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养猪生产者热衷于关心商品猪价格的上涨和饲料价格的下降,而较少全面评价全场的增重成本是多少和品种的改良所带来的效益。分析猪场生产猪肉的增重成本,对估算养殖中获得利润是非常重要的。增重成本是以猪群的生产性能,如产活数、死亡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养猪要赚钱,这是每个猪场都有的共识,即养猪生产的中心内容是经济效益。以此为中心,确定猪场的两项生产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的断奶猪数量达到平均水平以上(国内目前最高水平为23头)和育肥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包括种猪的饲料)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李凯年 《猪业科学》2012,29(5):26-27
母猪的繁殖效率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对提高养猪场的成本效益,特别是降低饲料消牦至关重要。5年前,人们认为,即使征英围、荷兰、丹麦等养猪业发达的旧家,要实现30头猪/配种母猪。  相似文献   

4.
尽管这两年猪价屡创新高,但周期内真正有利可图者不足半数,因承受不了更多的压力,而逐步退出行业的中小业主常会擦肩而过。毫无疑问,对于养猪业主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养猪利润,而不是生猪价格。在相同市场周期内,赢利还是亏损的唯一差别在生产性能-可简单理解为产量,主要的如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健康上市商品猪数,以及商品猪的饲养天数和饲料转化效率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猪人工授精站点在运作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从种公猪购种及培育成本、公猪饲养成本、精液容器成本、稀释液成本、实验室操作人员工资成本等方面计算每生产一份用于输精的精液成本。从每一头份包装精液的成本、输精人员工资成本、耗材费用、每一胎的成本等方面计算出了每头母猪每胎的成本及每头能繁母猪每年的配种成本。根据笔者行文时的价格、成本基础,经计算每头能繁母猪每胎的配种成本在25元左右,每头能繁母猪每年配种成本在65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试验和田间条件下完成的100多项试验已证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可提高仔猪和生长猪对日粮营养素的消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对哺乳母猪,可减少体重损失,保持更好生产性能。添加罗酶宝(Rovabio)后带来的效益:每吨饲料节约5-10美元成本以及每头母猪每年增加28美元收益。  相似文献   

7.
朱守智 《养猪》2003,(2):52-53
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是流水式、有节律的作业,要求严格按全进全出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所以现代化猪场的猪群结构和常年各类猪的存栏数,必须按这一规则进行精确计算。现将计算方法介绍如下。1存栏猪数1.1成年母猪头数成年母猪头数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按年出栏的商品肉猪头数来计算,如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所谓万头猪场其成年母猪头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成年母猪头数=万头商品肉猪数/每头成年母猪年提供的商品猪数每头成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要根据所设计的现代化猪场的预定生产指标计算而来。其计算方法是:每头成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  相似文献   

8.
养殖户都知道,大多杂交改良的肉猪养到6~7月龄、体重达到90~110千克的时候就该出栏了。因为育肥猪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当肥猪体重超过110千克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就到了出栏的时候了。目前,大多养猪生产者都热衷于关心商品猪价格的上涨和饲料价格的下降,而较少全面评价猪的增重成本是多少,假如能仔细核算出具体的增重成本,确定最佳出栏时间则容易的多了。养猪的成本主  相似文献   

9.
<正>1妊娠母猪饲养目标1.1多产仔以年计算,每头母猪每年的基础消耗量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每年多产健仔数越多,饲养母猪带来的效益越大。目前,国内的生产成绩基本  相似文献   

10.
猪场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受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因素影响,市场因素(如猪上市价格,饲料原材料的价格等)并非人为能控制,所以养猪经营者更注重追求养猪生产的高产出,比如提高每年每头母猪产健仔数,提高猪群的综合成活率,提高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等。近几年来,猪群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圆环病毒2型(PCV2)及蓝耳病(PRRS)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现对猪群群体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仔猪早期断乳及其规模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孙瑞  周鉴卿 《养猪》1992,(2):12-13
规模化生产的猪场基本是自繁自养场,这是经济效益和防疫的需要。然而,目前各场多采用50天左右断乳,年产仅1.8—2.0胎,每头母猪提供商品猪16头左右,与采用28日龄断乳效果相比,每头母猪每年少获商品猪4—5头,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制约我国养猪效益的关键指标是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猪数,决定此指标的关键是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和每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养殖发达国家已实现母猪年产30头断奶仔猪,而我国能实现18~20头左右已属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黄福锦 《养猪》1992,(1):29-29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仔猪增重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缩短饲养周期,加快栏舍周转,降低饲料消耗,又可减少疾病传播机会,降低育仔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因此,提高仔猪增重是商品猪场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场1987年引进120头长白和约克夏母猪,几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14.
姚洪举 《畜牧与兽医》1993,25(4):165-165,167
<正> 徐州地区农村母猪品种原为老淮猪。目前农户饲养的母猪大多为老淮猪的杂种后代,这些杂种母猪生产性能不高,单产效益低,极需引进高繁殖性能的猪种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引进太湖猪是其首选目标。1 引讲太湖猪的意义太湖猪以其高繁殖特性而闻名于世,与老淮猪相比,其优良特性表现在一是产仔数多4头左右,二是杂种后代日增重快,饲料报酬高,三是每头太湖猪每  相似文献   

15.
商品猪场选购种猪或精液时 ,需要考虑其配种的综合效果 ,这些包括配种后母猪受胎率、窝产活仔数及商品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瘦肉率等。本文通过建立生物经济学模型模拟商品猪群生产过程 ,利用差额法计算这些指标对出栏猪利润的影响 ,确定其边际效益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配种价值”指数的概念 ,用来估计种猪及精液的综合利用价值 ,为商品猪场选择适当的种猪、精液及配种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养猪     
<正>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养猪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是规模化猪场,还是农户散养都逐步认识到了科学养猪的重要性。然而值得重视的是,经过30年基因筛选使得我国猪品种不断改良,表现在体形越来越瘦,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了,相继而来的种猪的繁殖障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征、中大猪的生长迟缓等综合性、亚健康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光大畜牧养猪专家通过数年临床实践证明:品种改良了,我们养猪管理水平、防疫保健意识并没有跟上。更重要的是优良品种猪对饲料营养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母猪对营养的供给模式要求更精准了;注重这些细节的改变和养殖观念的变化是我们养猪赚钱的关健所在。针对上述情况,光大畜牧养猪专家特别奉献出《养猪新概念-细节决定成败》,愿大家快乐养猪,轻松赚钱。建议养猪目标:每头母猪每年平均提供断奶仔猪25头;每头母猪每2年平均贡献出45头商品猪;每头母猪每年平均年产窝数2.4窝;仔猪28天断奶平均体重达到8千克;断奶母猪发情间隔5天;每头母猪平均使用寿命8胎;从出生到出栏150天;……  相似文献   

17.
商品猪场选购种猪或精液时,需要考虑其配种的综舍效果.包括母猪受胎率、窝产活仔数及商品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及瘦肉率等。通过建立生物经济学模型模拟商品猪群生产过程,用差额法计算这些指标对出栏猪利润的影响,确定其边际效益,并提出利用“相对配种价值”来估测种公猪及精液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饲料费占整个生产成本的60%~70%,占流动资金的80%.降低耗料量,提高饲料报酬,是降低养猪成本的关键.在各阶段猪日粮营养配制非常合理的情况下,为了解饲喂方式能否提高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我们设计了一个干、湿喂两种方式对猪增重的影响试验,期望为商品猪的有效饲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规模工厂化养猪的成本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26家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规模Ⅰ(2000头以下基础母猪)3家、规模Ⅱ(2000~3000头基础母猪)3家、规模Ⅲ(3000~4000头基础母猪)4家、规模Ⅳ(4000头以上基础母猪)16家,比较不同养殖规模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工业化猪场在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随着规模增加,生长育肥期饲料成本、兽药疫苗、固定资产折旧及人工费用降低,生长育肥阶段成本明显下降,出栏猪成本与规模呈现负相关。仔猪哺乳及仔猪保育阶段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随着养殖规模增大,管理难度相应加大,需要强调实施精细管理,以维持平均每头基础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PSY)以及平均每头基础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MSY),达到最大限度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拜访猪场老板的交谈中,感觉现在的猪场老板很容易满足,只要猪群不发病,每头母猪年上市15~17头商品猪就万事大吉了。猪场老板也知道生产中出了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以及严重程度。有没有一套参考的评估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增重成本的标准?现推荐一个,建议规模化猪场实现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