本本州岛的东北部,总面积9,325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占42%。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3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42.5万亩,占62%。最近五年平均亩产稻谷913斤,高产农户亩产1,334斤,最高亩产1,667斤,实现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在黄集乡高楼村一块91亩趵夏玉米田进行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为790斤,其中有10.20亩单产达1146.6斤,生长最好的2.16亩单产高达1306.3斤,1984年这块夏玉米田单产过千斤,其中有16.3亩单产达1397.55斤,生长最好的7.8亩单产高达1525.85斤。 高产田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合理选择适宜本区域水稻品种,是保证水稻优质、稳产、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三年来,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前哨农场水稻面积由04年的不足万亩增加到07年的20万亩,产量由04年的不足800斤,亩,增加到07年的全场平均1100斤/亩。经测产调查全场17个作业站,高产地号选用品种都是三江种业前哨分公司提供的空育131和三江一号,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