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红毛丹(L.,1767)别名毛荔枝、毛荔、毛龙眼(台湾),英文名Rambutan,为无患子科(Juss,1789)红毛丹属(韶子属,L.1767)。外果皮着生红色柔刺,故称"红毛丹",果实似荔枝,又有"毛荔枝"之称,是东南亚著名水果之一。原产于马来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半岛中部热带森林中发现有野生红毛丹,中国在海南南部、广西南部、西部和云南南部海拔500~1500m的密林中尚有民间中草药红毛丹属的海南韶子  相似文献   

2.
红毛丹富含大量营养物质,酸甜可口,果实肉厚多汁,具有葡萄和荔枝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红毛丹采后贮藏中极易出现失水、褐变、冷害、病害腐烂等品质劣变,严重降低了商品价值.本文归纳了红毛丹采后贮运中面临的问题,并总结了保鲜技术,以期为红毛丹采后贮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西州蜜17号哈密瓜为材料,采用壳聚糖、热处理结合杀菌剂复合处理方法进行保鲜研究,分析其对甜瓜采后好果率、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为甜瓜采后病害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保鲜方法,并研究其与对照组在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以20g/L壳聚糖、55℃热水结合咪鲜胺杀菌剂处理可有效提高哈密瓜果实在冷藏期间的平均好果率、硬度、叶绿素、总酚、类黄酮,推迟呼吸高峰。该处理方法能起到延缓哈密瓜采后衰老,减少病害,延长其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杜娟  廖新福  杨军  腾国玲  张敏  再吐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32-4035,4080
[目的]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2~4、4~6、6~8、8~10℃4个贮藏温度下的杀菌剂、1-MCP、杀菌剂复合1-MCP技术对哈密瓜进行采后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POD、SOD与CAT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不同采后处理中,6~8℃条件下贮藏、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CAT、POD、SOD酶活水平最高;8~10℃贮藏温度下、采后杀菌剂处理,MDA含量水平最高;4~6℃贮藏温度下、来后1-MCP处理,质膜透性最低;2~4℃贮藏温度下、采后1-MCP处理,果实硬度和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水平最高.[结论]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17号进行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5.
1前言红毛丹 (NepheliumlappaceumL .)英文名为Rambutan,原产马来群岛 ,是我国引种的热带水果 ,外型美观、营养丰富、兼有荔枝与葡萄风味 ,可口怡人 ,品质优越。从引种迄今对红毛丹的施肥未进行过系统研究 ,为了适应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与提高红毛丹的品质的需要 ,在海南保亭万亩红毛丹种植基地 ,进行了土壤养分测定、植物营养诊断分析 ,并应用专家系统知识表示技术 ,对其领域知识分析、知识库系统及培肥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 ,国际上把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结合称之为农业信息技术 (AgriculturalIn…  相似文献   

6.
为红毛丹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海南省当前主栽红毛丹品种保研7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滴灌增施镁肥和常规施肥(不施镁,CK)对红毛丹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镁红毛丹保研7号的产量为9 736.7kg/hm~2,较CK增产10.1%;与对照相比:红毛丹叶片中的Mg和N含量显著提高,果实营养品质得到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1%,Vc提高5.0%,固酸比提高16.1%,可滴定酸降低0.016%;纯收益增加13 994元/hm~2,提高19.6%;VCR为47。滴灌施镁可提高红毛丹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MgSO_4·7H_2O追肥用量为100kg/hm~2,在花芽分化期分2次滴施。  相似文献   

7.
选取北京三号和金状元2个地黄品种的发病块根,经表面灭菌后切成小块,置于PDA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化致病菌;将纯化后的真菌进行形态及显微鉴定,再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最后对3种常用杀菌剂甲霜· 霉灵、代森锰锌、肟菌·戊唑醇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北京三号和金状元中分别分离出5个致病菌株;经过致病性试验发现,北京三号3个菌株为致病菌株,金状元中2个菌株为致病菌株;选择2个优势致病菌作为试验菌,发现3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表现为250~500 mg/L肟菌·戊唑醇>2000 mg/L代森锰锌>3333 mg/L甲霜· 霉灵.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确定致病菌后,经形态学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以及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在3种杀菌剂中,以浓度为250~500 mg/L的肟菌·戊唑醇的抑菌效果最好,但应结合田间施用效果才能确定是否能大面积推广使用.本试验结果可为地黄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南丘陵平地红毛丹果园水肥管理中存在施肥不平衡、养分流失、易引起灼烧、用工量大等问题,在分析红毛丹生理及矿质营养特性基础上,提出了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其在减少含水土壤面积、控制灌水深度、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等方面的优势,并对其设计要点、施肥管理策略及方案进行了详细叙述。建立水肥一体化微灌系统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实现红毛丹增产、水肥高效耦合、提升果园效益,建议在海南省红毛丹生产上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实验主要包括病原菌的采集、分离与提纯、离体培养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生长速率法、抑菌圈法、孢子萌发法等均是常用的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本文概述了我国部分重要的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未来果蔬采后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柑桔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采后病害导致果实易腐烂和易感病。目前,柑桔采后病害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杀菌剂来防治。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化学合成杀菌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亟需开发新型柑桔贮藏保鲜剂,来延长柑桔货架期。本文综述了拮抗微生物保鲜剂、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已经被认可的安全化学物质(GRAS)作为新型替代保鲜剂应用于柑桔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1.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多菌灵等传统杀菌剂具有抗药性。就自配的20%肉桂醛乳油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及离体保鲜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肉桂醛乳油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36.38%,低于施保克(咪鲜胺)的44.50%,但比传统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治效果好。同时,20%肉桂醛乳油可以显著减轻芒果采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小平  何纲  许建 《农学学报》2020,10(9):43-47
针对哈密瓜田间及采后出现病害腐烂的现象,采用混合杀菌剂0.4 g/kg扑海因+0.53 g/kg亿度勇,在果实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对哈密瓜‘西州密25号’进行喷药处理,以采后相同杀菌剂处理与自然贮藏处理作为参照,哈密瓜采收后置于室温条件下贮藏,研究采前杀菌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贮藏12天时,采前杀菌剂处理果心部位硬度为0.72 kg/cm2,显著高于对照组0.49 kg/cm2;腐烂率为20%,对照组为55%,同时腐烂指数也较对照组低0.65,但效果均不及采后处理组;常温贮藏9天时,采前处理组CAT活性为115.8 U/g,较为平稳。研究认为,采前杀菌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和生理有一定影响,采前杀菌结合采后杀菌处理贮藏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inn.)属无患子科热带高大乔木果树,原产马来西亚。每年2-4月开花,6-8月为果实成熟采摘季节。果实含水量、含糖量高,呼吸作用旺盛,易感染各种病原菌。在常温条件下,采后  相似文献   

14.
板栗果仁腐烂病是板栗贮藏期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当地板栗产业的收益。小刺青霉菌(Penicillium spinulosum)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有效控制其对板栗储藏期间造成的危害,研究了其培养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6种杀菌剂进行室内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小刺青霉菌在板栗培养基最适宜其生长,菌落直径为3.72 cm。PDA培养基最适宜其产孢,产孢量为2.40×10~8 cell·L~(-1)。氮源为酵母浸粉时最适合其菌丝生长和产孢,菌落生长和产孢量分别为3.42 cm和2.93×10~8 cell·L~(-1)。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为3.35 cm,甘露醇为碳源时最利于其产孢,产孢量为1.97×10~8 cell·L~(-1)。全黑暗条件最适宜菌丝生长,菌落直径为4.35 cm,而产孢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在任何光照条件下都能产孢。菌丝生长适宜温度是20℃;适宜pH为7.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氟硅唑EC、50%咯菌腈WP、45%咪鲜胺EW、80%多菌灵WP、25%丙环唑EC、24%噻呋酰胺SC对小刺青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_(50)分别为0.007 8、0.543 5、0.058 8、0.065 0、0.631 7和4.732 3 mg·L~(-1)。  相似文献   

15.
刘伦沛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62-12665
[目的]通过对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促动力学研究,寻找影响其催化活性的环境因素。[方法]以红毛丹果皮为试验材料,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EDTA、Vc、亚硫酸氢钠、柠檬酸4种抑制剂和底物浓度对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6.8;EDTA、Vc、NaHSO3、柠檬酸对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EDTA的抑制效果较其他3种抑制剂强。[结论]利用低温、一定浓度的EDTA、Vc、NaHSO3、柠檬酸等试剂可抑制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延长红毛丹果实的贮藏和运输时间,抑制其褐变;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红毛丹果皮多酚氧化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毛丹原产马来西亚,是著名的热带珍稀水果,极具经济价值。本文对海南保亭地区种植红毛丹的环境条件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采后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采后哈密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8501"哈密瓜为研究对象,采用NaCl(1.5;、2;、2.5;)、水杨酸(0.5‰、1‰、1.5‰)、草酸(4‰、6‰、8‰)和柠檬酸(0.5;、1;、1.5;)对哈密瓜进行采后涂抹杀菌剂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2; 的NaCl、1‰的水杨酸、6‰的草酸和1; 的柠檬酸处理,均能延缓哈密瓜呼吸高峰,降低VC含量损失,促进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减缓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结论]综合比较,以1‰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2 采后技术 2.1 采后处理 为了提高园艺产品在市场上的外观品质以及延长其货架寿命,往往需进行各种处理。在日本不允许在任何园艺产品上使用杀菌剂和上蜡,尽管已证明这些技术在进口的柑桔上可显著地降低腐烂率(Kitagawa等,1984)。新兴的电子技术提供了无损伤测定内部品质的技术方法。过去主要采用声波脉冲反应方法预测其内部品质,用红外光谱测定含糖  相似文献   

19.
果品在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因病害损失严重.现行防治果品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化学杀菌剂易产生残留和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可行又更为安全的方法防治果品采后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分离筛选出对果品采后病害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的生防酵母菌,其中有些酵母菌作为生物杀菌剂已经获得许可和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生防酵母菌的生防机理研究进展迅速,笔者从营养或空间竞争、直接病原菌寄生、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分泌抗菌素等4个方面对生防机理研究的历史和最新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红毛丹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外红毛丹的栽培技术、繁殖技术、病虫害及果实采后生理、保鲜技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