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广东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15-123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鸟类调查共记录13目35科135种,将6种本次调查中未记录到的历史种类合并分析后,雀形目共有24科95种,占梧桐山鸟类总数的66.4%;按生态类型分,鸣禽类型或林鸟类型占优势。优势种类为红耳鹎、小白腰雨燕、暗绿绣眼鸟、白头鹎、丝光椋鸟、叉尾太阳鸟、树麻雀、红胸啄花鸟、长尾缝叶莺,大山雀和白腰文鸟。共有留鸟78种(占54.5%)、冬候鸟33种(占23.1%)、夏候鸟18种(占12.6%)和过境鸟15种(占10.5%);繁殖鸟96种(占67.1%)。共记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3种,CITES附录Ⅱ鸟类12种,IUCN受胁鸟类易危(VU)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5种,三有动物96种,广东省省级保护动物3种,中国特有种1种。梧桐山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梧桐山村-小梧桐-大梧桐-碧桐道-沙头角;西坑片区虽然植被较好,但鸟类多样性并不丰富。讨论了部分可能为逃逸或归化的类群如矛纹草鹛、蓝翅希鹛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依据绿色廊道的生态功能,对长沙市廊道景观边缘和内部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廊道景观边缘植物种类多于内部植物种类。这可为长沙市廊道景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白桦林边缘效应与增产机制和多样性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缘效应在任何生态界面上都存在,其作用机理还远没有被揭示,地白桦林边缘效应的研究,获得了白桦林边缘效应与增产、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斑块边缘效应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它在研究群落景观的能量流、物质流和有机体流等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边缘格局特征的相互作用显著,是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对边缘效应的概念与内涵、研究的相关领域、影响因素、定量评价方法及其意义方面进行了一些阐述。随着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加深,边缘效应影响范围和深度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将不断促进边缘效应生物机制的研究和发展。对边缘效应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森林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白桦幼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林缘和林内设置样地20块、样方160个,研究边缘效应与增产机制和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边缘效应可使白桦林高增产19%-41%,胸径增产8%-11%,其中,幼林高效4.48,径效应1.07,中龄要高效应2.81,径效应-1.18,成林高效应1.11,径效应-0.19。②边缘效应表现显著的树种有红松、白桦、山杨和黑桦。③边缘效应可增加植物多样性1.3-1.6倍。④通 相似文献
9.
10.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次生林及周围的保留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组建了一个基于分割线段模型的边缘效应测度公式:Y=α e0[1-(D/Dmax)](式中Y为与边缘垂直距离D处的测定指标值,e0为边缘效应强度的最大值,Dmax为边缘效应作用的最大距离,α为常数),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用组建的测度公式来分析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边缘的次生林及保留林的边缘效应强度及其作用距离,结果是有效和可靠的;(2)热带山地雨林采伐后形成的边缘,其效应的作用距离一般都不超过15m;(3)边缘对保留林和次生林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广东梧桐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广东省梧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以及它的资源特色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梧桐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森林可燃物理化性质与燃烧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森林可燃物的理化性质出发,介绍了简单描述,测定,加权赋值,统计等研究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方法。论述了抽提物、热值、燃点、灰分、含水率、燃烧速度等燃烧性常用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应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 相似文献
13.
辽阳地区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阳地区不同杨树人工进行胸径测量,观察林缘到林内方向上胸径的变化趋势,结合人工密度,计算其边缘深度,分析杨树人工林不同方向上边缘效应的大小、不同面积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大小以及同一林地不同杨树品种的边缘效应大小,从而为杨树人工林的合理栽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辽宁杨、9年生3930杨和8年生3930杨3个样地中,东部方向上表现出的边缘效应最大,北部次之。②面积最大(50hm^2)的3930杨树林边缘效应最显著。③同一林内行状混交的3个杨树品种中,108杨的边缘效应最显著,其次为107杨,最小为3930杨。 相似文献
15.
分别在白桦幼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林缘和林内设置样地20块、样方160个,研究边缘效应与增产机制和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边缘效应可使白桦林树高增产19%~41%,胸径增产8%~11%;其中,幼林高效应4.48,径效应1.07,中龄林高效应2.81,径效应-1.18,成林高效应1.11,径效应-0.19。②边缘效应表现显著的树种有红松、白桦、山杨和黑桦。③边缘效应可增加植物多样性1.3~1.6倍。④通过定义容他量和容他面积,说明了白桦林从幼龄到成龄是一个由自稳态经扩大领域态到自解体态的过程;其中处于扩大领域态的白桦中龄林的容乔量为0.2种/m2、容灌量为0.2种/m2、容草量为0.9种/m2、容红量为0.27株/m2。 相似文献
16.
林分改造与森林环境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分改造就是根据当地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通过人工手段对现有生态功能经济效益较差的森林进行改造,从而促进森林向地带性森林群落演替或按设计目标形成某种植物群落的一种造林方法.林分改造是对于现有林分的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文章从林分改造的原则和方法、树种选择、林分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林分改造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论述了林分改造对森林环境的优化作用及林分改造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综述了林分改造的相关研究,并对林分改造的技术措施做了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下土壤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在本底条件一致的同龄杉木林、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及杉阔混交林林下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量重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总孔隙度和最大含水量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0.001细微颗粒百分含量为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林;土壤PH伙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速效P,速率K,全N和有机质含量均为阔叶 相似文献
18.
林地遭受火灾后,林地质量出现下降,对林地后续修复带来了困难。以过火林地为研究对象,对过火后林地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火后林地理化指标变动较大,容重上升,孔隙度、含水量及土壤pH均显著下降;过火后微生物数量显著降低,并且其变化与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9.
西樵山森林改造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西樵山森林改造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改造后,林地枯落物增多,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状都得到了改良;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N、有效N及有效K等养分指标普遍比对照样地高;且随着造林时间延长,效果越来越显著。但林地土壤pH值、全P、全K及有效P等养分指标规律性不明显,土壤微生物含量差异不大,这可能与造林整地引起暂时的局部水土流失及林木生长年限尚短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