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定期消毒。用10%或20%生石灰水、3%来苏尔等消毒,定期对笼舍、食具等进行消毒,并用1%~3%的杀螨剂进行消毒杀螨虫,经常保持笼舍、食槽、水槽等清洁、干燥;定期检疫,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保持兔舍通风、干燥和光照,增强兔的抗病力。2)病兔治疗。用2.0%~2.5%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患处;肌肉注射虫克星或灭虫丁,0.2mL/kg,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8月 ,平安县平安镇兽医站有 4只脚癣病患兔求诊。2 临床症状初在鼻、唇、眼圈出现脱毛、骚痒 ,发红 ,继而在其它部位(主要是四肢下端 )出现脱毛 ,骚痒、渗出 ,以后结成干痂 ,患兔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消瘦。3 治疗针对以上症状 ,对 4只患兔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 ,具体做法 :剪除患部兔毛 ,用盐水清洗浸泡患部痂皮 ,再用 2 %的敌百虫溶液在患部洗擦 2~ 3次 ,洗至患部出现新鲜的皮肉 ,最后将研成末的紫草用食油调成糊状涂在患部 ,每隔 1~ 2d重复治疗 1次 ,3d后症状明显减轻 ,一周后痊愈。用紫草和敌百虫治疗兔脚癣…  相似文献   

3.
实用技术     
兔螨病的诊治主症 表现为各类皮炎,影响患兔生长,重症常虚弱而死。诊断 取病兔痂皮2克,装入试管内,加煤油5ml,浸泡1~3小时后,取浸液镜检,发现螨虫即可确诊。预防 定期用2%的敌百虫水喷雾兔体和笼舍。兔舍应长期保持清洁干燥。治疗 清除痂皮,用2%敌百虫软膏涂擦患部皮肤,三天一次,连用四次;种兔可皮下注射百虫杀(1%伊维菌素),每2千克体重01ml,五天一次,连用三次。〔重庆市璧山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402760) 刘顺兰 柯 楠 陈开礼〕□七彩山鸡痢特灵中毒的救治一、症状 中毒山鸡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规模牛场     
<正>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的通风干燥,定期用2%火碱水对牛舍消毒。2用温肥皂水洗掉患部污物、痂皮和皮屑,晾干后用1%敌百虫溶液或0.5%螨净溶液涂擦患部,也可用废机油涂抹患部,每日1次。  相似文献   

5.
<正>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的通风干燥,定期用2%火碱水对牛舍消毒。2用温肥皂水洗掉患部污物、痂皮和皮屑,晾干后用1%敌百虫溶液或0.5%螨净溶液涂擦患部,也可用废机油涂抹患部,每日1次。  相似文献   

6.
家兔流涎病 ,是由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 2 0~ 90日龄的仔幼兔。主要病症是口腔粘膜层发生水疱、溃疡并伴有大量流涎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本病首先应隔离病兔 ,同笼兔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兔笼、兔舍和用具用 1 %~ 2 %的热碱水或5%的煮沸草木灰水溶液消毒。除用抗菌药治疗外 ,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上采用中草药防治法 ,收到良好的效果。方一 :取灯心草适量 ,用文火炒成黄褐微黑色研成细末 ,抹在病兔口腔患部 ,每日 3次 ,当天见效。方二 :白矾适量、猪苦胆 1个。将白矾研成细末 ,装入猪苦胆内 ,经多…  相似文献   

7.
1疥癣由螨虫寄生所致。有耳癣和脚癣之分,四季皆发,春秋为甚,接触传播。耳癣由螨虫侵入耳道引发中外耳炎,渗出物干燥形成黄褐色结痂塞满耳道,痂皮如纸卷样。患兔奇痒不安,不断摇头,用爪抓耳,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脚癣由疥螨引起,一般从嘴、鼻周围和爪部发病,患兔不停地用嘴啃咬脚爪部或用脚爪抓挠嘴和鼻孔等,患部出现灰白色痂皮。患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安,患脚不敢着地,迅速消瘦,最后衰竭而死。预防保持笼舍洁净卫生,干燥通风,场舍笼具定期用1%敌百虫溶液、3%热火碱水或火焰喷烧消毒。健康兔每年作1~2次预防性药…  相似文献   

8.
1治疗方法1.1药物注射应选用依维菌素(商品名为灭虫丁),每千克体重0.02 ̄0.04mg,皮下注射,7d后再注射1次。1.2药浴治疗①0.05%敌百虫水溶液,淋浴。②0.025% ̄0.05%辛硫磷水溶液涂刷或淋浴。③0.025% ̄0.03%林丹溶液涂刷或淋浴。1.3局部涂擦治疗①敌百虫1份,甘油20份、蒸馏水79份,混匀,隔日患部涂擦1次。②60%次亚硫酸钠溶液涂擦患部,等药液干后,再用5%盐酸溶液涂擦,隔日1次。③硫黄20g、石灰10g、水100mL,混合后煮沸15min,待凉后患部涂擦,2次/d。④敌百虫1份、来苏儿1份、煤油9份,制成乳剂(先将敌百虫溶于煤油中,再把来苏儿加入水,然后将2…  相似文献   

9.
兔疥癣病按发病部位,常有身癣、耳癣、脚癣、乳癣、阴癣等。病初,寄生部位出现红肿发炎,患部发痒,常用口咬脚搔,咬破后形成小泡,流出黄色粘液,结成白色或黄色痂片。患部秃毛发硬,并逐渐扩大。病兔常出现焦躁不安,饮食不宁,影响食欲,逐渐消瘦。本病在兔群中普遍存在,发病后又难以杜绝。为控制此病的危害,兔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充足,并定期用3%的敌百虫等药液喷洒杀虫。对新引进的种兔要单独饲养,仔细观察。如发现病兔,要及时隔离治疗,以防传染蔓延。治疗时,可选用下列药物:1用烟叶60g,醋500g,煮沸后续熬10min,备用。用软牙刷蘸烟醋…  相似文献   

10.
幼兔拉稀一般发病急,来势凶猛,一旦发病就很难治愈。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养兔实践,认为只要搞好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兔子拉稀还是可防可治的。根据经验,总结出如下对策:1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干燥、空气流畅。兔舍勤打扫,定期消毒。消毒不要单用一种消毒药消毒,为防止产生耐药性,要轮换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消毒。每天清除兔粪,兔粪要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2根据家兔饲养标准合理搭配日粮,配制全价饲料,幼兔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要控制在10%~14%之间,即粗饲料要占饲料总量的30%~40%。3把好入口关,供应兔子的精料、粗料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潮湿霉变…  相似文献   

11.
<正>(一)认真消毒主要是场地和兔舍消毒:1.场地消毒。春天场地消毒可进行1次,夏天应进行2次。首先消除场内粪便、杂草等污物,再用20%的生石灰或3%的火碱水或30%的热草木灰水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2.
1998年3月~1999年6月,我场饲养的北极狐,两次发生耳疥螨病,死亡2只,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狐摇头,以耳摩擦笼网,用爪搔抓患部,耳颈部皮肤发红、肿胀,伤口内流出浆液性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并聚集和胶着在耳壳下缘被毛上,形成黄色或黄褐色的结痂。严重者食欲低下,头侧倾或弯曲,并出现痉挛和神经症状,从而导致患狐死亡。 2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患部皮肤刮屑镜检,即可确诊。 3 防治措施 1) 用50%辛硫磷乳油,配成0.1%的膏剂 (100 g黄凡士林加上50%辛硫磷乳油0.1 ml)调匀涂擦患部。 2) 用1%~2%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并间隔5~7天再治疗一次。 3) 蜈蚣1条,香油1两,冰片1份,共研磨成粉剂,抹擦患部。 4) 为了预防继发感染,肌肉注射青霉素10~20万Iu。 5) 用1%杀灭菊脂乳剂对笼舍四周进行喷雾消毒,以杀灭外界环境的虫卵,防止其重复感染。或者对用过的笼舍用热碱水浸泡、刷洗。或者用喷灯作火焰消毒。 6) 患狐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寄生虫病蔓延。  相似文献   

13.
兔螨病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并且螨虫的繁殖力、体外抵抗力和体表隐藏潜伏力都很强,传染扩散快,很容易污染场地、笼舍和用具等,反复侵害兔群。依维菌素和国产阿维菌素针、粉剂治疗虽有高效,但只能治愈发病兔,其它兔和不断出生的小兔仍易感发病,年年不断,代代不绝,无法根除。笔者在长期养兔生产实践中,为有效的根除兔螨病,试验总结出用1%的敌百虫温水溶液带兔消毒兔笼兔舍的预防办法。具体措施是:对兔群进行严检、严防、早治疗的同时,抓住气温较高、气候干燥的有利时机,采用敌百虫原粉,配制成1%的敌百虫温水溶液带兔消毒…  相似文献   

14.
1“干爪”病由疥癣引起。病兔足趾变形,常舔患处,不爱吃食,日渐消瘦。预防:保持兔舍干燥。治法:①用柴油涂抹患部,每天1次;②先用食盐水泡洗患部,再涂紫药水。应防止兔舔患部。2拉稀病兔粪便不成球,肛门沾有粪便。预防:不喂带露水或腐败变质的饲草;小兔要早拦晚放,少喂勤喂,避免着凉或过食。治法:①用鏊子窝、热炕头或烧热砖烙病兔肚子。②用炒高粱粒喂病兔。3痢疾病兔粪便带脓,气味恶臭,精神不振,耳朵冰凉。预防:不喂霉变草料,饮温开水,保持兔舍卫生。治法:将大蒜1瓣捣烂,用开水调匀,一次灌服,每日3次。4口…  相似文献   

15.
<正>1球虫病预防。本病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兔场、兔舍应建在干燥、向阳的地方,而且保证通风良好,改变传统的地面散养习惯,这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兔笼地板用木条、竹板或铁丝网制作,竹板间隙或网眼以能漏下粪球为宜。食盆、饮水器、草架或固定在笼外,或高于笼底板,防止被粪尿污染。定期对兔笼、用具进行消毒,兔粪尿要堆积发酵,杀灭粪中卵囊。兔球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虫成年兔排出的粪便,因此要定期对成年兔进行驱虫。采用母仔分  相似文献   

16.
(一)强化空舍消毒肉兔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做好空舍消毒。先清扫后冲洗兔舍、兔笼,待水干后,用百毒杀等化学消毒药进行彻底喷雾消毒兔舍、兔笼的每一个角落,也可密闭兔舍,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2天,然后,打开门窗散气5天,进兔前2天,用喷火枪喷烧消毒兔笼,一定要烧掉残留的兔毛及其他杂物。(二)定时驱虫应定期驱虫。用丙硫苯咪唑(阿苯哒唑)驱除体  相似文献   

17.
(一 )症状 :脱毛、发痒、红肿、皮肤上有白色痂皮。患兔搔痒不安 ,常以身体在笼壁摩擦 ,或用爪抓患部。耳癣初期 ,靠耳根部红肿、脱皮 ,有时流出粘液 ,形成黄色痂皮 ,耳壳增厚。身癣从鼻端开始 ,蔓延到眼圈、上唇、四肢及全身。脚癣一般在脚掌毛稀的地方。(二 )防治 :1 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凉爽、空气流通。2 用 3 %的来苏尔或 2 0 %新鲜草木灰溶液或 3 %的烧碱液对食盆、兔笼进行消毒。3 对病兔立即隔离治疗 ,并不要放在阴暗、潮湿的兔舍内。(三 )治疗 :在治疗上 ,先将患部毛剪尽 ,用 0 1%的高锰酸钾液或用肥皂水擦洗患部。除去痂皮 ,然后…  相似文献   

18.
1998年3月~1999年6月,我场饲养的北极狐,两次发生耳疥螨病,共计死亡2只,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临诊症状 病狐摇头,以耳摩擦笼网,用爪搔抓患部,耳颈部皮肤发红,肿胀,伤口内流出浆液性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并聚集和胶着在耳壳下缘被毛上,形成黄色或黄褐色的结痂。严重者食欲低下,头侧倾或弯曲,并出现痉挛和神经症状,从而导致患狐死亡。 2 剖检变化 尸体消瘦,贫血,耳颈部皮肤覆盖以硬壳和痂皮。 3 诊断 3.1 根据临床表现和患部皮肤刮屑镜检,如发现耳螨,即可确诊。 3.2 镜检方法:在患部皮肤的病、健交界处,涂少许甘油,用外科圆刃刀刮至皮肤微微出血,将刮下物放培养皿内,于黑色背景下并稍微加热,此时可以看到小白点迅速运动。也可将刮屑先在10%苛性钠溶液中浸泡3~5分钟,取其悬液涂到载玻片上,用低倍镜观察,即可发现典型的耳螨。 4 治疗措施 4.1 用50%辛硫磷乳油,配成0.1%的膏剂(100g黄凡士林加上50%辛硫磷乳油0.1ml)调匀涂擦患部。 4.2 用1%~2%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并间隔5~7天再治疗一次。 4.3 蜈蚣1条,香油1两,冰片1份,共研磨成粉剂,抹擦患部。 4.4 为控制继发感染葡萄球菌,肌肉注射青霉素10~20万单位。 4.5 用1%杀灭菊脂乳剂对笼舍四周进行喷雾消毒,以杀灭外界环境的虫卵,防止其重复感染。或者对用过的笼舍用热碱水浸泡、刷洗。或者用喷灯作火焰消毒。 4.6 患狐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寄生虫病蔓延。1998年3月~1999年6月,我场饲养的北极狐,两次发生耳疥螨病,共计死亡2只,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临诊症状 病狐摇头,以耳摩擦笼网,用爪搔抓患部,耳颈部皮肤发红,肿胀,伤口内流出浆液性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并聚集和胶着在耳壳下缘被毛上,形成黄色或黄褐色的结痂。严重者食欲低下,头侧倾或弯曲,并出现痉挛和神经症状,从而导致患狐死亡。 2 剖检变化 尸体消瘦,贫血,耳颈部皮肤覆盖以硬壳和痂皮。 3 诊断 3.1 根据临床表现和患部皮肤刮屑镜检,如发现耳螨,即可确诊。 3.2 镜检方法:在患部皮肤的病、健交界处,涂少许甘油,用外科圆刃刀刮至皮肤微微出血,将刮下物放培养皿内,于黑色背景下并稍微加热,此时可以看到小白点迅速运动。也可将刮屑先在10%苛性钠溶液中浸泡3~5分钟,取其悬液涂到载玻片上,用低倍镜观察,即可发现典型的耳螨。 4 治疗措施 4.1 用50%辛硫磷乳油,配成0.1%的膏剂(100g黄凡士林加上50%辛硫磷乳油0.1ml)调匀涂擦患部。 4.2 用1%~2%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并间隔5~7天再治疗一次。 4.3 蜈蚣1条,香油1两,冰片1份,共研磨成粉剂,抹擦患部。 4.4 为控制继发感染葡萄球菌,肌肉注射青霉素10~20万单位。 4.5 用1%杀灭菊脂乳剂对笼舍四周进行喷雾消毒,以杀灭外界环境的虫卵,防止其重复感染。或者对用过的笼舍用热碱水浸泡、刷洗。或者用喷灯作火焰消毒。 4.6 患狐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寄生虫病蔓延。  相似文献   

19.
1严格消毒1.1兔舍消毒未进兔前的新兔舍应用3%火碱溶液和甲醛进行全面消毒,消毒时应封闭门窗,旧舍除进行上述消毒外,中间还必须用喷雾灵喷雾,每次消毒间隔2~3d,对于舍外的环境,只用3%火碱液喷洒即可。1.2兔舍带兔消毒用百毒杀每周2次对獭兔进行全面喷雾消毒。1.3饲养工具及饮水消毒用百毒杀浸泡饲养工具,定期用威岛消毒剂对饮水消毒。1.4粪便处理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兔笼卫生。2改善饲养环境,消除诱发因素2.1合理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兔舍中,会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气体,这就会使大肠杆…  相似文献   

20.
猪疥螨病是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俗称“猪癞”,仔猪最易感染。病猪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给养猪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实践中应用烟叶、敌百虫浸液治疗此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药液配制取旱烟叶或烟梗100克用清水2千克浸泡24小时,再放在锅中煮0.5小时,趁热加入含量为0.3克/片的敌百虫40~50片。待敌百虫溶解冷却后,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夏季应现配现用以防变质。2用法用药棉球醮取药液涂布患部,使药液充分渗入患部即可,每日2次。用药后3~5天病猪患部结痂脱落,红肿消除,恢复正常。注意不要将药液滴入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