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落叶松人工林面积扩大,落叶松球蚜发生较为严重,被列为太子山林区的主要害虫.落叶松球蚜生活规律复杂,变形较多,防治难度较大.通过长期观测记录和防治实践,逐步摸清了太子山林区落叶松球蚜分布及生活史,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甘蔗绵蚜是本省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平均发生率34%左右,健康植株平均锤度为18.3°B_x,受害株仅为9.8°B_x。在本省每年发生18—20代,世代重叠。5月上旬—6月上旬、10月下旬—12月上旬是有翅蚜的发生期,8—11月为此虫的大发生期,其繁殖最适宜温度20—28℃。过去,常用80%敌敌畏∶40%乐果∶水=1∶1∶2000—2500混合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由于长期使用,绵蚜的抗药性不断增加,防治效果下降。为此,我们特引入50%的甲胺磷乳油等4种药剂,以敌乐混合液为基准药剂,于1985—1989年进行农药防治试验示范研究,结果为50%甲胺磷和40%氧化乐果比敌乐混合液的杀蚜率分别提高25.3%和23.8%,故上述2种药剂可作更换药剂。为寻求一种低毒、高效、低残留、无污染、成本低的杀蚜药剂,1990年我们采用尿洗合剂防治绵蚜,其杀蚜率为98.09%,防治效果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5.
6.
水稻旱育秧根蚜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发生情况1998年 5月在绥阳镇西山村桂花且首次发现根蚜为害水稻旱育秧 ,此后陆续在全县 14个乡镇均有发现 ,近年来其发生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当地水稻旱育秧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 (苗床 )在 6 0~ 10 0hm2 ,约占凤冈旱育秧苗床面积 8%~ 12 %。 1998年 5月 13日在花坪镇勤勇村调查 ,虫的密度为 15~ 30头 /株 ;1999年 5月 16日在永和镇永华村调查 ,虫口密度为 2 0~ 40头 /株 ;2 0 0 0年 6月 4日在何坝乡官庄村调查 ,虫口密度为 2 5~ 45头 /株 ,从田间发生来看 ,凤冈根蚜发生高峰期为 5月上~ 6月上旬。2 为害症状与形态根… 相似文献
7.
8.
1 我县茶毛虫、茶尺蠖发生概况由于去年暖冬,越冬虫口死亡率低、基数大,加之我县茶树主要害虫茶毛虫、茶尺蠖前两年局部发生,且重视不够,防治不力,导致今年茶毛虫、茶尺蠖危害严重。据县茶叶生产办公室调查,全县茶毛虫、茶尺蠖危害面积达670hm2,重度危害面积达340hm2涉及5个镇20个村68个村民组,且有蔓延之势。2 茶毛虫、茶尺蠖的危害特点及其生育规律2.1 茶毛虫。在山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第一代幼虫于4月上中旬孵化,5月中、下旬盛发;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下旬孵化,8~9月间盛发。茶毛虫幼虫具… 相似文献
9.
莲缢管蚜属于同翅目蚜科,农民有时也称之为腻虫。虫体较小,体长仅2.3~2.5毫米,宽1.0~1.6毫米,体形为卵圆形或长卵形,体色褐色至褐绿色或深褐色。成虫、若虫都能为害,主要为害莲藕、慈姑、菱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0.
<正> 蔬菜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各地普遍发生,蔬菜被害后,不仅直接影响生长发育,降低品质,且可通过根结线虫为害,加剧镰刀菌枯萎病等病发生。寄主范围较广,可发生于黄瓜、冬瓜、番茄、茄子、莴苣、胡萝卜、白菜以及豆科蔬菜等多种蔬菜的 相似文献
11.
<正>黄花菜生长期主要遭受三种害虫即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黄花菜花蕾害虫——蚜虫和黄花菜根部害虫——蛴螬的为害,它们分别为害黄花菜的三个关键部位,给其生长和高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中应引起重视。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供参考。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1) 相似文献
12.
13.
一、为害情况
1.为害特征。桃蚜属同翅目蚜科,别名蜜虫、腻虫、烟蚜、桃赤蚜、油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桃蚜是刺吸式口器的杂食性害虫,常群集于百合嫩叶、嫩茎、花蕾、顶芽等嫩绿部位刺吸汁液,初期引起叶片失绿、无光泽、萎蔫及生长发育不良,后期导致叶片失水变黄、向背面卷曲皱缩,花朵畸形甚至整株萎缩、死亡。另外,桃蚜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状病毒等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耐寒性和抗旱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随着油松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发病趋势愈发明显,严重影响了油松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分析了油松的主要病虫害,总结了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及发病规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稻瘿蚊是山区晚造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低龄幼虫在田边杂草、再生稻等寄主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羽化繁代,全代历期25~30d。防治上,重点抓好主害代第四、第五代的预测预报和防治,采取"除、避、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细坳镇地处粤东北山区,稻瘿蚊是为害我镇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查历史资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只发生2 000hm2,以后逐年上升,2006~2008年连续3年大发生,2008年发生面积达到500hm2,并造成一定损失。2008年后,在摸清此虫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将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温度大棚已在种植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之而来的蔬菜害虫--温室白粉虱(属同支书目,粉虱科),也成为温室大棚及露地栽培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并且在室内花卉上危害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1997-1999年田间试验表明:亩用11%蚜粉克星EC90~100ml,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可达93.5%以上,持效期在20天以上;对小麦白粉病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天的防效在72.5%~76.5%之间。蚜粉克星增产作用明显,可使小麦增产12.7%~13.2%。 相似文献
19.
荔波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白背飞虱的发生规律,用贵州省荔波县2000--2010年系统观察数据对白背飞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常年发生3代,虫发生2代,成虫始见期主要在3月上中旬,终见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白背飞虱在5~6月中出现迁入为害高峰期,影响田间发生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成虫的迁入量、残存量、温度、湿度和雨日,可为提高顸测预报准确性和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玉米种植范围的扩大,我国的玉米品种越来越多,让种植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玉米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提高了种植户经济收入,推动了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但是,受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管理不科学、自然环境不适宜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重点论述了几种主要玉米病害的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