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粳稻品种"藤坂5号"与籼稻品种"江西丝苗"为亲本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137个单株)作为作图群体,对控制水稻株高、剑叶宽、剑叶长和剑叶长宽比4种农艺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分别在第1、3、4和7染色体上检测到7个QTLs,其中qPH-3、qFLLW-4和qFLW-3在其所控制的相应性状(株高,剑叶宽和剑叶长宽比)所定位到的QTL中的贡献率是最大的,是主效QTL。然而,在本研究中并未检测到控制剑叶长的QTL。这些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精细定位奠定基础,为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重庆市彭水县选定郁山镇、绍庆街道、石柳乡3个试验点开展大区试验,以渝薯17为对照,对八个食用型甘薯新品种从产量、商品率、早收性和蒸煮熟食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商薯19可作为白肉食用型品种发展,万薯7号和万薯10号可作为黄肉食用型新品种发展;烟薯25可作为黄肉食用型新品种发展,但需要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龙薯9号熟食口感较差,但薯肉黄色、薯形美观,产量高,大薯多,可用作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3.
水稻长穗颈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标  杨仁崔 《核农学报》2003,17(6):412-416
应用半双列杂交的设计分析了采用直接辐射诱变育成的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 1 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 ,含有eui1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Ⅱ 32eA1的株高、穗颈伸出度、剑叶、倒 2叶、穗长、倒 1节、着粒密度及生育期等 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不同于Ⅱ 32A ;而含eui2基因的协青早eA2只有株高、倒 1节、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同协青早A差异显著。两个长穗颈不育系的株高、穗颈伸出度、剑叶长、倒 2叶、倒 3叶、穗长、倒 1节、倒 2节、倒 4节、倒 5节、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大于原不育系。其余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的变化依两个长穗颈不育系有所不同。结果表明 ,采用核辐射诱变的育种技术路线选育水稻长穗颈不育系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北方粳稻耐盐碱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北方粳稻耐盐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适宜苏打盐碱地种植的水稻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混合盐碱胁迫处理,测定了50份北方粳稻材料的28项表型指标,以各单项指标耐盐碱系数作为评价水稻耐盐碱性依据,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盐碱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将盐碱胁迫下28个单项指标转化为8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80.665%。依据参试材料耐盐碱综合评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将50个参试材料划分强耐盐碱型、耐盐碱型、中间型和盐碱敏感型四类。强耐盐碱类型包括松98-131、SR-824-14、长白9号3个材料,D值分别为0.68、0.63、0.6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结实率、产量、生物量、经济系数、根直径、分蘖期叶面积和齐穗期干物重对耐盐碱性影响显著,可作为水稻耐盐碱鉴定的综合指标。本研究结果为水稻耐盐碱育种提供了技术和种质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密度、施肥量对水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数、株高、穗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施肥量增加而减小。不同施肥量条件下,通35在19万丛/hm2性状表现最佳,有效穗、千粒质量、结实率分别为293.8万/hm2、26.4g、97.3%。不同密度条件下,在追肥量为450 kg/hm2时性状表现最佳,有效穗、千粒质量、结实率分别为287.2万/hm2、26.9g、93.3%。在密度为19万丛/hm2、施肥量为45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8.91 kg/hm2。  相似文献   

6.
水稻压致变异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压诱变法处理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 ,培育出变异材料粤压 1号、2号和 3号。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研究发现 ,3个变异材料与粤香占在生育期、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穗部性状、外观米质、抗病性和抗寒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高压诱变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转SCK基因水稻后代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转SCK水稻及其对照栽培后的各项农艺性状的变化。对轨基因水稻及其对照的生育期、主茎叶数、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数、穗长、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着粒密度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水稻植株都在1个或多个农艺性状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株高均趋向矮化,穗数增加,其它性状变异的方向和幅度并不一致,如转SCK的C162的穗粒数、实粒数及千粒重都明显少于对照;转SCK的R527和M81结实率下降;转SCK的O2428的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转SCK的D62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8.
将生产上使用较多的3个不育系(博白A、V20A、珍汕A)和5个恢复系(桂8、桂44、测64-7、密阳46、IR24)组成3×5不完全双列杂交,用于研究17种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及相关,发现杂交水稻糙米的15种氨基酸含量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只有组氨酸的含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糙米氨基酸含量与农艺性状相关不大。  相似文献   

9.
10.
花生耐盐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花生品种耐盐碱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花生品种的耐盐碱性,在花生育种田和盐碱地中分别种植了47份花生品种(系),收获期测定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饱果数等9个与耐盐碱性有关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分枝数外,8个指标被分为4个主成因子。根据各主成因子权重进行聚类分析,将47份花生品种及育种材料分为5类。其中P31、P48 2个材料为高度耐盐碱型,P45、P86、P109等6个材料为耐盐碱型,P92、花育28号、G37等18个材料为中等耐盐碱型,P24、G52、P29等16个材料为盐敏感型,花选10号、P125、P18等5个材料为盐碱高度敏感型。两端类型数量少,中间类型数量多,总体呈正态分布,为花生耐盐碱品种的筛选、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间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期是大豆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对农艺性状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于2013和2014年对种植的吉林省新近选育的94份大豆品种,采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方法分析了其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从MG0组到MGⅢ组,始花期(R1)、生理成熟期(R7)和完熟期(R8)逐渐延后,生育期结构的变异系数表现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全生育期。各生育期组生殖生长期均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殖生长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不同生育期组品种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MG0组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可适当降低株高和主茎节数同时增加分枝数; MGⅠ组品种通过对株高、节数和分枝数的增加来改善产量构成因子,提高产量;分枝数可作为MGⅡ组品种选育的一个考量指标; MGⅢ组增加株高和主茎节数是提高产量潜力的较重要因素,尽量选择分枝较少的材料。灰色关联度分析,MG0、MGⅠ、MGⅡ组品种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关系同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番茄自交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46份普通番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遗传变异度分析、遗传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技术对其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9个农艺性状中,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达36.8%,而果实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2.6%。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综合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单株总产量与心室数、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和坐果率5个性状关系最为紧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坐果率、单株产量和单果重的累计贡献率是84.4%,可以涵盖所有研究性状的主要信息。基于表型数据,在欧氏距离为0.16处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国外品种主要集中于第一类群第1、2亚类和第三类群第2亚类,且分布较为紧凑;来自中国的1份野生番茄单独成为第二类群。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自交系材料间的表型特异性,为利用番茄自交系杂交育种工作理清了思路,并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稻瘟菌侵染诱导性水稻脂氧合酶的同工酶鉴定及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菌侵染水稻后,诱导感染叶中脂氧合酶的活性上升。本研究通过DEAE-Toy-opearl和CM-Toyopearl离子交换柱层析,比较感染叶和健全叶中脂氧合酶的同工酶组成及活性变化,首次分离并鉴定出与稻瘟病抗性相关的两个诱导性同工酶即CMlox1和CMlox2。其中,亲和性稻瘟菌小种(007)接种稻叶中CMlox1和CMlox2的活性分别是未接种健康对照的1.3和3.7倍;非亲和性小种(131)  相似文献   

14.
以核辐射诱变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 (eA系 )及原不育系 (A系 )为材料 ,早晚种两季 ,对eA系与A系的包穗与节间长、花器及若干其它重要农艺性状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eui基因对缓解大多数不育系包穗有明显作用 ,对部分不育系可以基本解除包穗。eui基因对多数不育系倒一节间长、颖花长与株高有显著增效 ,对不育度基本无影响。eui1基因的效应强于eui2基因。eui基因的作用会因季节及遗传背景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倒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对其抗倒性的影响,以黄淮稻区最新育成的2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按株高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不同株高类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茎秆特征和倒伏指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8个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极显著基因型差异,株高、穗长、穗鲜重和籽粒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1.8%、12.2%、24.4%和9.9%;聚类后不同类群品种穗长、穗鲜重和籽粒产量均随株高增高而增加。所有参试品种倒3、倒4和倒5节位叶鞘长度、节间长度、节间鲜重和倒伏指数等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变异系数介于8.8%~40.4%之间,且聚类后不同类群品种对应性状参数均随着株高的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水稻株高、穗长、穗鲜重及籽粒产量均与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度依次为株高穗长穗鲜重籽粒产量。说明不同品种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其茎秆特征存在极显著基因型差异,而这种差异对倒伏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穗鲜重影响较大,而产量影响较小。综上,水稻育种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株高、减小穗型,通过增加穗数和改善群体质量来实现丰产性和抗倒性的双提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水稻倒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抗倒伏水稻育种和栽培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株高突变系的农艺性状与抗倒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14个水稻日本晴株高突变体近等位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与穗长、节间3长、重心高度、主茎鲜重、主茎干重、千粒重、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2长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株高与倒伏关系密切,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弯曲力矩、秆型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与抗倒伏相关性显示,穗长、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第1、2节间)、主茎鲜重及干重、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等对植株的抗倒伏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油用紫苏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优异紫苏种质资源及优良育种亲本,提高紫苏育种效率,本研究以159份油用紫苏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紫苏种质11个主要农艺性状及5个关键品质特性进行了鉴定、变异分析、主成分及系统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紫苏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的变异系数介于2.60%~35.42%之间,各种质间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选择利用的前景较好;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聚为6个主成分,即分枝数因子、α-亚麻酸因子、油酸因子、生育期因子、千粒重因子和产量因子,总变异贡献率分别为40.943%、21.549%、12.332%、5.810%、4.486%和4.243%,累计贡献率为89.36%,可代表所考察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系统聚类将供试材料聚为五大类群,表明不同类群材料间各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特异性;此外,本试验确定了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划分标准,揭示了叶色、粒色等不同类型紫苏种质在产量、α-亚麻酸含量等关键指标上的差异性规律,评价筛选的高产及特异性明显的优异种质。本研究结果为生产中应用优异基因资源及改良育种亲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汕优63重组自交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和互作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L.spp.indica)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241个株系,进行了株高,抽穗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分析,定位了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QTLs)。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共检测到45个主效QTLs和47对互作QTL位点影响上述9个性状,贡献率为2.83%-28.46%,第7染色体C1023-R1440区间为最适跃区段,同时检测到5个性状的主效QTL与3个性状的互作有关,为典型的一因多效现象,为分析水稻杂种优势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稻农艺性状QTL定位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随着分子票房的产生,运用分子标记进行QTL研究已经作了很多的报道。近几年来,水稻农艺性状QTL定位也已经作了许多研究,但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总结前人有关水稻QTL定位的结果,分析了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探讨QTL的作用模式。认为已检出的各必状QTL数目仍是较少的,当前QTL定位结果并不精确,特别是对一些遗传率较低,贡献率较小的QTL的检测是很不可靠的。另外,还提出一因多效性和基因连锁相结合方能  相似文献   

20.
有棱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有棱丝瓜10个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瓜长、单瓜质量等2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前期产量、瓜形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始收期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第一坐瓜节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瓜质量2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且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812。因此,可以作为有棱丝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