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得不同月份猪场粪污经过厌氧发酵后污染物去除效果、沼液养分及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对沼气工程进出料口液面以下20 cm粪污、沼液分别于3月,6月,8月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氮,磷,钾,CODCr,BOD5以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进入沼气工程的粪污及出料口沼液中氮、磷、钾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沼液中氮主要以氨态氮形式存在,钾主要以可溶性钾存在。粪污经厌氧发酵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81.2%-95.0%,BOD5去除率为81.3%-96.2%。对比《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重金属限量标准,8月沼液中汞、锌、铜含量分别超标60%,26.5%,41%。6月和8月沼液砷含量分别超标260%,280%。沼液中铬、镉、铅含量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沼肥施用有利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目前关于沼渣沼液特性的研究多限于单一地区同一类型沼气池的沼渣沼液分析。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大小沼气池,沼渣与沼液间的特性差异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文章对湖南宁乡、浙江江门、安徽安庆和河南郑州4个地区的户用沼气池和小沼工程中的沼渣、沼液中养分物质含量和重金属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沼渣沼液的养分和安全风险差异,为科学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沼工程的沼渣沼液在大部分营养组分和重金属含量方面,普遍少于户用沼气池。4个地区沼液中有机质,TN,TP,TK,速效N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11.94 g·L~(-1),3.38 g·L~(-1),0.426 g·L~(-1),6.59 g·L~(-1),1682.60 g·L~(-1);而沼渣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773.2 g·kg~(-1),34.62 g·kg~(-1),33.63 g·kg~(-1),40.40 g·kg~(-1),4110.00 g·kg~(-1)。沼渣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沼液。4个地区沼渣与沼液的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都较大,有7组样本的沼液中重金属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0%。沼渣20组样本有11组样本重金属超标,沼液20组样本共有16组样本重金属超标。沼渣中的超标重金属分别为镉和砷,沼液中5种主要有毒重金属均有样本超标,且汞与砷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与沼液相比,沼渣拥有更高的营养含量,更低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重庆花椒种植区土壤肥力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重庆花椒地土壤质量状况及空间特征,采集重庆主要花椒区45个土壤样品,测定pH值、容重、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共13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半变异函数分析各指标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14.8%~171.4%,该区域养分含量分布很不均衡;有效磷、有效铁、有效硼、有效硫的空间相关性较弱,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有效锌和有效铁的隶属度最高,其值分别为0.89、0.91,有效硼和有机质的隶属度较低,其值为0.15、0.34,说明花椒地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较丰富,但有效铁和有机质含量较缺乏;整体上该区中等肥力水平占51.1%,中等偏上肥力水平占42.2%,中等偏下肥力水平占6.7%,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在空间上呈现球状半变异函数,拟合程度极高。  相似文献   

4.
博州地区沼气池沼液沼渣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博州地区采集了不同基质的沼渣沼液,分析测定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H、全量铜、铁、锌、锰,结果表明,两种基质的有机质都很丰富,沼渣中的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沼液,且微量元素很丰富;沼液基本不含锰,铜含量很低,铁含量高.两种基质相比较,牛羊粪的沼液中铁含量较高,猪粪沼渣中的铜、铁、锌、锰含量均高于牛羊粪沼渣.  相似文献   

5.
依据多年土壤肥力监测数据和大量田间试验结果,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下辽河平原玉米、水稻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分含量整体属于中等水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处于高含量水平、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在27.18%~48.14%之间,属于中等变异强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其他大多数养分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作为养分分区管理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pH、盐分、速效养分以及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掌握香梨园综合肥力水平,以库尔勒市香梨种植区为研究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0个库尔勒香梨园进行样点布设与土样采集。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香梨园表层(0~40 cm)土壤养分指标和微量元素指标的空间变异性,探究香梨园土壤肥力状况。经典统计分析表明:pH的变异系数为0.02属于弱变异,电导率的变异系数为1.03表现为强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7、0.53、0.99、0.59、0.45、0.25、0.24和0.48,为中等变异程度,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在0.37~0.80之间,平均值为0.58;地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块金系数大于75%,空间自相关性较弱;pH、电导率、速效磷、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的块金系数在25%~75%之间,这些指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库尔勒香梨园Ⅰ(优)、Ⅱ(良好)、Ⅲ(中等)、Ⅳ(较差)和Ⅴ(差)类土壤占比分别为2.72%、10.54%、61.80%、24.87%、和2.77%,土...  相似文献   

7.
定量分析沼液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及重金属累积的综合效应,旨在明确等氮沼液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参数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为优化沼液施用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沼液施用积极效果提供数据参考。运用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有关等氮沼液(BS)和全施化肥(CF)处理对作物和土壤肥力影响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共选出有效文献62篇,获得可进行分析的试验数据591组。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沼液作物增产7.62%但差异不显著(p=0.07);土壤容重降低6%、总孔隙度增加14%、较大团聚体含量增加10%~20%,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增幅6%~20%并导致盐分累积加剧(p<0.05);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增幅6%~21%(p<0.001);土壤Cu、Zn和As含量比全化肥(CF)处理显著增加10%~18%。沼液施用对作物增产和土壤肥力提升显著正效应,需要考虑沼液施用年限、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严格控制施用量降低盐分和重金属累积风险,实现沼液安全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沼液浇灌量施用于茭白田的效果,本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沼液施用量对茭白植株干物质累积、产量、生物学特性、茭白经济性状、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沼液施用量为0.5倍氮,1倍氮和1.5倍氮量时,茭白经济性状与全化肥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中,浇灌1.5倍氮量时茭白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茭壳重、肉茭重和肉茭长)最佳。然而,当浇灌2倍氮量和2.7倍氮量时则呈下降趋势。其中,浇灌2.7倍氮量尤为明显,产量比对照下降近10%;沼液浇灌使茭白果实维生素C含量增加12.6%~17.8%。当浇灌0.5倍、1倍和1.5倍氮施用量时对茭白果实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影响不明显,施用量为2倍和2.7倍氮量时则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蛋白质含量增加3.42%和5.69%,总糖含量增加3.82%和5.93%。此外,沼液浇灌量增加,土壤p 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及产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长期施用沼液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施用沼液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沼液的安全利用、降低土壤被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沼液配合水溶肥料,可以满足作物对氮、磷、钾、有机质的需求,并且可以提高土壤p H值;基地B和C连续8年施用鸡粪沼液,增加了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含量和果实中Cr含量,但是都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D地块施用鸡粪沼液50m~3·677m~(-2),土壤中As,Cr,Hg,Cd,Pb都显著高于未施用沼液的A地块,并且土壤中Cd含量超过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土壤中的限定值(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相似文献   

10.
吉林典型黑土区土壤中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农民对现有土地的养分状况一目了然,有效利用土壤和保护耕地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典型黑土区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碱解氮肥,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在9%~49%,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9%;通过地统计学半方差函数分析,碱解氮肥,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表现朝均一化方向发展,它们都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有效磷的空间相关性最弱,主要原因是磷在土壤有难移动的特性和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用户可以根据空间变异图的特点实行分区管理和因地施肥。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发酵原料沼液的养分含量及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牛粪、猪粪、餐厨垃圾、牛粪+醋糟、秸秆、青草、青草+秸秆、醋糟等8种发酵原料产生的沼液,测定其总氮、总磷、总钾等营养成分含量,探讨不同发酵原料的养分含量随储存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沼液的高效合理肥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猪粪为发酵原料的沼液的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钾含量最高,其值分别为0.263%,0.0097%,0.063%。而以青草为发酵原料的沼液总氮含量最低,仅为0.044%;以醋糟为发酵原料的沼液总磷含量最低,仅为0.0027%;以青草为发酵原料的沼液总钾含量最低,其值为0.014%。8种不同发酵原料沼液的总氮含量在储存1个月后有所减少,后基本保持不变;而8种不同沼液的总磷含量在储存1个月后显著减少,储存两个月后仍有所减少;8种不同沼液总钾含量在储存2个月后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曝气处理在沼液滴灌中发挥着防堵塞和提高施用效果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以滴灌为目的的沼液曝气研究。文章通过考察氨基酸含量、大量元素和GI指标,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G∶W),pH值条件对过120目筛沼液曝气过程中养分和生物毒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强弱。结果表明,在HRT为1 h,G∶W为30∶1,pH值6.5的条件下沼液养分有效性最好,氨基酸含量提高10.45%、水溶性磷含量提高543.75%、总氮降低5.30%,并且生物毒性最低,GI从0%提高到147.3%。通过极差分析发现pH值是整个曝气过程中影响各指标的主要因素,且随着pH值的降低,沼液中氨基酸含量、氮含量、水溶性磷含量以及GI都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主要土样类型建立4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采集86个土壤样品,对耕层厚度、容重、有机质、土壤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7项监测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层厚度和容重变化不大,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基本稳定,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化肥使用率有所降低,有机肥投入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沼液预处理方法对花椰菜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对经不同时间沼液浸泡预处理(1d,4d,7d,10d)的花椰菜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实验,研究预处理时间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量、CH4含量、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氨态氮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泡处理1d、4d、7d和10d的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90%、73.90%、45.83%和56.03%;沼液浸泡预处理使体系的CH4含量在10d后稳定在60%左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沼液浸泡预处理4d、7d、10d有效地缩短厌氧发酵初期的水解酸化阶段,使厌氧发酵的pH值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沼液浸泡预处理促进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的去除。整体上来看,以沼液浸泡预处理4d后效果最好,气体产量和CH4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叶城县为研究区,选取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四种主要养分,基于GIS运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拟合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内梅罗指数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得出的主要结果有: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1.68 g/kg、52.19 mg/kg、6.59 mg/kg、131.51 mg/kg,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除速效钾含量降幅较大外其他三种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且各养分整体变异系数的范围在2207%~68.19%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且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均呈现较强空间变异性,其中有效磷与速效钾块基比为0.08、0.06,由结构性因素主导,有机质与碱解氮块基比为0.71、0.61,由随机性因素主导。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综合质量指数为1.73,比1982年提升0.4,整体呈优化态势。综合发现:总体呈现“缺氮、少有机质、少磷、丰钾”的格局,有机质由中部中山地带向东北呈减少趋势;碱解氮呈现出由西南、东北方向内逐渐增加;有效磷高值区表现为斑块状分散嵌入;速效钾在方向上没有较强规律性。根据叶城县的土壤母质特征注意少量多次施肥,在整体加大有机肥、磷肥、氮肥的同时根据养分含量空间分异调整区域性施肥结构,伯西克热乡等可适当增加钾肥投入,对依力克其乡等可加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相似文献   

16.
针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沼液中氨氮和磷酸盐时生成的晶体细小、不易与水分离等问题,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和絮凝法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沼液,同步富集回收沼液中氮、磷及各种有机质。研究了pH值、反应物摩尔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沼液中氨氮,总磷,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絮凝剂的优化反应条件,并对富集物的成分做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pH值9.5,n(Mg2+)∶n(NH+4)∶n(PO3-4)=1.2∶1.0∶l.0,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投加量为500 mg·L-1,助凝剂粉煤灰的加入量为80 mg·L-1,搅拌速率为150 r·min-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氨氮,总磷,COD的总去除率为81.2%,75.8%,62.6%,富集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作为生物缓释肥。  相似文献   

17.
针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沼液中氨氮和磷酸盐时生成的晶体细小、不易与水分离等问题,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和絮凝法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沼液,同步富集回收沼液中氮、磷及各种有机质。研究了pH值、反应物摩尔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沼液中氨氮,总磷,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絮凝剂的优化反应条件,并对富集物的成分做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pH值9.5,n(Mg2+)∶n(NH+4)∶n(PO3-4)=1.2∶1.0∶l.0,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投加量为500 mg·L-1,助凝剂粉煤灰的加入量为80 mg·L-1,搅拌速率为150 r·min-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氨氮,总磷,COD的总去除率为81.2%,75.8%,62.6%,富集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作为生物缓释肥。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凤城市耕地土壤的肥力现状,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并对全市土壤肥力水平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含量呈平稳上升趋势;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上升幅度较大;速效钾含量略有上升;pH值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9.
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发酵是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农业的重要技术途径,科学评价施用沼液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是构建循环农业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养分吸收、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用化肥情况下,不同浓度沼液灌溉处理的大白菜产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沼液灌溉处理收获后大白菜中养分含量较高,且与对照差异显著;收获后0~15cm土层中无机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硝态氮和速效磷都达到了显著差异;15~30cm土层铵态氮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硝态氮增加不明显,速效磷和速效钾与对照差异较小,只有沼液浓度较高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沼液灌溉后增加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品质提高;各处理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增加,但未超标。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制定循环技术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根据园区种植和养殖规模及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沼肥在不同作物和种植制度中养分利用效率,土壤养分盈亏,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及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沼肥消纳阈值,真正做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沼液对石灰性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山西省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温室大棚内的油菜生产基地的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沼液和化肥施肥,研究施肥量、施肥种类不同水平组合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沼液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增加效果显著高于等量氮磷钾的化肥处理和沼液化肥配施.沼液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比等量氮磷钾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40.86%,39.90%和43.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