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三年预备试验,1983年选取了全省棉花枯萎病普查中分离的20个菌系,另加致病力强的江苏启东型和南京型菌系作对照,采用海岛棉、陆地柿、中棉的6个品种作鉴别寄主,在田间进行纸钵接种鉴定。结果看出:致病力近似启东型的强菌系8个,近似南京型的弱苗系4个,中间类型8个。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4.
西瓜枯萎病菌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对西瓜幼苗的平均病株率为72.8%;分离到的茄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对西瓜幼苗也有一定的致病力,造成西瓜幼苗下胚轴基部水浸状腐烂,平均病株率分别为18.1%和20.0%。尖孢镰刀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差异,除来自海南的菌株外,来自其他各地区的菌株平均病株率均〉70%;只有采自海南的菌株中出现了对西瓜幼苗没有致病力的菌株,海南所有菌株的平均病株率仅为33%。2010年研究结果显示,来自海南的菌株与来自其他地区的菌株之间存在致病力差异。  相似文献   

6.
甜瓜枯萎病菌的抗药性及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宁省海城地区保护地采集的甜瓜枯萎病菌,进行分离培养,获得代表菌株19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菌灵、福美双对各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病菌对药剂敏感性降低。以中等抗性的甜瓜品种真甜1号为寄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系的致病力有差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致病力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 镰刀菌的变异性很大,但人们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的变异性及其致病力能否变化研究尚少。近年,我们根据新疆各地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发生变化的情况,采用寄主组织液诱导培养的方法,探讨其变异的原因。反复试验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能够导致棉枯萎病菌致病力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的致病类型。 供试的生理Ⅱ型菌株(胜站菌株)采自吐鲁番市胜金乡农科站棉花枯萎病自然病圃经分离纯化而得,生理Ⅲ型菌株(胜三菌株)采自吐鲁番市胜金乡胜利三队海岛棉田经分离纯化而得。1985年4月至5月下旬,我们在室内将感病品种海岛棉8763И和陆地棉  相似文献   

8.
 :1 998年对新疆棉花耐高温菌系 HAI- 1 7的致病性、耐温性、大分生孢子形态、菌系营养亲和性、产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HAI- 1 7能在 40℃生长 ,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大分生孢子 31 .8~ 49.5× 5.1~ 7.6μm为镰刀型。采用营养钵苗期鉴定法和 nit突变体技术 ,HAI- 1 7属于 7号生理小种 ,与标准 7号生理小种 Ag1 0 6亲和 ,与 3号和 8号生理小种不亲和 ,属中等致病型。标准 FA制品在 2 69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供试 7个菌系中 ,HAI- 1 7在 Modified Richard培养液中产毒量为 1 .1 μg/ ml,在 PSA中为 0 .9μg/ ml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高温型菌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98年对新疆棉花耐高温菌系 HAI- 1 7的致病性、耐温性、大分生孢子形态、菌系营养亲和性、产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HAI- 1 7能在 40℃生长 ,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大分生孢子 31 .8~ 49.5× 5.1~ 7.6μm为镰刀型。采用营养钵苗期鉴定法和 nit突变体技术 ,HAI- 1 7属于 7号生理小种 ,与标准 7号生理小种 Ag1 0 6亲和 ,与 3号和 8号生理小种不亲和 ,属中等致病型。标准 FA制品在 2 69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供试 7个菌系中 ,HAI- 1 7在 Modified Richard培养液中产毒量为 1 .1 μg/ ml,在 PSA中为 0 .9μg/ ml  相似文献   

10.
王兰  黄丽丽  冯宏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27-5929
[目的]明确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南疆地区棉花抗病育种和棉花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2个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代表菌株在4个长绒棉品种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病情指数将南疆不同团场的菌系致病力划分为中、弱2个类群;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菌系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海岛棉品种和12个菌系可聚集成4类。选用9对EcoR I和Mse I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52的相似水平上,全部菌株被分为4个AFLP群。[结论]新疆南疆地区不同团场间的棉花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显示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形态比较和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河北省西瓜种植区采集到的西瓜枯萎病病株进行病菌的分离培养,获得了38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通过在PSA培养基上培养和观察,发现以菌落形态特征为依据,可将供试菌株大体分成三类:I类,气生菌丝呈白色绒状,菌落颜色为白、淡紫、紫色;Ⅱ类,气生菌丝呈白色絮状,菌落颜色多为淡紫色;Ⅲ类,气生菌丝不发达,菌落颜色为白色、淡紫色。以中等抗性的西瓜品种“Crimson sweet”为寄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系的致病力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致病力最强的是来自隆尧的FON3菌株,其次是来自望都的FON15菌株,最弱的是来自大名和平乡的FON10和FON12。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民权县花园镇棉花枯萎病病株为材料,采用连续稀释法和单孢分离法得到枯萎菌单孢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和显微形态学分析。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所分离的菌株r DNA内转录间隔区(ITS)PCR扩增得到544 bp大小的片段(Gen Bank登录号为FJ715505),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其他枯萎菌的ITS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将该ITS序列与Gen Bank中搜索到的同源性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商丘地区棉花枯萎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对该分离棉花枯萎菌菌株进一步进行致病力生物学鉴定。  相似文献   

13.
 用棉花枯萎镰刀菌生理Ⅱ、Ⅲ型4个菌系的8个同核型菌株(即绒毛形和匍匐形作为标记),进行了10个组合的原生质体融合。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排列取100个融合体,进行异核体检测,从中选取10个真正融合的异核体,10个组合共获得100个融合异核体。对每个融合异核体进行繁殖扩大为一个菌株,并对这些融合异核体菌株及8个同核型菌株、同核型混合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生理Ⅲ型菌系的原生质融合异核体菌株致病力增强。证明异核现象是引起生理Ⅲ型菌系致病力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方法】 从北疆主要植棉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利用大丽轮枝菌特异引物VDS-F/VDS-R、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D1/D2、非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ND1/ND2对所有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根据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在单个条田中所占的比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选取18个代表菌株对其在PDA上的培养特性及对棉花的致病力分析。【结果】 从北疆棉田病株上分离到644个大丽轮枝菌菌株,67.5%的菌株为落叶型菌系,27.8%为非落叶型菌系,4.7%菌株不能归类,供试菌株的致病类型存在分化,其中以落叶型菌系为主要致病类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单一落叶型菌株发生的地块最多,其次是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发生地块,田间以落叶型菌株为优势菌株的地块占70.1%,落叶型菌系为田间地块的主要致病类型。18个代表性菌株形成菌核型、菌丝型和中间型3种菌落类型,菌核型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进一步分化形成3种不同的类型。对棉花感病品种的致病力进行测定,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普遍高于非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非落叶型菌株中也有病指很高的菌株,北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结论】 北疆棉田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其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我国香蕉主要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的致病力及其遗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对寄主鉴定和RAPD技术分析来自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的FOC 生理小种、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态性。结合巴西蕉和粉蕉鉴定与RAPD技术,与香蕉枯萎病菌1号(FOC1)和4 号生理小种(FOC4)对比,55 个FOC 菌株中,有28 个菌株属于1 号生理小种、海南10 个、广西8 个、广东4 个、福建4 个、云南2 个;27 个菌株属于4 号生理小种,海南20 个、广西4 个、广东1 个、福建1 个、云南1 个。强致病力菌株有23 个菌株,中致病力菌株有15 个,弱致病力菌株有17 个;通过遗传多态性分析,9 条引物PCR扩增供试菌株,共扩增出136 条谱带,其中多态性的条带有126 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3.4%,在遗传阈值为0.68 时,55 个供试菌株与FOC1 和FOC4划分为4 个RAPD 菌群,除1 号生理小种BF26 菌株单独形成郁菌群外,4 号生理小种和其余1 号生理小种均未单独形成菌群,Ⅰ、Ⅱ、Ⅲ群同时含有1号和4号生理小种。因此,我国香蕉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仍以1号和4 号生理小种为主,但是生理小种的遗传分化在分子水平上趋于复杂化,香蕉枯萎病菌群体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致病力的强弱和菌株遗传关系无直接的相关性,跟地理分布也没有相关性,香蕉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态性可能更多依赖其寄主。这些结果为香蕉的抗病育种、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997~ 1 999年 ,从长绒棉区采集 1 80个病株 ,分离获得 84个棉花枯萎病菌菌系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 1 9个菌株作 , 型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 1 9个菌系均高度侵染海岛棉 ,高度或轻度侵染陆地棉 ,不侵染中棉 ,均属于生理 型 7号生理小种 ,尚未发现生理 型菌系。根据在 6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 ,可将长绒棉区供试菌系划分为强、中、弱 3种类型 ,主要为弱致病型 ,占供试菌系的 47.4%。大分生孢子大小为 ( 1 3.7~ 2 3.6) μm× ( 2 .7~5.4)μm,多为马特型 ,菌丝白色 ,菌落底部紫色或浅紫色 ,部分菌系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相似文献   

18.
19.
长绒棉区棉花枯萎病菌生理Ⅱ,Ⅲ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测定了源于湖北省棉区的15个棉黄萎病菌单孢菌株(简称湖北菌株)和2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和V99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棉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个棉花品种上,15个湖北菌株中都有致病力与T9或V99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综合分析表明:菌株T9的致病力最强,6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相当或强于菌株V991,7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中等,2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较弱。4个供试棉花品种中中棉12较耐黄萎病。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27个随机引物(10碱基)中10个可以从17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3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8处,17个黄萎病菌菌株可划分为2个RAPD群(RAPD group,简称RG),湖北省的9个菌株和V991属于RG1,另外6个菌株和T9属于RG2。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的棉黄萎病菌种群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