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烤烟-杂交晚稻"模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杂交晚稻"两熟制是浙江省云和县示范推广的一种栽培模式,有利于稳粮增效、农民增收.介绍了该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董益禄 《杂交水稻》2005,20(1):45-46
"杂交水稻-蚕豆"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农田冬季资源,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及其技术策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阐述了北方杂交粳稻的生态优势和杂种优势及人们喜粳嫌籼食味的变化,介绍了杂交粳稻"北上"、"南下"取得的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当前杂交粳稻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籼粳架桥"培育籼型杂交粳稻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种子质量,会昌县种子公司从1994年开始,摸索出一套杂交水稻制种"一一对应质量监控法",按照"保证质量项目--对应措施--对应责任"操作,使入库种子100%达到了国家二级以上标准,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2007-2009年在湘阴县白泥湖乡实施"超级杂交早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3 a共示范种植超级杂交早稻601.44 hm~2, 比该乡前3 a早稻平均单产增产36.8%~43.5%,实现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目标.阐述了示范基地采用的主要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兴明  钱前 《中国稻米》2021,27(4):9-11
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是中国科学家对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做出的一项重要历史贡献.我国对杂交粳稻的研究虽迟于日本,但却后来居上,并领先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杂交粳稻研究还推动了籼粳亚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选育了大量以"甬优"系列为代表的、利用亚种间优势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组合,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足够的种子"芯片".本文回...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食味优质型粳稻常规品种和以其为亲本转育的不育系(含辽粳433系、越光系和港源系血缘)南北跨区域种植的差异化表现,探讨该类型杂交组合"北种南制"的可行性,分析生育期"倒挂"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总结适合南繁稻区的配套制种技术,为优质型杂交粳稻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向花香 《中国稻米》2010,16(5):49-50
为了提高水稻杂交育种工作的效率,笔者从2006年起对水稻杂交技术进行改进,初步总结出一套"用CO2处理稻穗后再去雄,取穗抖花授粉,牛皮纸袋套袋隔离"的杂交技术。经过3年的试验,共配组550多个杂交组合,全部都收到F1代种子,大多数单穗结实在16粒以上,杂交成功率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菜--一季杂交晚稻"栽培模式在麻阳示范6.67 hm2,每公顷纯收入达5.4万元,是双季稻栽培的7倍.该模式是城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最佳模式之一,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是作者近十年来摸索着总结出来的大豆杂交实用技术,该技术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效率高,为大豆育种工作者和直接参与杂交工作的人员提供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谈离体杂交     
朱世峰 《中国马铃薯》1989,3(4):225-226
<正> 离体杂交在马铃薯遗传与育种的品种研究工作中已被广泛采用。应用离体杂交技术,对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育种的新方法,新途径,尤其是对困难组合的杂交及自然环境和气侯条件不利于马铃薯的杂交或有困难的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很多。1987年,加拿大农业部新布省费德瑞克顿农业试验站的马铃薯离体杂交试验,杂交组合座果率很高,效果非常好。这个离体杂交试验是在费德瑞克顿农业试验站办公大楼的地下室进行的,场地和试验规模都很大,授粉花朵约在10万个以上,比1958年夏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是由我国发明的一项原创性的粮食增产技术。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直领跑于世界。近年来,现代农业对杂交水稻的米质、稳产性、抗倒性和机械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杂交水稻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在稳定国内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仍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杂交水稻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全球种植面积。借力"一带一路"的东风,与国际化接轨,加强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力度,建立海外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和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抢占世界杂交水稻种业科技制高点,助推杂交水稻走在国际化的前列,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涟源市2007-2009年实施超级杂交晚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共示范2 023.7 hm2,平均单产9.26 t/hm2.介绍了3 a来项目实施效果和主要组织措施及栽培技术,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产杂交大豆新品种杂交豆2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豆2号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高产制种技术是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合理安排播期和行比,及时放蜂,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杂交水稻育种科研长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参加了全国杂交水稻协作科研、全国稻瘟病协作科研,国际稻瘟病圃合作科研、四川省"六五"到"十一五"水稻育种攻关,长期是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副组长单位。承担了四川省"市、州农科所水稻联合育种攻关项目",是四川省联合育种攻关项目主持单位。承担了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的研究任务,首批进入了"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部、省级和市级成果奖13项,育成了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多系1号及菲优、N优、内香优、内香等系列杂交水稻组合40余个,在我国南方稻区生产上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四川省杂交水稻引进推广和之后的"三次主栽品种换代"、为四川省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和种子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有明显产量优势可利用的杂交二代组合,试图为杂交小麦研究找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曲靖市马铃薯杂交实生籽试验示范综合应用技术项目,在省农业厅的支持和帮助下,已开展了三年工作,并筛选出"B16"、"B18"、"B19"、"B20",在马龙、宣威、会泽、富源、陆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我们使用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主要依靠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1986—2005年湖南省审(认)定的两系和三系杂交早稻情况,并以2001—2005年审定组合的区试资料为依据,比较了两系杂交早稻与三系杂交早稻之间的异同。与三系杂交早稻相比,两系杂交早稻具有产量较高、生育期较短、稻瘟病抗性较强等优势,但垩白粒率高,米质较差,植株偏高。无论三系还是两系组合,都需要缩短生育期、降低垩白粒率、提高抗病性特别是对稻瘟病的抗性。提出了提高杂交早稻单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杂交水稻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及杂交水稻育种、种子生产和推广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2016,(2):1-8
在中国杂交水稻从1976—2015年推广40 a之际,对中国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杂交粳稻的推广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6—2013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5.316 2亿hm2,并于1995年达到2 089.78万hm2的历史最大面积,占当年水稻面积的67.97%,但杂交水稻面积及其占水稻面积的比例在1999年以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至2013年维持在1 617.8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53.37%;1996—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数量由133个增加到532个,而单个主要品种的平均年推广面积则由11.01万hm2下降到2.36万hm2,品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突破性品种匮乏;1996—2013年两系杂交水稻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由0.92%上升到33.59%,两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杂交粳稻的年推广面积维持在20万~26万hm2,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1%~1.5%的极低水平,杂交粳稻在杂交水稻中的地位还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