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从3月16-17日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获知,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收集与引进作物137种,种质资源16207份,共编目16371份,有30种作物10528份种质资源经繁种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有79种作物1585份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繁殖入国家种质圃长期保存,2016年新增入库圃  相似文献   

2.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种业》2020,(3):4-4
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菏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利用现状,开展了菏泽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普查收集种质资源 400 余份,被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确定接收 345 种,其中粮食作物 80 种,经济作物 36 种,蔬菜作物 119 种,果树作物 110 种,为作物育种、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对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黍稷种质资源研究项目历经30余年,到2017年12月底止,收集保存到国家长期种质资源库的黍稷种质9885份,保有量居世界第一位。本书的内容是在不同时期收集、保存黍稷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相应开展的各项研究以及种质创新和利用的系统总结。从黍稷  相似文献   

7.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栽培利用、收集保存、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群落类型、生境、不同种质的变异类型、来源(种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及利用现状开展调查。调查记录各类林木种质 5142 份,其中,野生林木种质 786 份,栽培利用林木种质 370 份,收集保存林木种质 3832 份,古树名木(古树群)种质 154 份,共涉及木本植物 92 科 268 属 920 种(含种下等级)。  相似文献   

8.
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麻阳县)第三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利用工作,一共收集到种质资源112种,在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楼科研基地建设了蔬菜、茶叶、特色水果3个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农作物特色种质资源20余种,2023年正在鉴定和评价7种。分析麻阳县地方农作物的种质资源现状并提出建议,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国内外育种机构都非常重视其收集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美、苏保存的各类作物种质资源超过30万份,国际水稻研究所保存水稻种质资源62,500份,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保存种质资源74,000份。每份材料在不同的年份、地点,条件下进行多种性状的调查记载,组成……  相似文献   

10.
魏兴华  张丽华 《种子》1997,(1):43-45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有效地保持了作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而另一方面,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规模愈大,反而成了其评价、利用的障碍。核心样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此文将介绍核心样品的主要特点,并就核心样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作一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孔晓蕾 《种子科技》2020,(7):24-24,28
牧草种质资源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基础。近年来,黑龙江乃至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不全、保存不规范、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利用档案化思维,对如何开展好寒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登记、保存、监测、更新和利用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1986年起,全国30个科研、院校单位参加了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繁种更新、编目和入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的国家科技攻关。至1995年底,全国入库(圃)保存的蔬菜种质资源材料已达28765份,分属于21科67属103种(含部分变种)。本文详细报道了各种蔬菜种质资源的数量,并分析了它们的分布范围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资源脱毒和野生种质利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评价及开发利用不足,库存种质信息缺乏,共享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概括了甘肃省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资源收集保存、资源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经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高资源研究工作重要性认识、研究核心种质挖掘利用优异基因、创新资源研究工作方法、完善资源共享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在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性状鉴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近期工作重点是将收集材料按作物由全国有关单位共同整理,分工繁殖,送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并进行抗病虫、抗逆性和品质鉴定。我国各级种质库应根据任务确定适当规模和条件。考察收集,对国内要着重野生近缘种、我国特有作物和小作物;对国外要着重新作物和特殊优良材料。对重要作物进行起源、分类和保存方法研究,对重要性状进行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等评价。进一步完善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及特点。野生稻资源保存采用原位保存与异位保存两种方式。原位保存也称原生境保存,通过在原生地建立保护区(点)保护资源;异位保存是对野生稻资源采取异地保存的一种方式,包括种质圃保存和种质库保存两种方法。原位与异位相结合,种质库、种质圃与原生境保护区(点)相补充的保存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国野生稻资源保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应用》通过专家组评审,项目共选育出6个新品种。项目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崀山珍稀植物研究所合作完成。项目主持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曹基武教授介绍,全世界共有木兰科树种16属300余种,中国有11属160余种。项目组历时30余年,收集并保存木兰种质资源9属103种,通过对其遗传多样性特征及遗传变异规律研  相似文献   

18.
国家棉花种质圃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国家棉花种质圃是国家32个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圃之一,位于海南岛三亚市,依托于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自1982年建立以来,在多年生资源的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成就,并形成一些工作特色。常年宿生保存棉花材料500份左右,涵盖棉属36个种(亚种)。在获得种间杂种、育种材料创新、工具材料与诱变材料的收集与保存等方面,表现了突出的工作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是甜菜种质资源中具有褐斑病抗性基因并且能稳定传递给子代的种质资源,是甜菜抗褐斑病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甜菜品种的收集、鉴定与评价、保存、利用以及抗性遗传基因的克隆及利用。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状况。本文综述了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评价、保存、利用及分子方面的研究,并对我国未来种质资源的研究作出展望。以期为以后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南海诸岛、及国外野生棉起源中心实地考察和广泛征集,新收集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1220份,其中陆地棉986份、海岛棉176份、亚洲棉58份,所收集种质均已入国家中期库保存。收集的棉花种质资源分别在河南安阳、海南三亚、新疆阿拉尔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鉴定和特性鉴定。通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重测序等技术对收集到的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筛选到大量与纤维品质、抗黄萎病、抗旱、抗草甘膦显著关联的基因。在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辐射诱变、远缘杂交、复合杂交创造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展示向全国科研院所及公司发放棉花种质19 191份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