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伦强  王玭  由金文  张美德 《种子》2016,(9):122-125
目的:建立续断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用分样器法扦样,种子的净度高于90%;种子千粒重测定宜用百粒法;种子水分测定宜选用高温烘干法,时间为3h;种子发芽率测定宜用纸床作发芽床,温度为25℃;种子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染色法,在0.2%四唑溶液中45℃遮光染色1h.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1,(7)
为了探究肉桂种子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力测定的最适条件,对肉桂种子形态特征、千粒重、萌发特性、生活力等进行研究,探索不同萌发环境对肉桂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2,3,5-氯化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肉桂种子生活力,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溶液浓度对肉桂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种子平均长度为10.89 mm,平均直径为7.41 mm,千粒重为262.41 g,含水量为35.99%,在湿沙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76.76%;极差分析表明,TTC浓度和染色温度是影响肉桂种子生活力的较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湿沙催芽能显著提高肉桂种子发芽率,TTC法最佳染色条件为TTC浓度为1%、染色温度为35℃、染色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3.
参考《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箭叶淫羊藿种子质量检验方法进行研究,为箭叶淫羊藿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种子存在明显形态休眠,采用外观形态法鉴定种子真实性;百粒法测定千粒重,千粒重为(3.080 3±0.040 8)g;高恒温(130±2)℃烘干1 h测定含水量,含水量为31.07%;用0.5%的TTC溶液在25℃下染色2 h测定生活力,生活力100%;种子沙床恒温4℃层积、200 mg/L GA3处理80 d后,在光照12 h/d, 15℃的沙床上进行发芽试验,16 d后发芽率为82.67%。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七叶莲种子质量,研究七叶莲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为七叶莲种子检验规程制定和种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测定七叶莲种子质量。[结果]七叶莲种子净度分析试样不少于50g;种子真实性鉴定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法;种子水分测定采用高恒温(130℃)烘干法,烘干时间为30min;种子重量测定采用千粒法;种子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染色法,TTC浓度为0.05%,染色温度为25℃,染色时间为48h;种子发芽率测定采用纸上发芽床,发芽温度为25℃。[结论]本检验方法适用于七叶莲种子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5.
云木香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木香种子质量检测方法,为制定云木香种子检验规程以及种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用风选法筛选云木香种子;种子净度为80%~90%;种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宜选用百粒法;种子水分的测定用低恒温烘干法,烘干时间为4h;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是种子常温浸泡12 h,TTC溶液浓度为0.5%,染色温度为35℃,染色时间3h;云木香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不需光照,发芽床选纸上或纸间均可,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4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8天.  相似文献   

6.
韩春艳  张蕊蕊  孙卫邦 《种子》2014,(4):116-118,121
通过对2年生和3年生共51份三七种子样品进行测定,发现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的三七种子大小和千粒重差异显著,千粒重在64.27~78.60 g之间,3年生种子的千粒重明显高于2年生种子;而种子含水量、活力和发芽率无明显差异,种子含水量高,可达60.64%,活力绝大多数在86.10%~94.50%之间,平均发芽率81.12%。参照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所用指标,结合三七种子质量分级结果,选择以千粒重、活力和修正含水量为种子质量分级指标,制定三七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玛  李云  郑雷  苏钛  熊永兴  李启青  邱斌 《种子》2022,(2):116-120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对珠子参种子质量进行测定,为珠子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珠子参种子净度分析试样不少于40 g;采用外观形态观察鉴定法鉴定种子真实性,千粒法测定种子重量;130℃下烘3 h测定种子含水量,采用浓度为0.1%的TTC溶液15~25℃条件下染色16 h测定种子生活力;种子沙藏后20℃下...  相似文献   

8.
豆梨和榅桲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豆梨和榅桲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种皮种子的染色率显著高于有种皮的.用红墨水法、靛蓝法、I-KI法和TTC法测定去种皮的豆梨和榅桲种子生活力,以TTC法的染色率最高.去种皮的豆梨种子,在30℃的温度、0.9%的TTC浓度和7 h的染色时间下,可获得最佳染色效果;而去种皮的榅桲种子,则在30℃的温度、0.9%的TTC浓度和8 h的染色时间下,可获得最佳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和毛相思子(Abrus mollis Hance)种子在4种TTC溶液浓度、3种预湿方法、3个染色温度下进行活力测定的研究,确定了广州相思子和毛相思子种子TTC法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在30℃恒温下水浸种5~6 h,或纸间浸湿12h,种子充分吸胀后剥去种皮,置于1.0% TTC溶液中,在30℃恒温暗光条件下染色5 ~6h,观察表面,以全染为正常鲜红色(或毛相思子允许染色略淡的红色)为有生活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选择适合黄芩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确定净度分析取样量为5g;真实性鉴定采用外观形态鉴定和长、宽、厚的测量;重量测定采用五百粒法;种子发芽条件为种子发芽前用蒸馏水浸泡吸胀,以纱布垫纸为培养床,25℃恒温培养,计数2~7d进行发芽试验;高温(133±2)℃,烘干时间4h测定含水量;1%TTC溶液染色6h测定生活力;种子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培养进行带菌率检验;将种子剖开检验带虫率.初步建立了黄芩种子的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18,(11)
以石正、仁居、仁居苗圃3个不同产地的岗梅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用TTC法、BTB法、红墨水染色法进行生活力测定的条件优化,以发芽率评价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方法及条件。结果表明,TTC法是岗梅种子测定生活力的最佳方法,最佳条件为1%TTC浓度于35℃染色9h,该方法较其余2种测定方法更简便、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12.
川牛膝种子发芽试验与生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尚无川牛膝种子发芽和生活力检测标准的现状,采用不同的发芽床、发芽温度和前处理方法进行发芽试验;采用红墨水法、BTB法和TTC法对川牛膝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褶裥纸、25℃和不作前处理为最适宜的发芽条件;第2天和第9天分别为初末次计数时间;浓度1%的TTC溶液染色3h为最佳生活力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绍嫦  白隆华 《种子》2012,31(8):36-38
目的: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找到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牛大力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种苗繁育途径和方法。方法:测定牛大力种子形态、千粒重和含水量,研究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并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在不同发芽床培养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牛大力种子平均长度为1 042.24 mm,宽度为925.34 mm,长宽比为1.13,百粒重平均为45.00 g,含水量为2.51%。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种子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在较适宜的浸种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种子在光照下培养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在黑暗下培养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先升后降,25~30℃最适合种子萌发;不同发芽床对牛大力种子发芽率有影响,纸上发芽率(92.00%)和发芽指数(15.78)均最高,且始发芽粒数最多(9粒),发芽所需天数最短(14.67 d)。结论:在双层纸床上,浸种24 h,25℃,光照条件,最适宜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李廷菊  樊锦雅  王成辉  古锐  钟世红 《种子》2023,(2):146-149+156
为测定独一味种子生活力及最佳染色条件,建立独一味种子活力测定的快速方法,以野生独一味种子为材料,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浓度对独一味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独一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依次为:染色时间>染色温度>TTC浓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正交试验染色最佳条件为25℃水浸泡9 h、0.1%TTC、40℃恒温箱染色9 h。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19,(3)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芍药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12 h,30℃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12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绿茶种子萌发特性,找到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山绿茶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种苗繁育途径和方法。方法:测定山绿茶种子形态、千粒重和含水量,研究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并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贮藏时间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山绿茶种子平均长度为2.84 mm,宽度为1.11 mm,长宽比为2.50,千粒重平均为0.716 9 g,平均含水量为12.36%。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种子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在较适宜的浸种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种子在光照下培养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在黑暗下培养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先升后降,30℃最适合种子萌发;不同的贮藏时间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均有影响,4℃低温贮藏3个月的发芽率(96.33%)和发芽指数(13.78)均最高,且始发芽粒数最多(24粒),发芽所需天数最短(28 d)。结论:低温贮藏3个月,浸种24 h,30℃,光照条件,最适宜山绿茶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7.
苦参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规范中药材种子市场,保证种子的质量,制定苦参种子检验规程。参照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和要求,对苦参种子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千粒重测定、水分测定、发芽试验和生活力测定7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苦参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即最少扦样量为120 g;真实性检验采用形态观察和种子大小测量;百粒法测定千粒重;高温烘干法(131±2)℃烘干时间1.5 h测定水分;0.5%四唑溶液中35℃避光染色3 h测定生活力;种子置纸床上20℃培养,5~15天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1,(9)
参照《GB/T 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研究颠茄种子进行质量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净度分析最少试验量为3 g,送检样品量不低于30 g,净度分析过20目筛;百粒法测定千粒重;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种子整粒高恒温(130±2)℃烘干2 h;纵切或剥取种胚后在0.3%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中30℃避光染色3 h测定生命活力;30℃恒温或20℃/30℃变温黑暗条件下于双层滤纸上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治疗药物成瘾植物非洲马铃果的发芽特性和脱水耐性.方法:测定非洲马铃果种子形态、千粒重、含水量,利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含水量及贮存条件下种子发芽实验,测定其发芽率.结果:非洲马铃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25℃为该种子最适发芽温度;光照对种子发芽没有影;非洲马铃果种子发芽率随种子含水量下降和贮存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非洲马铃果种子为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