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意为长寿,包治百病。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对人参的药理学作用有这样的描述:“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因其具有神奇而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在中药领域中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在滋补强身与延年益寿方面的功效已被世人所承认,并被誉为“群药之首”、“百草之王”。  相似文献   

3.
正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药用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深得人们推崇和喜爱,被誉为百草之王,居东北"三宝"之首。近几年,随着人参价格的逐年攀升,无公害人参的高产问题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人参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侧重根外施肥,既方便,效果又明显。根外追肥肥料种类众多,但允许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却很少。RB生物有机肥(环勃海1号)和RB促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4.
魏本胜 《人参研究》2009,21(3):46-48
人参这种古老而又神奇的五加科植物,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应用了4000多年。人参,以其独有而奇特的疗效,造福了无数九州华夏的炎黄子孙,被世人推崇为“东北之宝,百草之王”。  相似文献   

5.
人参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被誉为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它的功能和药效作用闻名遐尔,早已被古今中外医药所证实。我国人参的发现和利用早于世界各国,在西汉《急救章》一书中就对人参有明确的记载,人参的药用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阶段人参在我国中药中用途非常广泛,在中国药典、中国国家部颁标准中出现的次数均排在第一位,中国药典2000年版80次,中国国家部颁标准中400余次。  相似文献   

6.
人参属(Panax)是五加科的一个小属,共有植物8种,我国原产6种及数变种。全属植物均作药用,其中人参、三七及西洋参为名贵中药,其他种类亦均为民间药物。人参属种类虽然不多,但是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任跃英 《人参研究》2012,24(1):24-29
人参(Panaxginseng.C.A.Mey.)系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棒锤、神草、黄参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是中药中的瑰宝,被誉为“百草之王”。人参种植历史约4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人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世界上只有少部分区域适合人参生长,我周人参主产地为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我喇人参育种工作自50年代开始.至今已近60年之久,但进展一直不快。其原因是育种途径不稳定.对育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估计,其中也有种质资源评  相似文献   

8.
<正>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产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以根、茎、叶、果实入药。人参含有人参皂苷、挥发油、酚类、肽类、多糖、单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人参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总皂苷和个单体皂苷的多寡及比例。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救脱、益心复脉、生津安神等功能。是我国应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中药材品种之一,被誉为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人参产业的大力扶持,人参  相似文献   

9.
<正>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为多年生五加科人参属药用植物。人参,别名棒槌、地精等,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抗休克,调节消化系统,改善造血功能等多种作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且疗效显著。正因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国内、国际市场和研究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性药食两用植物,素有百草之王和灵丹妙药之美誉。传统的伐林栽参模式使森林生态破坏严重,随着新时代生态农业发展思想的提出与落实,现有的人参产业发展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调整、创新人参种植方式已势在必行。非林地种参是未来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土壤改良、土壤消毒杀菌和灭虫、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整等措施,使土壤具有适宜理化指标,达到能够栽培人参并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是非林地种参的基本技术路径。按照非林地种参的技术路线,我们开展了白浆土农田地不同玉米秸秆施用量栽参试验,现将试验效果总结如下,旨在为非林地种参技术的推广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古地理学、古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学观点,根据被子植物起源理论及化学分类理论,通过探讨人参属植物类群起源的地质年代、起源中心、洲际间断分布及亲缘关系,论述了人参属植物的生物学演变。人参属(Panax)为五加科(AraLia ce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人参属植物的生物学演变过程,与五加科其他属植物一样,大约经历了一亿多年的漫长岁月。  相似文献   

12.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3,15(1):10-13
1 人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是我国传统中药 ,被誉为百草之王 ,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在世界上也是特别驰名的中药 ,应用历史相当久远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 ,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利用人参治疗疾病。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就明确记载 :人参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日、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1〕。该书中阐述的人参扶正固本 ,也就是当今医药界所称的“适应原样药物”和“双向调节药物”。人参的作用特点 ,已逐渐为现代药理学和…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培育野山参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山参(Wild ginseng)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我国最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具有大补元气,明目延年轻身,止渴生津,抗疲劳,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润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野山参又被冠为"百草之王",神奇的功效,特定  相似文献   

14.
人参、西洋参种质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属是五加科的一个小属,在我国人参属植物有12个种或变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资源都经历了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在不同地区分布着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与若干优良性状的地方品种、类型,是今后发展人参、西洋参生产和选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题记2017年7月30日,中韩三七——人参研讨会在文山市苗乡科技示范园举行。本次研讨会汇集了代表韩国人参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韩国人参研究院、代表三七科研领域最高水平的文山三七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人参、三七在国际领域的发展趋势。同胞兄弟不同待遇人参与三七,同属于伞形目五加科植物,同样是名贵中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境内,是中国的名山,也是我国东北高山植物代表区,天然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以人参为典型代表的五加科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这一地区的五加科药用植物有刺五加,短梗五加、长白檧木,龙牙檧木,东北刺人参、刺楸参和人参等。它们在我国作为药物应用已有悠久历史.我国历代药学著作多有记载。远年来随  相似文献   

17.
三七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与人参、西洋参等 ,同属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主产于云南文山 ,性喜温暖 ,是一种名贵药材。近几年主产地文山栽培面积达 3万多亩 ,年总产量 10 0多万公斤 ,并在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栽培管理经验 ,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三七的生长发良和栽培周期1 1 三七的生长发育一般分为苗期 (1年七 ) ,2年七期及 3年以上大七期。1 2 三七的栽培周期 ,三七栽培一般 3年1周期 ,特珠情况也有 4年或 5年 1周期的。三七一般 1年育苗 ,1年生时翻栽 ,3年成熟时采收。少数也有 1…  相似文献   

18.
人参三七皂苷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五加科人参属近缘植物人参和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合比较。两种药材在化学成分上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药理作用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区别。  相似文献   

1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药用根,名贵中药,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入脾、肺二经,具大补元气、益血生津、宁神益智之功效。现代科学证明,人参能增强机体对备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促进蛋白质、RNA和DNA的生物合成,预防运动中ATP的下降。文献大量报道了人参有抗疲劳、抗炎  相似文献   

20.
西洋参和人参均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由于二者的药效和价格均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来。准确鉴别西洋参和人参,不仅可指导人们正确用药,而且可以避免经营过程中的失误。下面就西洋参与人参的外部形态差别、鲜根的差别、种子的差别、成品直观差别和主要成份和药效作用的差别进行比较,从而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