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确定杉木-闽楠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林木生产力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混交度等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林分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密切相关。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中等密度(1 500株/hm~2)、郁闭度为0.7左右、林层结构为复层林。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生产力功能,是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杉木萌芽林改造成杉木木荷混交林后的水源涵养功能的定位研究,表明杉木萌芽林林冠下营造木荷,经抚育间伐改造成稳定的异龄针阔混交林后,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整个林分的总持水量比杉木纯林高12.24%,这对于改造杉木低产林,以便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明丽 《华东森林经理》2007,21(1):26-27,30
通过德化县龙浔镇丁溪村采伐后杉木萌芽林更新造林成杉木木荷混交林后的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表明杉木萌芽林林冠下营造木荷,经抚育间伐改造成稳定的异龄针阔混交林后,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整个林分的总持水量比杉木纯林高12.24%,这对于改造杉木低产林,以便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宁乡县青羊湖国有林场马尾松—南酸枣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因子与固碳功能间的耦合作用,探讨确定针阔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固碳功能提供依据。通过建立林分结构与固碳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林分结构和固碳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固碳功能密切相关;密度为1 500株/hm~2、郁闭度为0.65左右、林层结构为复层林的林分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综合评价指数,说明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固碳功能,也是青羊湖国有林场马尾松—南酸枣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7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下的枯落物进行了储量、持水量及吸水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储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篦子三尖杉林人工杉木林阔叶林红豆杉林竹林灌木林;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红豆杉林人工杉木林灌木林篦子三尖杉林;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在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h内,总吸水速率大小结果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杉木林红豆杉林灌木林竹林篦子三尖杉林。0~2h各林分林下地表枯落物层持水量几乎呈直线上升,2h后吸水速率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并趋于最大值;0~2h各林分林下地表枯落物层吸水速率几乎都呈直线下降,2h后吸水速率下降速度逐渐变缓并趋于动态平衡。综合分析了7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下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得出优势群落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劣势群落为灌木林。  相似文献   

6.
杉木蓝果树混交林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林分结构、生物量、群落特征、生产力、培肥土壤、涵养水源及林内小气候等方面对不同混交模式的杉木蓝果树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蓝果树是具有较高生产力和协调种间关系能力的针阔混交树种。7年生3︰1杉木蓝果树带状混交林蓄积量和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24%和18.22%,同时混交林还表现出比杉木纯林更好的培肥土壤、涵养水源、改善林内小气候等生态功能。结果表明:3︰1杉木蓝果树带状模式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7.
钱塘江源头水源林林分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钱塘江源头开化县林场选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hamia lanceolata)林、落叶阔叶林、松阔混交林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5种森林植被类型,建立20 m×20 m(水平距离)的调查样地,分析不同林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索该区域水源林目标结构类型和现有水源林结构优化调整措施和经营对策。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内乔木层的郁闭度相似,灌木层与草本层却差异明显;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厚度接近,而腐殖层厚度却有明显差别;从不同林分的涵养水源以及保护植物多样性功能看,松林、松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要高于毛竹林和杉木林。因此,建议通过间伐和引入乡土阔叶树种,将针叶纯林改造为针阔混交林,将树种单一、稳定性差的同龄纯林,逐步改造为异龄复层林,并根据不同林分类型调节乔木层郁闭度,从而影响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六盘山水源林经营实践的需求,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主要水源林类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指出了天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为该区水源林分的目标结构类型,其中天然华山松针阔混交林为优化目标结构类型。同时,针对不同水源林类型,提出了优化调整措施和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等五种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的排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的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2)五种林分的非毛管孔隙度;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总孔隙度;阔叶混交林的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针阔混交林的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的容重、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林分的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度、蓄积量及涵养水源过程的差异,并通过坐标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在1.34~3.26cm之间,蓄积量变化范围在0.62~3.53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0.76~5.57 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19.05~207.69%之间,其中,未分解层的厚度、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半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符合方程:Q=alnt+b,R^2>0.82;v=kt^n,R^2>0.9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云南松林(0.30)>滇杨林(0.42)>针阔混交林(1.19)>杉木林(1.35)>华山松林(1.51)>茶树林(2.64)。云南松林的蓄积量最大,滇杨林的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的为针阔混交林。从涵养水源功能的角度,云南松和滇杨可作为草海流域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1.
甘肃子午岭林区不同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子午岭林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油松纯林的乔木植被、乔灌植被、乔灌草等植被类型的树冠截持量、地表径流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测定分析发现:针阔混交林树冠截持量高于阔叶混交林和油松纯林;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植被地表径流量(3.24mm)、土壤侵蚀模数(0.46 t/(km~2·a))最小;枯落物已分解层持水率(19.68%)最高,土壤层年均水源涵养量(318.28mm)高于枯落物层(187.17mm),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高于纯林。综合分析得出: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最大(592.18mm),油松纯林乔木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最小(376.92mm)。可以通过造林树种搭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林分结构和植被类型分布,增强林分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模拟方法,选择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厚度等7个林分结构因子,建立了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利用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比较了北京密云水库上游8种水源林森林类型,结果表明:1)保持水土功能大小顺序是阔叶混交林>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落叶松林;2)涵养水源功能大小顺序是山杨林>蒙古栎林>桦树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3)改善水质功能大小顺序是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阔叶混交林>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13.
林分结构与固碳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9月,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林区选取纯林、混交林建立24个样地,测定胸径、树高等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平均胸径、生物多样性指标、混交度等13个林分结构因子与固碳功能之间的关系,建立林分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的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研究区的样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阔叶林样地的固碳功能优于针阔混交林样地,针叶纯林的固碳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地区5种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台山地区门限石林场南梁沟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量与土壤容重及孔隙度进行测定,研究5种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5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平均蓄积量为29.7t/hm^2;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01.2%;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荒草坡;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大于对照荒草坡;林地土壤暂时贮水量与涵养水源总量均大于对照荒坡。由此可知,针阔混交林对林地土壤改良效果及涵养水源功能均优于人工林与灌木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时,可以考虑优先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浙江省天台县公益林固定监测小班数据,以推算包括松林、杉木林、阔叶林等6种典型森林群落的生物量为基础,估算天台县公益林涵养水源量及效益。结果表明:天台县公益林总生物量274.92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01.94 t·hm~(-2),其中松林的生物量最大,为208.46万t、针阔混交林的单位生物量最大,为139.15 t·hm-2;2011—2012年间天台县公益林的调蓄水量累计达1.25亿t,涵养水源效益达到10.30亿元。其中,竹林的涵养水源效益最大,其次为阔叶林、松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最小的是杉木林。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涵养林群落结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涵养林云南松群落,选取了15块标准地作为典型林分类型的代表进行群落结构研究。运用坐标综合分析法和分级评定法,评价了不同林分类型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乔灌草复层紧密结构的针叶林和软阔树种的混交林分为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林分类型,针叶林与硬阔树种混交的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次之,草类—云南松单层纯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混交林持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方陡坡山地开展马尾松不同混交林林分类型持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阔叶树木荷、火力楠混交,林分持水能力比马尾松与杉木混交及马尾松纯林强,针阔混交林能较大提高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使土壤得到较好改良,而营造针叶林则土壤持水能力低,易发生水土流失。建议南方陡坡山地采用针阔混交造林,尽量避免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流溪河林场5种不同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5种林分枯落物持水能力表现为:荔枝(Litchi chinensis)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毛竹林;(2)5种林分0~60 cm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60 cm土层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荔枝林;(3)5种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平均大小依次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荔枝林;(4)5种林分土壤贮水量大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荔枝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总体而言,荔枝林枯落物持水性最好,毛竹林土壤持水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北京山区水源林林分特征,掌握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北京山区的水源林16种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的结构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林分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进行多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分层次上,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林分结构因子主要是林分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结构7个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山区水源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和土壤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南亚热带杉木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杉木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土壤结构体、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土壤化学性质均有明显差别。不同类型的混交林的持水能力不同 ,以杉木 -米老排混交林的最大 ,杉木 -火力楠与杉木 -马尾松的持水量很接近 ,杉木 -巨尾桉混交林的最小 ,其中杉木 -米老排的林分持水量达杉木 -巨尾桉的 2 2倍 ,杉木 -火力楠也达到杉木 -巨尾桉的 2倍 ,主要是由于杉木 -巨尾桉混交林的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小造成的。杉木 -巨尾桉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大 ,土壤孔隙度最小 ,而其它 3种类型的差异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养分含量以杉木 -米老排混交林的最大 ,其它 3种类型则差异不大。这说明针阔混交具有较强的培肥土壤和水源涵养作用 ,对防止杉木多代连栽造成的地力衰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