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是当代农业关注的重点课题。立体生态种植能够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单位地面上的作物产出率。文章首先分析了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然后以礁石镇为例细致讨论了果树、花椒、烤烟3者融合的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1.立体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组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从平面、时间、多层次利用单位资源,从而生产出高效优质农产品。如稻-萍-鱼共生,稻-菇-鱼立体种养,玉米(甘蔗)-食用菌栽培,藻(海带)-扇贝、海参共养,葡萄-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2.超级型农业超级型农业是利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培育杂交种,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以这些手段培育出的农产品如高油玉米、  相似文献   

3.
吊瓜学名栝楼,系多年生宿根型植物,其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利用茶行空间进行吊瓜立体间作,不仅为茶树起到遮阳避霜作用,又能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是茶园复合生态立体种植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平 《农家科技》1999,(1):10-10
<正> 东海县岗埠农场李方,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种植能手。他承包责任田1334米~2,由于采用多熟立体种植发展粮菜生产,不仅做到了口粮自给,而且年净收益稳定在4000~5000元。他的种植方式有三种: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一年一熟光热资源丰足有余,一年两熟又不足的气候、自然特点,进行立体复合种植并配合覆膜施肥播种、深松机械化技术,实现水、肥、气、热、土等自然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立体上的充分利用,从而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一年一熟光热资源丰足有余,一年两熟又不足的气候、自然特点,进行立体复合种植并配合覆膜施肥播种、深松机械化技术,实现水、肥、气、热、土等自然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立体上的充分利用,从而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发展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空间、资源和技术作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杂粮作物种类繁多,实行立体种植具有很大的潜力,下面介绍几种立体种植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瓜套种丝瓜是一种复合、立体栽培模式,目前已被广泛采用。大棚种植西瓜,一般农民采用双行栽培,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套种丝瓜即在两行西瓜中间密植丝瓜,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样化种植还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为配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任城区李营、唐口两乡镇,进行了以鲜食玉米为主的立体栽培。两茬玉米收入2500元,马铃薯收入1800元,蔬菜收入800元,共计5100元。并利用茬口空隙,翻耕晒垡,休养土地,种养结合,既获得了较高收益,又培肥了地力。其主要措施是: 1 种植模式 1.1 3月中旬整地、施肥,起垄种马铃薯。垄距55厘米,株距27厘米,0.067公顷4200株。品种选用了克新3号、克新4号等早熟品种。为促进马铃薯幼苗早发,在播种前20天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0.
马利允 《河南农业》2013,(21):45-45
在日光温室的同一地面上,根据不同蔬菜的形态特征,通过强化整枝,将不同种类或不同形态特征的蔬菜进行合理搭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群体结构,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立体种植技术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农作物的特征、特性,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运用各种农艺措施的组合配套,以提高产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建立多种作物共生、多层次结构和多级职能循环利用的综合配套技术。景电灌区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已初步摸索出一些适合于灌区自然条件的优化立体种植模式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烟、豆、菜、薯秋冬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地套种食荚豌豆、蔬菜、薯立体种植与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壤养料和光、热、水、气资源,有效利用田间空间,合理调节农产品上市时间,避开了农产品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早春葡萄大棚内套作甘蓝,复种青椒,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光能,是一种高产、高效、优质的立体种植模式。1992年迁安县职教中心教学实习基地利用该模式,在4分地的大棚内收甘蓝250公斤,收入300元;青椒275公斤,收入600余元;葡萄415公斤,收入1915元,总收入折每亩7000余元。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模式、效益和发展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盆地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多熟立体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有:(1)粮食套种复播模式:如小麦、套种玉米“一年两收”吨粮田,小麦、地膜复播玉米“一年两收”吨粮田,小麦、玉米套种复播“一年三收”超吨粮田,麦稻“一年两收”吨粮田等;(2)提高经济效益模式:如麦棉套种、玉棉套种、麦瓜套种、棉花套种小茴香、芝麻、大蒜、葡萄长廊、葡粮间作、毛渠栽桑、粮桑间作等;(3)提高土壤肥力模式:如粮豆间作、粮肥间作,林带及林带过苜蓿等。塔里木盆地发展多熟立体种植有广阔的前景和较大的潜力,是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其措施是:(1)搞好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规则;(2)抓好多熟立体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3)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4)抓好示范,搞好宣传。  相似文献   

15.
水稻“籼糯间种”,是指杂交籼稻与糯稻栽培的一种配置方式,即选用中秆型杂交籼稻与高秆型糯稻良种,并利用杂交籼稻宽窄行中的宽行,按一定带幅、行比和宽度增种单行糯稻的种植方式,构成同田内杂交籼稻与糯稻的复合体.是根据立体农业原理,利用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点,进行间作栽培,使温光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项实用增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1.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形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如稻-菇-鱼立体种养,玉米(甘蔗)-食用菌栽培,葡萄-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等形式,可一地多收,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7.
<正>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是一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2年在新民市示范田的试验示范推广,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辣椒亩产一般2000千克,亩产值4000元以上,亩产鲜甜玉米4000多棒,亩产值4000元左右,两项合计亩产值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设和发展我省生态农业的战略高度,概括地阐明了立体种植在建设我省现代化农业中的战略意义。作者针对我省人口、土地、气候等生态资源特点,论证了山西发展立体种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最后强调指出:应该把立体种植放在我省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总体上全面考虑,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并不断使用现代化科技成果武装立体种植,在稳步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发展、提高。把我省粮食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旱作多熟制立体种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时间、空间和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在干旱少水情况下,更能起到抗旱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乡县湍东镇、灌涨镇围绕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设,在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品种等方面探索出了立体种植、多元发展、一年三熟的几个模式,达到了“三多、四高”的效果,即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能循环利用,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