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普通油茶花粉形态及花粉管活体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3个普通油茶优良品系的花粉形态,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普通油茶杂交授粉后不同时间段花粉管的生长状况,以求探讨普通油茶在山茶科中系统发育的地位以及花粉管在授粉后的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普通油茶花粉形态一般为椭球或近球形,大小中等,具三沟,外壁纹饰为脑纹或桔皮状,符合山茶属花粉的种属特征,在山茶科系统发育中为较原始的类群;杂交授粉后0.5h,花粉管开始萌发,8 h花粉管生长端可达花柱中部,24 h穿过花柱基部进入子房,约48h即可完成受精过程;花粉萌发试验表明活体授粉的花粉萌发及生长量显著高于离体培养花粉。  相似文献   

2.
纳豆的保健功效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和压片等方法观察热研2号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及双受精作用过程。凌晨6时绝大多数花蕾已进行自花授粉,花粉粒在柱头上经过2~3 h后萌发。授粉后2~3 h,花粉管沿子房内壁生长进入胚珠,进行珠孔受精。开花后5~6 h,精卵细胞融合,几乎同一时间精子与极核融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红麻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败育发生的时期、发生方式以及花粉发育过程,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花粉发育时期的准确划分,为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花粉发育分为6个时期,发育天数在25-28天,不育系发生败育的主要时期为单核期。不育系和保持系均能形成四分体,但在单核期时,不育系的绒毡层退化严重,明显早于保持系,小孢子出现畸形,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导致最后败育。  相似文献   

4.
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花器官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其发育进程.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胡椒花穗长度和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20~28 d增长明显变缓.胡椒花为杂性花,兼具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但雄花和两性花数量极少.胚珠为直生类型,具短珠柄,着生在中轴胎座上.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长达20d,速度比较缓慢.花穗同一部位雌蕊发育启动比雄蕊稍晚,但柱头在花粉囊破裂之前失活,这种雌雄异熟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远源杂交比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山茶属植物花粉的生理特性,找到最佳的萌发时间和萌发条件,以便为提高杂交育种工作效率、合理搭配杂交组合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以浙江红花油茶、越南油茶、山茶、小果油茶4种山茶属植物为材料,分别统计其单花雄蕊数及花粉粒数,并重点比较了3种不同植物激素6-BA、GA3、ABA处理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花粉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是呼吸作用的基质、花粉管壁的材料和合成淀粉的先质。在花粉生长过程中,绝大多数有效糖是一般的蔗糖。自然界各种植物的成熟花粉粒中都含有蔗糖,同样在茶树的成熟花粉粒中游离态糖也几乎都是蔗糖。  相似文献   

7.
花生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依据花生花器官形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顺序,将花芽分过程划为10个时期,即①花芽原基期;②二叉苞片原基期;③花萼原基期;④雌雄蕊原期;⑤花冠原基期;⑥小孢子母细胞期;⑦小孢子四分体期;⑧单核花粉粒期;⑨二核花粉粒期;⑩花粉粒成熟期。研究发现花生成熟种子胚芽具有7个花序原基,雌雄配子体形成时间不同步。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了茉莉花双瓣品种的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观察结果表明 :茉莉花双瓣品种药壁发育为基本型 ,中层在小孢子减数分裂时期逐渐解体 ,绒毡层是异型细胞绒毡层 ,解体迟 ,不利于小孢子发育 ,药室内壁纤维层加厚不明显。小孢子从减数分裂中期 开始走向败育 ,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正常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形。雄配子体发育大多不正常 ,其发育早期有花粉管萌发的异常现象。空瘪、异形花粉多 ,正常与不正常比例为 10 0∶ 32 4。成熟花粉粒为 2 -细胞型 ,具三个萌发孔。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雄性败育发生的具体时期和败育的细胞学机理,以温敏不育系A731和其同型保持系731B为供试材料,采用花粉粒制片和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药形态特征及小孢子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均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保持系731B的花药和小孢子发育正常,只有极少数后期发育不正常;不育系A731花粉不育类型为典败和圆败;单核期小孢子可正常形成核,二核期正常形成营养核和精核,但有些营养核不清晰,三核期花粉粒染色后精核呈圆形,不能形成梭形精子;二核期花药中绒毡层提前解离侵入药室,造成小孢子败育。表明该温敏不育系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到三核期,推测二核期是其雄性败育发生的关键时期,败育的原因可能与绒毡层结构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由丹参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获得丹参三倍体,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为探讨其育性的细胞学机制,我们采用细胞学和解剖学的方法,对其花粉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染色体和细胞学表现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丹参三倍体植株生长正常,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向两极、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分裂结果产生三分体、微核等,而且花粉粒形态异常,产生畸变,萌发率极低。这些说明,丹参三倍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平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各种畸变、异常的染色体和细胞的行为表现,是造成其不育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丹参三倍体育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丹参育种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雌蕊缺失茶树花为试材,利用转录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雌蕊缺失茶树花的花芽、花蕾、花3个时期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发现,雌蕊缺失茶树花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着各种旺盛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活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的6个基因和ABCDE类识别基因的A类、C类和E类可能与茶树花的雌蕊缺失和雄蕊发育密切相关,并且基因调控过程较复杂;WUS基因中WUS2和WUS8下调可能调控了C类和E类基因,从而导致雌蕊的缺失;KNOX家族中,未检测到KNOXⅡ的同源基因,KNOX I类同源基因下调表达和缺失可能减弱了茶树花雌蕊心皮的启动和雌蕊边缘组织的生长。可以看出,本研究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初步了解了雌蕊缺失茶树花发育前后的网络途径,为后期对茶树花雌蕊缺失和雄蕊发育的研究,探明茶树花不育和性别决定基因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海南油茶良种离体快繁体系,加快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繁育,以海南本土油茶良种海大油茶4号当年生枝条的腋芽及顶芽为外植体,初代诱导定芽萌发建立无菌体系,再通过增殖培养提高组培芽增殖系数,进一步对增殖芽进行壮芽和炼芽,作为海南地区油茶芽苗砧嫁接用接穗。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法为:以2%NaClO 15 min+0.1%HgCl212 min进行复合消毒,外植体在添加杀菌剂0.1 g/L清菌易的培养基上初代培养,污染率可控制在20%以下;腋芽和顶芽的初代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0.1 mg/L IAA+2 mg/L 6-BA+0.5mg/L GA3;无菌组培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WPM+2 mg/L 6-BA+0.05 mg/L IAA+2 mg/L GA3;组培单芽的适宜壮芽培养基为:WPM+活性炭500 mg/L;将组培芽接穗用6-BA 50 mg/L的溶液浸泡基部2 min,嫁接成苗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比较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无花瓣品系在花蕾、花萼、雌蕊长度上与有花瓣品系无差异,仅雄蕊长度有所下降;无花瓣品系因缺少花瓣,花蕾重量仅为有花瓣品系的55.89%,但花萼、雄蕊、雌蕊重量差异不大,其中花萼和雄蕊重量略有下降,而雌蕊重量则上升。无花瓣品系花器官各部分与有花瓣品系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瓣缺失上,而花萼、雄蕊、雌蕊、花粉、柱头和蜜腺等形态均无明显差异,因此,该油菜花瓣缺失类型可能与拟南芥等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不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茶(Camellia japonica)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C. azalea)花芽组织中克隆出ACC氧化酶(ACC-oxidase, ACO)基因,命名为CaACO1,基因全长1232 bp,开放阅读框963 bp,编码32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ACO1在杜鹃红山茶不同组织中均得到表达,其中茎尖ACO1表达量最低,其次花芽、叶芽、根尖,表达量较高的是真叶和花器官,随着叶片成熟和花器官发育ACO1表达量均逐渐增加。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杜鹃红山茶叶片发育,并且与花器官衰老密切相关。ACO1在参试的8个山茶品种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但不同品种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ACO1表达量与花型、花色、花径和花瓣数4个形态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花粉和柱头特性的研究是兰花杂交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多花指甲兰(Aerides rosea)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多花指甲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粉微观形态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I2-KI和醋酸洋红染液并结合花粉离体培养检测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粉活力,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 多花指甲兰花粉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花粉表面颜色变深,质地更硬,花粉粒结合更加紧密,花粉团体积变小,表面变得更加平滑致密。 多花指甲兰花蕾期花粉染色为粉红色,盛花期的花粉染色最明显,染色率最高,而衰败期的花粉几乎无法被染色,在整个开花过程中,花粉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柱头可授性的结果显示,盛花期柱头气泡最多最迅速,可授性最强。该研究结果为多花指甲兰的引种栽培、迁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在花卉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百合是花卉市场备受欢迎的球根花卉,花型美丽,花色淡雅,花香迷人,其中重瓣百合由于雄蕊退化、无花粉、花型优美、观赏期长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本研究以东方型重瓣百合‘Carolina’为试材,采用6个不同浓度(50、100、200、400、600、800 mg/L)的GA3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其株高、茎粗及采后品质等指标,探讨GA3对重瓣百合‘Carolina’生长及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试验中400 mg/L GA3对促进‘Carolina’株高、花苞长度、花朵开放率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10.40%、9.13%、17.78%,达到极显著差异;800 mg/L GA3对‘Carolina’叶绿素相对含量的积累有促进作用;100 mg/L GA3对‘Carolina’整株花期延长效果最佳,比对照长10.64%;在种球方面,800 mg/L GA3对种球单个鲜重、总重量和平均根数的促进作用较好。瓶插期间,100 mg/L GA3对延缓花枝鲜重、提高花苞开放率、延长单朵花期和整株花期效果最好;600 mg/L GA3对延缓瓶插叶绿素相对含量和MDA的积累,提高SOD和POD酶活性作用最佳,达到极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来看,600 mg/L GA3对重瓣百合‘Carolina’作用效果最佳,400 mg/L次之。  相似文献   

17.
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上的高档花卉.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兜兰品种大多是由...  相似文献   

18.
朱砂根和红凉伞在最新的分类系统中均隶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紫金牛属(Ardisia)植物,由于二者在植株形态上存在过渡性状,从而缺乏明显的区分界限,而花部形态是属下划分及种间界定的关键性状,具有较高的分类价值,因此,基于对二者原始形态描述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进行补充,旨在更加准确地掌握它们在形态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朱砂根和红凉伞均为圆齿亚属,主要区别在于叶色的过渡,其余形态无太大的差异性,黑色腺点分布于2种植株的所有器官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朱砂根和红凉伞的花序较多,从外到内不断分化,而花序梗随着花芽的分化逐渐伸长;通过石蜡切片解剖发现,朱砂根和红凉伞花芽分化较早,最小采样花序大小为0.5 mm左右,2种植株均处于花芽分化末期,因此,从外观上不能反映其内部的结构变化;朱砂根的子房膨大有2种类型,当横径>纵径时,子房分化为2室,胚珠和花粉粒成熟,易于受精;纵径>横径时,柱头快速突破花冠裂片高于雄蕊,但子房暂未分室,未见花药明显散粉,导致受精失败和柱头脱落;而红凉伞子房横径和纵径同时生长易于受精,座果率略高于朱砂根。此外,二者通常形成2室子房,本研究还发现朱砂根中具有分化为3室的子房,而红凉伞子房则分隔为完整的4室,后期花器官在外部形态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区别,且二者的花芽分化、开花和坐果等物候期持续时间一致,但朱砂根花芽分化早于红凉伞约7~10 d,这可能与所处的生境不同有关,结果可为物种鉴定及属内分类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万金S是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利用扬稻6号(9311)的育性变异单株育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于2009年9月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万金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9%;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24℃),在湛江不育期135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米质优,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稻米品质优,其中万两优香1号于2011年6月通过了海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和克隆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水稻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大田常规种植条件下比较了突变体dps2 (Defective pistil and stamens 2)和野生型春江06的主要农艺性状及花器官形态特征差异;扫描电镜及石蜡切片观察花药结构并用染色法观察花粉和胚囊的育性;利用图位克隆方法进行基因精细定位;qRT-PCR分析了花发育相关基因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结果】dps2突变体抽穗期变长,不能正常扬花,雄蕊和雌蕊皱缩且花药和柱头数目增多;进一步研究发现,dps2突变体花药腔室塌陷,内无可见小孢子,即使部分花药形成腔室,花粉粒也无淀粉积累呈干瘪状。此外,突变体胚囊育性也受到影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短臂上91.2 kb的区间内,区间内未见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报道。qRT-PCR检测发现,水稻ABCDE模型中的B类、C类和E类基因的表达在突变体中显著升高。【结论】dps2突变体的雄蕊及雌蕊均发育异常,最终导致完全不育,推测DPS2可能在水稻第3轮雄蕊发育和第4轮雌蕊发育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