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牛羊布病)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让牧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牛羊布病,从而有效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以牛羊布病为研究对象,以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为个例,开展1次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针对此次调查提出加大牛羊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牛羊饲养管理水平,加大牛羊布病监测经费投入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文章依据全市2022年度牛羊养殖、调运数据以及布病专项监测结果,对岳阳市调运牛羊落地报告和监管、牛羊布病监测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岳阳市畜间布病防控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知识,并详细分析了布病防制中存在的监测和检疫工作不到位、饲养者布病防控意识薄弱等问题,并探讨了改善牛羊布病防控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开始出现反弹和回升,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2015年青海省重新调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将全省分为监测净化区和免疫区,牛羊种畜和奶牛的监测净化和对其他牛羊的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2018-2022年青海省牛羊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近年来青海省牛羊群布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系统评估畜间布病发生风险,指出了布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制定本省布病防控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掌握高陵区畜间布病分布及流行情况,通过对全区牛羊养殖场(户)抽样监测和发放并填写《畜间布病基线调查问卷表》方式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全区牛羊布病的个体阳性率为0.011%,群体阳性率0.18%;牛羊养殖场(户)在布病防治上普遍存在防疫意识淡薄,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到位等情况。调查为今后开展布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布病是国家近年来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苍溪县作为四川省盆地北沿的山地农区,从2015年监测发现山羊布病以来,抓住布病流行之初的有利时机,持续大力抓好牛羊布病的监测和净化,通过3年多时间成功实现了畜间布病的净化。现就近几年走过的布病净化之路,浅谈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参考。一、落实四项保障措施,夯实布病净化基础1.落实组织领导保障。由行业主管部门成立牛羊布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牛羊布病普查、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牛羊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牛羊布病的发生和蔓延给牛羊养殖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加强对牛羊布病的防控,本文提出了牛羊布病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重点论述了牛羊布病防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简述防治策略情况,对监测防控、移动监管、血清学检测等防控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现阶段散养户布病防控薄弱,动态监管存在短板,基层布病防控技术薄弱的布病净化问题。针对牛羊场布病防控提出:在流通监管、定点屠宰、溯源防控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布病防控的县级布病防控的总体规划,提升防控技能、强化村级防疫员布病防控能力,完善社会化兽医服务、强化布病防控体系,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布病防控意识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规模逐渐增大,牛羊疾病也随之频繁发生。本文以布病为例,布病也叫做布鲁氏菌病,其主要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因此属于人畜共患病的一种,且传染性极高,一旦发生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因此一定要重视开展这一疾病的防控工作。1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1.1对外来牲畜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为了更好地对牛羊布病进行有效防控,首先,应该对这一疾病的流行传播风险有全面认识,只有对这些存在的风险和其问题有了基本掌握,才能从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追踪近年来川东北地区布病防控现状,研判畜间布病流行趋势,笔者历时两年,对四川广元、巴中、达州3个市进行了畜间布病防控情况调查。1 3市布病防控基本情况1.1畜间布病监测情况3个市牛平均阳性率为0.002%、羊平均阳性率为0.25%。对比两年牛羊监测情况,除巴中羊的阳性率有上升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了解鄂尔多斯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全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2011-2013年对该地牛羊进行布病检测,全市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分别为1.01%、0.73%和0.32%,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鄂尔多斯市牛羊布病感染率已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布病防控虽有一定效果,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9—2022年对部分猪、牛、羊规模场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并对阳性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群布病阳性率为0,牛为1.00%(2/200),羊为3.86%(17/440);猪个体阳性率为0,牛为0.03%(8/24 030),羊为0.88%(156/17 732)。2019—2021年未见牛布病阳性,2022年检出牛布病阳性,呈低流行率;羊布病阳性在2021年出现一次小高峰,2022年有所降低。羊只买卖、交换种公羊和混饲是导致布病阳性的主要因素。未整群扑杀阳性场的一次复阳率为33.33%,二次复阳率达50.00%。结果表明:贺州市家畜布病以牛羊感染为主,猪群布病流行风险较低,未整群扑杀场群存在复阳风险。建议积极推进牛羊布病净化场建设,坚持监测和阳性场整群扑杀的防控策略,强化流通检疫监管和生物安全管理,防控布病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14.
张兆玲 《兽医导刊》2016,(16):111-111
本文首先对新疆地区牛羊布病对检测方法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对布病流行的调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布病防控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同时体会粗有效的防控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新疆地区在牛羊布病防控方面的水平,也为后期更好的分析新疆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研究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对牛羊的危害比较严重。其发病呈慢性经过,主要侵害牛羊的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引起发炎和坏死现象,同时有肉芽肿形成。临床可见患病母畜流产和不孕,而公畜表现睾丸炎和关节炎等症状,很多动物对布病都有易感性,自然感染以羊、牛和猪为主要群体。多年来,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很重视定期对牛羊群进行布病监测、检疫和消毒处理,一旦发现感染病畜严格进行淘汰处理,使布病的发生和传播从根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近几年布病的发生又呈上升的趋势,对畜牧业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进一步加强布病的防控工作,在2014-2016年对青海省内多个牛羊饲养地区的布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和防控建议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通常被称为布病。在实际生产中,牛羊养殖业者是布病的高发人群,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1深入了解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在饲养牛羊之前,牛羊养殖业者要全面掌握牛羊易感染疫病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防控政策,便于在实际养殖中做好防控。  相似文献   

17.
<正>牛羊布鲁氏菌病病、结核病(简称"两病")是两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随着枣庄市中区牛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两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人感染病例也不断出现。为提高"两病"的防控能力,保障人畜健康安全,本区开展了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推广工作,现将工作报告如下:1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通过该项目工作的实施,成熟并推广了牛羊结核病和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化采样、监测、消毒、净化、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做好全县畜间布病控制和净化工作,强力遏止布病疫情反弹势头,坚决打赢畜间布病防治攻坚战,按“生命至上、源头防控、关口前移、人病兽防”的工作理念,按照互助县牛羊存栏状况、饲养方式等,科学合理地开展布病监测和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保障了畜牧养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地区牛羊布病频繁发生。该疾病传染性强,人畜共患,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结合目前国家布病防控要求,各地需紧紧抓住检疫、检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环节,通过综合手段防治布病。但是由于养殖区域分散,布病防控难度较大,并且部分地区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布病防控形势严峻。基于此,本文从布病流行传播特征以及发病表现入手,讨论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掌握芝罘区境内牛羊布病的流行现状,通过对2013~2016年牛羊布病实验室检测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6年,牛、羊布病检测数量呈上升趋势,血清阳性率逐年降低,2015、2016年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为0。可见布病疫情在芝罘区内相对稳定,主要采取监测净化为主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