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临夏川水地半膜覆盖条件下,对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平均折合产量为13 820~14 220 kg/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渭河流域的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天水市渭河流域川道区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穗行数、千粒重下降,但有效穗数增加.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75000株/h㎡,水肥条件充足时最高产量可达12916.7 kg/h㎡.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天水市渭河川道区开展近几年国内育成的6个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L11159—24、希森6号、冀张薯12号产量分别为41 187.3 kg/hm2、38 294.1 kg/hm2、34 959.15 kg/hm2,较对照LK99增产87.83%、74.64%、59.43%,在天水市能够正常成熟,结薯适中,建议在进一步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5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垄膜侧穴播栽培条件下,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折合产量以捷糯2009最高,为12 28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天鲜2号增产85.23%;天鲜1号、甘甜1号鲜果穗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天鲜2号增产24.43%、17.05%。这3个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表现早熟、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对照品种天鲜2号表现产量较高、早熟,而且籽粒色彩斑斓,具有较强的特色,建议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区的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平凉市黄土旱塬区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露地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0 000株/hm2,在此密度下和中等水肥条件下,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产量可达5 612.2 kg/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建立了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肥、磷肥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关系,并对数学模型寻优,以期得出不同产量范围下的种植密度和氮肥、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河西灌区,种植密度、施N量、施P_2O_5量3个因子对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产量影响以种植密度最大,施N量次之,施P_2O_5量最小,其中种植密度和氮肥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通过模型寻优得出,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在河西灌区种植密度为66 000株/hm~2,施N 390.00 kg/hm~2、P2O573.05 kg/hm~2时产量最高,可达14 831.908 45kg/hm~2。表明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在河西灌区栽培时,需要中等种植密度和中等氮肥水平。  相似文献   

7.
金凯5号玉米在河西灌区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河西灌区高水肥条件下,采用覆膜宽窄行穴播栽培方式,进行了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金凯5号在河西灌区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折合产量达17 177.78 kg/hm~2,且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8.
适宜庄浪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玉米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庄浪县干旱区川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4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五谷635-5折合产量最高,为15 359.1 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增产5.1%,建议在庄浪县旱地及同类生态区域示范种植;甘玉807、玉源5号、甘玉802、金穗1203、金凯2111、金穗7号、陇单030、金凯7号、五谷728生长整齐,丰产性较好,较对照减产不显著,建议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以金凯2号为指示品种,在庄浪县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条件下,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种植密度为6.24万株/hm2,宽行70 cm,窄行40 cm,最佳株距为29.2 cm,在该种植参数下产量可达14 031.2 kg/hm2。  相似文献   

10.
金凯5号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陇东旱作区,以金凯5号为指示玉米品种,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密度范围内,金凯5号生育进程无明显变化,折合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从田间长势、经济性状、产量表现及陇东旱作区年际间降水量不均、差异较大等因素综合分析,在陇东旱作区,金凯5号最适播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新品系天9362-10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以自育中间材料8845-①-①-1-1为母本,引进品种贵农22号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5年天水市川区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7 37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31.5%,生产试验增产10%以上.该品系籽粒含粗蛋白14.16%、赖氨酸0.42%、灰分1.56%(干基),湿面筋含量24.23%,沉降值44.00 mL,容重790~800 g/L.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水3、水4、水7、水14和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宜在天水市渭河河谷川道区及塬台机灌地,陇南的西和、礼县等西汉水上游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对8个玉米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金凯3号折合产量12400.5kg/hm2,较对照承单20号折合产量10555.5kg/hm2增产17.5%;玉源7879折合产量11854.5kg/hm2,较对照增产12.3%;金凯5号折合产量11824.5kg/hm2,较对照增产12.0%。建议在芦家湾乡中南部等村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可在环县其他乡镇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的13个甜玉米品种在天水市秦州区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绿色超人、关珍208、品甜8号、金凯甜21号、蜜脆878综合性状良好,商品性好,鲜穗折合产量分别为22312.5、19687.5、18637.5、19687.5、16590.0kg/hm^2;鲜秸秆产量分别为49087.5、45280.5、41730.0、28312.5、36654.0kg/hm^2,适宜在天水市川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密度对旱地玉米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3个玉米品种富农1号、金凯2号和沈单16号的种植密度对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成熟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大,但均以籽粒干物质的积累量最多,雄穗最少;不同品种在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时均可得到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同一种植密度下3个品种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和品种本身都影响到干物质的分配。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蒜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天水市是甘肃省重要的秋播蒜区,大蒜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0.3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渭河干流及其支流藉河流域的河谷川道。由于产区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引导,农民在保持精耕细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春油菜青杂2号在湟中县川水地区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青海省湟中县川水地区进行的优质油菜青杂2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15.53万株/hm2时,油菜经济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3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3.6%;种植密度降低为3.50万株/hm2时,油菜减产8.6%;种植密度达到22.10万株/hm2时,油菜增产3.4%,说明种植密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7.
对11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凯3号、金凯2号等本地选育的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为13 228.2~13 501.2 kg/hm2,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品种兰引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农业学校从意大利引进品种中筛选出的冬小麦品种兰引 1号 ,在 1997- 1998年度天水市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 70 5 3.0 kg/ hm2 ,较对照品种清农 1号增产 9.5 0 % ,1998- 2 0 0 1年度在天水市高山组区试中 ,平均折合产量 4 179.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天选 4 1增产 12 .37%。该品种生育期川区平均为 2 5 1d,高山区平均为2 88d;1998- 2 0 0 1年度抗寒性鉴定结果 ,越冬死亡率为零 ;经对条锈菌分小种接种鉴定 ,苗期对混合菌免疫 ,成株期对条中 2 8号、2 9号、30号、31号及混合菌免疫 ,对洛 13 为 31 02 0 ,在高山组 3a区试中 ,多数点 (次 )未发生白粉病 ,适宜在甘肃省陇南高海拔川区和高寒阴湿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新品系天 94 - 3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 76 H- 35 - 3- 2作母本、86 6 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露地生产试验、示范中 ,川水地折合产量 5 812 .5~ 6 2 70 .0 kg/ hm2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3.3%~ 33.1% ,半干旱山区折合产量 3795 .0~ 4 890 .0 kg/ hm2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0 .9%。地膜栽培试验、示范折合产量16 6 5 .0~ 4 4 5 5 .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咸农 4号增产 2 7.7%~ 34.1%。成株期对条锈菌当前主要优势小种条中2 9、30、31号免疫 ,对杂种 4 6类群的 Hy- 3、Hy- 7及混和菌免疫 ,对 Hy- 4中抗 ;中感白粉病 ,轻感叶枯病 ,耐红矮病、黄矮病。籽粒含粗蛋白 16 .6 7%、赖氨酸 0 .5 7%。适宜在渭河上游单产 6 0 0 0 kg/ hm2 以下的中低产川水地、塬台机灌地以及海拔 170 0 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山地产量水平在 2 2 5 0 kg/ hm2 以上的旱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金凯5号玉米减穴增株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县属典型的"雨养农业"区,近年来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重点的旱作农业新技术,走出了一条干旱山区旱作农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对金凯5号玉米应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减穴增珠密度试验,种植方式选用单双粒4 000株时,金凯5号产量最高为766 kg/677m2;双粒4 000株时,金凯5号产量为722kg/677m2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