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切沟侵蚀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切沟侵蚀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切沟侵蚀定量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切沟侵蚀规 律,为建立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切沟侵蚀危害的评估与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介绍了近 年来有关切沟侵蚀定量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目前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切沟侵蚀定量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通过Web of Science高级检索与人工筛选获取截至2019年的切沟侵蚀定量研究文献,总结主要切沟侵蚀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切沟侵蚀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与非接触测量2大类,下分测针法等共8类,根据搭载平台可细分为14种方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航空遥感解译法与卫星遥感解译法.各方法主要... 相似文献
4.
切沟侵蚀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沟侵蚀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不仅破坏土地资源,也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切沟侵蚀机制复杂,研究手段欠缺,切沟侵蚀研究进展缓慢。切沟侵蚀监测技术是研究切沟不同发育阶段侵蚀速率和构建切沟预报模型的基础。近年来,高精度GPS、三维激光地形测量以及RS和GIS等切沟侵蚀监测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的应用为较大时空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提供了可能性。世界范围的切沟侵蚀监测成果表明不同地区切沟侵蚀速率主要为0.16~15 m/a。切沟侵蚀预报技术进展缓慢,现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及三维激光测量等新技术,开展较大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发展切沟发育和侵蚀的经验和机制模型、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切沟侵蚀预报是切沟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侵蚀使土地恶化是惊人的、广泛的。世界上地表面的35%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其中最严重的是拉丁美洲,而墨西哥又是其中最受影响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7.
切沟侵蚀过程既是侵蚀输沙发生变化过程,也是其侵蚀地貌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了说明切沟形态随时空演化过程,应用质量守恒原理和理论分析方法,论述切沟侵蚀过程与形态发育模型实现的原理和过程,建立切沟侵蚀输沙微分方程、下切方程,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时刻和不同坡长下的切沟底部高程变化数据;经过与坡沟系统模型试验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检验,沟深平均相对误差在15%以内,取得了较高的模拟精度.这表明建立的模型合理,模拟结果与实际切沟下切的动态变化过程相符,可以用于模拟切沟下切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者存在着共性和个性,但能否将切沟侵蚀防治方法应用于崩岗侵蚀区尚不明确。本文从气候、母质和土壤、地形、植被方面对比了影响崩岗侵蚀和切沟侵蚀的环境因素。结合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外观形态的表现形式,阐述二者发育过程和侵蚀发生的动力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崩 岗的侵蚀物质和侵蚀形式具有独特性,在防控措施的布设方面需考虑更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崩岗发育机制、防治措施及构建侵蚀模型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切沟侵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沟侵蚀在现代土壤侵蚀过程中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流域侵蚀产沙有重要贡献。从切沟发展阶段划分、切沟发展过程的主要方式、切沟侵蚀影响因素、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和切沟侵蚀测量技术等方面较全面叙述了切沟侵蚀研究现状,提出了切沟侵蚀研究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有:切沟侵蚀发生演变过程、切沟侵蚀影响机理,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切沟侵蚀研究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991—2020年国内外沟蚀领域不同时期的国际研究形势、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定量分析沟蚀测量技术和沟蚀模型的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沟蚀研究的深入发展并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91—2020年的2 568篇沟蚀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使用VOSviewer软件对国家和机构研究形势以及沟蚀研究热点变化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30 a沟蚀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且在2011—2020年迅猛上升。中国(23.7%)和美国(20.8%)为沟蚀研究的主要国家,发文量占全球的44.5%,且两国间合作更密切。全球沟蚀研究排名前10的机构中,中国的机构占3所(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沟蚀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以地质学最多。沟蚀影响因子、沟蚀测量技术和沟蚀研究模型为沟蚀领域主要研究热点。径流、土地利用、植被、降雨和土壤等影响因子一直是沟蚀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降雨对沟蚀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高精度的3 D立体测量技术逐步替代2 D平面测量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经验模型应用早,应用最广泛,2000年之后基于定量分析的估算模型开始建立,提高了沟蚀监测及预报的精度。[结论] 未来沟蚀研究应在植被恢复后极端降雨下沟蚀的形成、不同因素对于沟蚀过程的交互影响、沟蚀监测新方法的开发以及沟道侵蚀过程预测模型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中小流域高效治理的几点经验陈代光(安徽省石台县水保办,245100)新中小流域位于长江流域皖南山区石台县丁香镇的黄盆河上游,境内山峦起忧,沟壑纵横,总面积2.7km2,80%的山体坡度都在25°以上,而且石灰岩裸岩山场面积占总面积32.5%。境内大... 相似文献
12.
风力侵蚀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蚀不仅造成农田表土损失,危害农作物,污染环境,同时还会直接增加河流泥沙。风速、风向、降雨、土壤性状和表面粗糙度、植物被覆是影响风蚀的主要因素。早期的风蚀预报方法主要是建立经验模型,近年来数理模型的出现,标志着风蚀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风蚀预报方法,并对有代表性的风蚀预报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菠萝场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赵承进(山东省沂南县三沂粮援项目办公室,276300)菠萝场为沂南县片麻岩山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小流域之一,流域面积6.07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6720t/km2,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1990年该流... 相似文献
14.
毕节“长治工程”区纪行龙向超(新华通讯社贵州分社,贵阳550004)几年没来贵州省毕节地区,这次前往采访,“长治工程”这个崭新的名词,在当地已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了。他们把被列为长江上游水保重点防治区视为一个机遇,从行署机关到乡政府,从地委书记到村民... 相似文献
15.
短期内查清和落实大面积水保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是提高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计算方法中“水保法”分析研究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项研究提出在大面积上实施航片抽样调查方法技术,通过基本资料分析整理、预备调查、制定抽样设计方案、样本航片调绘,最后应用样本成果推求总体及修正常规统计资料,并对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