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施肥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1年生杨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与1年生杨树扦插苗形成菌根,并可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量,其中Glomussinuasa对1年生杨树扦插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Glomuslnosseae。丛枝菌根真菌与肥料之间的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磷肥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氮肥;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可以增强宿主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关系,在以矿区排土场土壤为基质的盆栽试验条件下,向刺槐幼苗接种供试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象牙白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eburnea、隐类球囊霉Paraglomus occultum及3种真菌的混合菌剂),验证丛枝菌根真菌对刺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供试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刺槐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以接种摩西球囊霉组植株菌根侵染率、株高、地径、生物量和SPAD值最高,说明供试菌剂中摩西球囊霉与刺槐幼苗根系的亲和力最高,接种效应最显著。研究结果为菌根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固氮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紫穗槐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单接种根瘤菌、非接种对照处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时紫稳槐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能够与紫穗槐很好地形成共生复合体,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处理的苗木根系结瘤数量显著提高,苗木根系土壤的脲酶活性、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通过对紫稳槐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的测定,进一步证实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强豆科树种紫穗槐的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杨树外生菌根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唐明  陈辉 《林业科学》1994,30(5):437-441
对陕西省35种杨树外生菌根的调查研究,鉴定出9种外生菌根真菌。研究证明,一种外生菌根真菌可侵染不同种杨树;一种杨树又可被不同的菌根真菌侵染,并观察到在同一小根上顶端形成菌套,中部和下部形成泡囊丛枝这一混合型菌根形态。  相似文献   

5.
四川主要农用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数量和种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形态学分类法测土壤样品中丛枝菌根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广泛分布于四川农业土壤中,但其数量和种类较少,种群结构单一。共计分离鉴定出3个属18种丛枝菌根真菌,球囊霉属(Glomus)13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其中只有Gl.mosseae,Gl.cale-donium,Gl.constrictum的出现频率大于10%,是主要四川省农用土壤中的优势种。研究还发现,地域因素、土壤类型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人为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的数量和种类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丹萍 《河南林业科技》2004,24(2):12-13,15
本研究以白三叶草作为宿主植物,采用单孢接种和多孢接种,在土培、沙培和液培条件下培养丛枝菌根真菌。综合分析丛枝菌根真菌各项菌剂生产指标,筛选丛枝菌根真菌、培养方法及接种方法的最佳组合,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印度西高止山药用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印度西高止山脉南北Goal区内25个科的36种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30个物种带有丛枝菌根真菌,其余6个物种没有丛枝菌根真菌定植。在根际士壤中,共发现了来自5个菌属(球囊霉属、无梗囊霉、盾巨孢囊霉、巨孢囊霉属和Ambispora)的42种丛枝菌根真菌。本研究区内,球囊霉属是优势属,聚线绣球菌是优势种。定植百分比和孢子密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南、北Goa区内,Simpson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说明该区具有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8.
盆栽条件下,4种丛枝菌菌根真菌对1年生高山红景天实生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4种不同丛枝菌菌根真菌的1年生高山红景天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株高、分株数、根长、根茎重及成活率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Glomusmosscac和Glomusintraradices对1年生高山红景天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油桐根系丛枝菌根(AM)共生状况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并通过油桐苗木AMF接种试验以探索与油桐高效种植相配套的菌根接种技术。在云南丘北,对4 a生和10 a生油桐人工林的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油桐林的土著AMF和商品AMF菌剂"Endo"开展了接种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0 a生的油桐具有更高的AMF定殖程度,而4 a生的油桐根际孢子密度相对比较大;油桐育苗期对土著菌种接种具有较好的响应,接种后苗木生长状况基本优于对照;在幼树初期,"Endo"菌剂对油桐植株的促进生长效应较为显著,接种处理也基本优于对照;菌剂在育苗基质中浓度越大,促进生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析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探讨可见的地上植物群落和未知的地下真菌群落结构间的关联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梵净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3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在植被类型间的差异,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并分析真菌群落与土壤性质、细根性状和叶性状间的关系。[结果]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门,undefined saprotroph、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病原菌、内生真菌、寄生性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的显著差异功能类群分别是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真菌群落组成在植被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常绿阔叶林真菌多样性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而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在亚高山矮林显著低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ABT分析表明,根碳含量是影响真菌丰富度的首要因子,叶干物质含量是影响真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  相似文献   

1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或AM真菌)是一种在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有益真菌,能与地球上80%左右陆生植物根系共生形成丛枝菌根结构.AM真菌能通过与宿主植物交换碳源,促进宿主植物对N和P等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植株生产力和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全球气候变化和化肥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Das Panna  Kayang Highland 《林业研究》2010,21(2):137-142,I0003,I0004
调查了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Meghalaya)3个黄兰种植区(Umdihar,Umsaw和Mawlein)内丛枝菌根真菌和暗隔真菌的侵染。分离和鉴定了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根据不同黄兰种植区内菌根菌种分布和丰富度评价了菌根菌多样性和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显著高于暗隔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暗隔真菌的侵染分别是50.91%~58.95%和1.84%~4.11%。真菌孢子密度在三个种植区内变化较大(p0.05)。在所鉴定的7个属29个菌种中,球囊霉属菌种的丰富度最高。Sorenson系数在0.35-7.0之间。种植区内菌种丰富度在2.0~2.9之间。总的菌种丰富度与总的相对丰富度显著相关(p=0.001)。真菌分布、相对丰富度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Glomus multicaulic、缩不囊霉(G.constrictum)和无梗囊霉是黄兰最偏好的菌种,可能是由于寄主的营养获得和生长较为适当。图6表5参27。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60年代,随着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随之恶化,由于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被微生物所降解,所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是土壤中一类特殊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共生所形成的复合器官。地球上大部分有花植物都具有丛枝菌根。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条件下,菌根结构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稳定以及增强寄主植物抗逆性、促进寄主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体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目前丛枝菌根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策略和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丛枝菌根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菌根接种技术,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化香椿幼苗的生长及N、P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化香椿幼苗的苗高、地径与未接种处理相比,均显著增加了,且随着胁迫程度增加苗木生长增值越大.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幼苗整株N含量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加了全株P含量.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以W1干旱胁迫处理下(田间持水量40%),菌根化香椿幼苗根、茎、叶及全株P含量最高.这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能有效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重,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不同接种量(5、10、15、20 g·株~(-1),以不施用菌剂为对照)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铁力木的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接种处理,铁力木幼苗能够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形成共生关系;丛枝菌根的形成对铁力木幼苗植株高度、地径、叶片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等指标均能产生显著效应;在参试的4种接种量中,以5 g·株~(-1)为铁力木幼苗最佳接种量。  相似文献   

16.
桃棕苗期接种丛枝菌根菌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桃棕哥斯达黎加San Carlos种源及14152号家系幼苗为宿主,开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苏格兰球囊霉和木薯球囊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丛枝菌根真菌均可在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上形成感染,感染率26.7%~50.0%,感染指数13.3~37.5.尽管形成了菌根感染,但接种后7个月时,对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的地上部分的生长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菌根接种对14152号家系根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接种处理下,14152号家系幼苗根系生物量和主根长分别比不接种(对照)提高了80.0%和51.4%.3个丛枝菌根菌中,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对桃棕家系苗期根系发育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盆栽情况下,研究接种AM真菌对文冠果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促进文冠果幼苗的生长。感染AM真菌的文冠果幼苗,侵染率、苗高、地径、分枝数等均显著提高,尤其是接种菌根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沙棘根际的丛枝菌根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从沙棘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7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别为孔围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集球囊霉、地球囊霉、缩球囊霉、单孢球囊霉,其中,孔围球囊霉为国内新记录种,摩西球囊霉为优势种。从而为沙棘的丰产栽培、育苗及造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茬银杏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 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 (Nicol.&Gerd .)Gerd .&Trappe ,Glomusin 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 (Karsten)Berch对银杏幼苗在重茬土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论土壤消毒与否 ,重茬土中 3种丛枝菌根真菌均可促进银杏幼苗的生长 ,显著提高银杏的苗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茎、根的干重 ,极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苗高比对照提高了 17 6 %~ 38 0 % ,叶片干重增加了 2 5 %~ 37 7% ,根系TTC还原量是对照的1 30~ 1 4 1倍 ;此外 ,接种 3种丛枝菌根真菌还可降低重茬银杏叶枯病 (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Glomerella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Schrenk ;PestalotiaginkgoHori)病情指数 ,消毒土上病情指数下降了 4 1 6 %~ 6 3 4 % ,未消毒土上下降了 6 3 9%~ 73 1%。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对植物抗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丛枝菌根影响宿主植物的抗旱性、耐盐性、抗低温性、抗重金属毒害及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丛枝菌根真菌影响植物抗逆性研究领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