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新的八倍体小偃麦,对于利用偃麦草遗传物质进行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选育出的10个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256、山农TE259、山农TE261、山农TE262、山农TE263、山农TE265、山农TE266、山农TE267-1、山农TE270和山农TE274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结果表明,10个八倍体小偃麦绝大多数单株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个别单株含有54或55条染色体;大多数2n=56单株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8II,少数花粉母细胞存在单价体、三价体或四价体,后期I染色体可均等分向两极,仅有极少数细胞出现染色单体提前分离等现象;10个八倍体小偃麦均含有普通小麦的全套染色体和中间偃麦草的1个混合染色体基组,其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是由来自中间偃麦草3个不同染色体基组的染色体构成的混合染色体基组,其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St+8J~S+2J+2J-St、2St+8J~S+4J、2St+8J~S+2J+2J-St、2St+8J~S+2J+2J-St、2St+8J~S+2J+2J-St、6St+4J~S+2J+2J-St、4St+6J~S+2J+2J-St、2St+8J~S+4J、2St+8J~S+4J和4St+6J~S+4J,与目前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均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这些新型八倍体小偃麦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从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um)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双体异附加系山农Line15和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263的形态学、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主要形态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44和2n=56,PMC MⅠ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n=22Ⅱ和2n=28Ⅱ;以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  相似文献   

3.
五个八倍体小偃麦细胞学稳定性和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倍体小偃麦的主要特征特性比较稳定,但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常常出现异常现象。本文讨论了5个八倍体小偃麦稳定性的原因及其染色体组型,认为多年生-1,多年生-2、中-4、中-5的染色体组型为 ABDE,小偃693为 ABDF。  相似文献   

4.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冠昌  张荣琦 《作物学报》1987,13(3):187-192
本文研究了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讨论了杂种中各类配子的传递规律和产生异附加系的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八倍体小偃麦×普通小麦)F_2,具有46条染色体的杂种类型最多,占19.09%,具有43条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类型为3.01%。(2)以杂种 F_1作母本和父本,分别与小麦进行回交,B_1F_1具有44条染色体的双单体附加最  相似文献   

5.
八倍体小偃麦是由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后人工选育的新物种,它保留了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和染色体工程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种的衍生后代HBOT09035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种质材料HBOT09035整齐度好,株型紧凑,植株较矮,穗长较短,结实性稍低,分蘖能力较好;细胞学鉴定表明,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 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 I)不存在单价体或多价体,基本为环状二价体,染色体构型为2 n=21Ⅱ,减数分裂后期I(PMCA I)不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现象,分离正常;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HBOT 09035对白粉病有较高的抗性。种质材料HBOT09035在遗传上已经稳定,并且高抗白粉病,可以作为抗小麦白粉病育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蔡华  乔玉强  王业精  赵茹  张传和 《种子》2006,25(6):4-5,9
对麦田杂草二倍体节节麦(Triticum tauschii L.)的植株形态特征及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作了分析,并和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国春核型作比较。结果表明,节节麦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在第4号染色体上有一对随体。节节麦染色体组和普通小麦中国春D组全套染色体类型相同,表明这两组染色体具有较强的同源性;但二者在染色体相对长度和臂比值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表明该地区节节麦未参与普通小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为创制六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ck)-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异染色体体系,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以六倍体小黑麦品种Presto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晋农190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对双亲及其杂种F2种子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确定其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双亲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父本晋农190的核型公式为2n=42=36m(2SAT)+6sm,核型类型为1A;母本Presto的核型公式为2n=42=26m(4SAT)+4M+12sm,核型类型为2A。杂种F2中F2-3为双单体附加系,其核型公式为2n=44=36m(3SAT)+4sm+1m+1m,核型类型为1A。通过对染色体的形态、短臂和长臂的长度、臂比及相对长度系数进行分析,可初步推断杂种F-3附加的可能是母本的7号和21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王洪刚  孔令让 《作物学报》1996,22(4):508-512
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693和普通小麦烟农15的六个不同杂种世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和顺交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中偃麦草染色体丢失更快;回交后代PMCMI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平均交叉结数减少,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遗传重组;自交和回交世代中小偃麦类型、中间类型和小麦类型出现  相似文献   

9.
以芥蓝与甘蓝、白菜、芥菜等8个芸薹属近缘物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芥蓝和青花菜、花椰菜、结球甘蓝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8=10m+8sm (2SAT)、2n=2x=18=10m+8sm (2SAT)、2n=2x=18=8m+10sm (2SAT)、2n=2x=18=6m+12sm (2SAT),核型类型均为2A型;大白菜和小白菜核型公式为2n=2x=20=14m (2SAT)+6sm、2n=2x=20=16m (2SAT)+4sm,核型类型均为1B型;雪里蕻、榨菜核型公式为2n=2x=36=22m+14sm (2SAT)、2n=2x=36=26m+10sm (2SAT),核型类型均为2B型;芥蓝的核型在核型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臂比、随体分布染色体类型等核型特征上与甘蓝类高度类似,与白菜类和芥菜类差异较大。芥蓝的核型进化程度位于青花菜与花椰菜、结球甘蓝之间,与白菜类和芥菜类相距较远。因此,本试验结果支持芥蓝为甘蓝种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10.
管启良 《作物学报》1980,6(3):129-138
根据多年来对(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 F1—F4及与小麦回交后的杂种 B1F1选株的细胞学观察和分析,讨论了八倍体小偃麦的形成途径。认为小麦和偃麦草杂交后,需要与小麦回交1—2次,在于使染色体组重新组合,形成 AABBDDEE 和 AABBDDFF 两种染色体组型的八倍体。类型基本稳定的八  相似文献   

11.
渥丹百合不同居群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渥丹百合(Lilium. concolor Salisb.)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有斑百合BH27 (L. concolor var. buschianum Baker.) 和有斑百合BH41 (L. concolor var. buschianum Baker.)核型分别为2n=2x=4m(2SAT)+4st+16t(2SAT)和2n=2x=4m(4SAT)+12st+8t(4SAT),黄花渥丹BH20(L. concolor var. concolor f. coridion Kitag.) 核型为2n=2x=4m(4SAT)+4st+16t(4SAT),大花百合BH50 (L.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 Wang et Tang) 核型为2n=2x=4m(4SAT)+6st(2SAT)+14t(4SAT);其核型分类都属于3B型,但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20,(6)
对含R基因组的3种麦类作物进行了核型进化关系比较,采用根尖压片法和显微摄影技术获得染色体有丝分裂图像。结果表明,二倍体黑麦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10.36%~16.92%,核型属于1 A型,核型公式为2 n=2 x=14=10 m+4 sm(2 SA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08%,属于较为对称类型;六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3.50%~6.02%,核型属于2 A型,核型公式为2 n=6 x=42=2 M+34 m+6 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91%,属较为对称类型;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45%~4.62%,核型属于2 A型,核型公式为2 n=8 x=56=6 M+44 m+6 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44%,属于较为对称类型。同时,依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和分支系统学的编序、赋值方法,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进行分析,进化指数结果表明,在这3个物种中二倍体黑麦进化程度较低,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进化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葫芦巴是现在较为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但对其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研究较少。为了研究葫芦巴染色体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探索遗传机制,本试验以采自河北的葫芦巴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尖染色体制片与显微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确定染色体数目和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河北葫芦巴有16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6=4m+2m (SAT)+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在4.63%~8.17%范围内,臂比在1.17~2.43范围内,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03%,随体在第8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核型类别为2A型。本研究结果既可为今后选择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育种种类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为探索其物种遗传机制、亲缘关系与进化、远缘杂种的鉴定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研究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剂对菠萝蜜染色体制片的效果及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以0.002 mol/L 8-羟基喹啉与0.2%秋水仙素(1:1)混合液作为预处理剂,预处理3 h效果较好。菠萝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56,为二倍体,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构成,9号染色体上附着一对随体;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为2.08:1,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组染色体的3.5%,属2A核型,核型公式为2n=2M+50m(2SAT)+4sm。该文首次发现菠萝蜜可能存在B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20,(8)
以偏穗鹅观草(Roegneria komarovii)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5 S rDNA、45 S rDNA以及重复序列pAs 1 DNA的定位,观察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的分布特征以及信号的强弱,对偏穗鹅观草进行染色体配对以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偏穗鹅观草的染色体组总长度为104.785 μm,平均绝对长度为7.485 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2.030,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有0组,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01%,具有2对随体,分别位于第6号染色体和第1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故偏穗鹅观草的核型公式是2 n=4 x=28=26 m(4 SAT)+2 sm,核型类型属于1 B型。2) 5 S rDNA位于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和第11对染色体的长臂上;45 S rDNA位于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和第14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8对染色体检测到明显的pAs 1 DNA的荧光信号,大多分布于染色体的端部,少数定位于着丝粒区域。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压片法对古蔺牛皮茶进行染色体制片条件优化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与顶芽和嫩叶相比,古蔺牛皮茶根尖的分裂相及中期分裂相细胞比例最高,是最合适的取材部位;1 mol/L盐酸解离16分钟染色体形态及分散效果最好。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30条,核型公式2 n=2 x=30=18 m(2SAT)+10 sm+2 st,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4.87%~8.58%,其相对长度组成2L+6M2+6M1+1S,染色体着丝粒指数范围为24.83%~45.82%,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1.76,臂比2的染色体比例为6.7%,平均臂比值为1.60,核型类型为2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93%,在50种茶树中处于中等进化程度。本研究为古蔺牛皮茶的进化分类、遗传育种、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钟冠昌  高国安 《作物学报》1980,6(4):219-224
作者对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后代的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杂交当代结实率较高;杂种后代育性较好。(2)偃麦草所具有的抗病、大穗多花等优良性状通过八倍体小偃麦可以传递给杂种后代。(3)F1的抽穗期具有明显的倾早性;F2具有明显的超矮亲遗传现象。(4)杂种后代变异类型十分丰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香葱染色体核型特点,采用滴片技术获得3个香葱品种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片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香葱品种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平坝白葱的染色体较赫章黑葱和赫章红葱粗短,呈近椭圆形。赫章黑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4 m+2 sm,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06%,核型类型为2A;赫章红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2 m+4 sm,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16%,核型类型为2A;平坝香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4 m+2 st,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10%,核型类型为2A。3个品种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赫章红葱,最低的是平坝白葱。  相似文献   

19.
5种新颖亚洲百合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百合杂交育种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了5个新颖亚洲百合品种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5个亚洲百合品种均为二倍体,染色体24条。‘Original love’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sm+18st+2t,‘Ceb dozzle’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6sm(3SAT)+8st,‘Indian summerset’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sm+22st,‘Red alert’的核型公式为2n=2x=24=6sm+18st,‘Party diamond’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2st(3SAT)+2t(2SAT)。5个品种均为3B型核型。‘Party diamond’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为91.67%,其余4个品种的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在73.13%~79.37%之间。‘Ceb dozzle’、‘Party diamond’2品种染色体有随体,其他3个品种无随体。本研究将为百合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杂种早期鉴定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作母本,与中2、中5及中1001等八倍体小偃麦杂交,获得的杂种F1植株除4D缺体×中5育性极低外,其余组合略低于普通小麦×八倍体小偃麦的自交结实率。杂种F1体细胞2n=48。4D缺体×中2的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的平均构型为18.81(15-22)Ⅱ+0.57(0-3)Ⅲ+0.11(0-2)Ⅳ+8.23(6-10)Ⅰ。观察结果同时表明:(1)单价体的分布在每个PMC中以8为众数;(2)单价体之中的两个在多数的PNCs中能形成次级联合配对,说明4D与4E染色体具有部分同源关系;(3)杂种F1多数花粉母细胞中多价体的出现表明八倍体小偃麦中E染色体组具有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