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准确掌握水稻生产动态,增强水稻生产指导的科学性,提升水稻生产的整体水平,芜湖县自2007年起开展水稻苗期监测工作,掌握水稻主要品种的生长规律,及时了解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水稻生长发育进度,以及群体发育动态,为指导芜湖县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庐江县水稻苗情监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9年在安徽省庐江县选择8个试验点进行了稻苗情监测试验,结果表明:①早稻主要栽培方式为撒直播,抛栽密度为37.5万~57.0万穴/hm2,晚稻主要为盘育抛栽,抛栽密度36万~63万穴/hm2;②2009年早稻大田总茎蘖数较2008年增加1成,产量增加11.1%;晚稻大田总茎蘖数较2008的减少20%,产量下降2.3%;③晚稻种植期间因恶劣气候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巢湖市水稻生产基本情况和苗情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稻生产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巢湖市水稻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8):66-67
介绍2014年郎溪县水稻苗情监测情况,分析苗情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稻苗情监测工作的打算,以为郎溪县水稻苗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球面临的饥饿人口不断增加,10月14日,联合国发布报告称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达到了10.2亿人。中国虽然早已解决温饱问题,但是中国耕地数量少,人口数量多,面临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一直备受关注,解决粮食危机的关键是增加粮食产量。长期以来,制约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运用。只有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对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究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苗情监测是运用水稻叶龄模式法,通过监测水稻叶龄等,确定生产中施肥、烤田等田管措施的相应叶龄期。水稻叶龄模式法是经多年研究建立的,以高光效群体为中心,是一种新型、非物化的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吻合现代农业的绿色生产要求。根据连续多年从事水稻苗情监测工作的经验,对水稻苗情监测工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7.
8.
9.
从工作开展情况与实施、技术开展的主要内容与效果等方面阐述了苗期检测在铜陵县水稻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以期为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水稻产量>12t/hm^2,颖花量应>5万朵/m^2,结实率>80%,千粒重26~28g。超高产群体的特征为:茎蘖苗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到预期穗数,茎蘖成穗率>80%;冠层叶片挺立,抽穗期叶面积指数7.8~8.8,有效叶面积比例>95%,高效叶面积比例75%~80%;粒叶比[颖花/叶(cm^2)]>0.6;全生育期光合势>550m^2·d/m^2,抽穗至成熟的光合势>230m^2·d/m^2;成熟期总干重23~28t/hm^2,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质占总干重的35%~40%,收获指数>0.51;抽穗期根冠比为0.25~0.29,单茎根系伤流量为210~245mg/h。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按叶龄期控制土壤水分的旱育壮秧培育技术;实地实时因种施肥技术;控制低限土壤水势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集成型化肥增效剂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集成型肥料增效剂(IFC)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IFC能扩大高效叶面积,提高冠层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花后光合物质生产量,增产增收。在该试验条件下,以每盆施用IFC2~3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7,(11):38-39
在我国,水稻是一类重要的粮食作物,这也是人类生存的几大主食之一,对于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口密集的中国,水稻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如果制约了水稻高产的研究,将会对我国民众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近些年以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为此,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就高产质量栽培技术来说,它除了可以更好的将我国水稻产量提升上来、质量加以改善外,同时,还可以挖掘我国水稻品种的生产潜力,帮助我国改善粮食不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 ,施肥对产量的效应表现为 :氮肥 >磷肥 >硅肥 >酵素菌叶面肥 >钾肥。多种肥料配合使用要比 2种肥料配合使用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施用多效硅肥可以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群体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提高成穗率;提高叶面积指数、粒/叶和粒重/叶;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能力;改善茎系结构,提高抗倒伏能力,从而使群体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50kg/hm2硅肥作基肥和分蘖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效应较好,而拔节期不同硅肥用量中以225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于1999年旱季在晋江市实施由福建省农业厅制订的“优控法”栽培方案。结果表明,“优控法”与习惯栽培技术对比,水稻成穗率提高12.1个百分点,有效叶面积比率高7.2个百分点,结实率高1.62个百分点,千粒重高0.44g,单位面积产量增幅达17.3%。  相似文献   

16.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迟熟中粳稻品种和杂交中籼稻汕优组合,进行穗肥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穗肥,利于控制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适宜值,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量,利于提高有效、高效叶面积率,增加根系活力,提高颖花根活量,最终提高结实率和实粒数,获得高产,在当前推广品种中,在取得适宜穗数条件下,迟熟中粳稻在倒3叶1次施肥或倒4倒3叶分次施肥,确保提高群体质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长江、跃进农场4000hm~2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应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基地。2006-2008年累计实施面积9196.13hm~2,平均产量11136.6kg/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之一,尤其是在人口密集且社会经济发展飞速的中国,水稻具有非凡的意义和地位,因此,水稻高产一旦被制约,势必会对我国造成不可限量的影响.由此可见,对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是我国当前该专业学者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掌握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实施科学管理,开展分类指导,2016~2017年安徽省宣州区选择3个试验点进行了油菜苗情监测试验,选定专人进行定时定点监测。结果表明:1)宣州区2016~2017年甘蓝型半冬性油菜直播生育期约215.5d,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移栽生育期约222d;2)2016~2017年宣州区油菜平均产量为173kg/667m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 全区油菜总产约为19 900t;3)2016~2017年宣州区油菜籽生产总成本为622.9元/667m2,同比上升2.24%,2016~2017年油菜籽平均净利润为138.3元/667m2,同比下降9.25%。建议鼓励油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高油菜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稻品种群体质量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30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叶面积指数、源(叶)库(粒)比率、单茎茎鞘重和株高,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品种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其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大于晚熟品种,间接影响小于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的结实率与产量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799和-0.893,晚熟品种分别为-0.231和1.085;两类型品种的叶面积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78和0.690,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73和-0.016;早熟品种粒叶比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69,而间接通径系数高达1.176,晚熟品种主要是直接作用(0.797),间接作用很小(0.016);早熟品种单茎茎鞘重与产量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74和0.254,但晚熟品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3,间接通径系数为0.826;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株高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838和-0.799,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542和1.120,都大于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