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农业》2010,(7):17-18
2006年以来,省军区部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参加新农村建设:牵头联系8个边境县市,会同38个省直部门、大专院校共同帮扶1个整体推进县、9个试点镇、44个试点村、32个推进村;军分区、人武部和预备役师团同步帮扶13个试点镇、77个试点村、74个推进村;动员和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51万人次,投身新农村建设主战场。其主要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各级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
一、松原市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松原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6年抓了33个试点村、6个试点镇。2007年又新增了54个村、4个镇作为试点村镇。目前,全市87个试点村和10个试点镇的试点工作运行良好。全市共落实建设项目548个,总投资11.1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试点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试点村镇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松原市的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初开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2010,(8):21-22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腹地,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两江道一市五郡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60.5公里,幅员面积2497.6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77个行政村,总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全省启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长白县先后启动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1个、试点村(推进村)44个,市级试点村14个,县级试点村22个,并与2008年成为全省首批整体推进试点县。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5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924个,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的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田庆林  文霞 《甘肃农业》2007,(12):19-20
记者在2007年12月4日举办的全省“万企联村、助建新农村”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甘肃省在开展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以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在开展“万企联村、助建新农村”活动上,已有96个企业与77个试点村、122个企业与93个非试点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这不仅支持了村级建设,而且还拉动了结对帮扶村的农民增收,扩大了农民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5.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松原市从2006年开始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按照“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先易后难,分批建设”的工作原则,先后选择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村镇进行试点,先行启动,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目前,全市试点村镇和推进村总数达到222个,其中:试点村87个(省级18个、市级11个、县级58个);试点镇10个(省级5个、县级5个);推进村125个(省级13个、市级26个、县级62个、  相似文献   

6.
临夏州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除临夏市后杨村外,其余8个村均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这些试点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差异较大。临夏县尕沟村、康乐县刘家庙村、积石山县高关村属典型的高寒阴湿贫困少数民族村;东乡县和岘村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村;  相似文献   

7.
8月3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首批确定1098个试点村,今后每年将确定2000个重点推进村,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省长、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组长于幼军主持会议,领导组副组长、省委副书记薛延忠,副省长梁滨出席会议,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继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之后,这次省里又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批试点村1098个,并决定从明年起每年确定2000个重点推进村。在此基础上,各市县还可以选择一批不同类型的村作…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我省从2006年新农村建设以来,坚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进行要求和部署。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省共启动试点(推进)村3331个、试点镇108个,其中省级试点(推进)村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前郭县乌兰图嘎镇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特别是省级帮扶领导和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坚持规划先行、以镇带村、镇村结合、统筹发展,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  相似文献   

10.
陈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14-5615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的推进,当前应对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抓住科学规划和新农民培育,试点村不能搞成样板村,防止土地违法这4个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1.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镇赉县从2006年-2007年经吉林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大屯镇大屯村、嘎什根乡创业村、五棵树镇五棵树村等“一镇三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镇赉县委、县政府坚持努力实践发展观,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长远,谋略发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组长,24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县直76个部门、单位参加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大军,深入到乡村,实施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松原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在全市四县两区认真开展建设工作。先后抓了试点村、推进村、示范村、重点村建设,总计有687个村(次)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建设。其中:2006年~2007年试点村87个,2008年~2009年推进村255  相似文献   

13.
临夏州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除临夏市后杨村外,其余8个村均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这些试点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自然条件、入文环境等差异较大.临夏县尕沟村、康乐县刘家庙村、积石山县高关村属典型的高寒阴湿贫困少数民族村:东乡县和岘村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村:永靖县上古和下古村、临夏市后杨村、和政县周刘家村、广河县马家咀村属川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根据这些试点村所处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发展的条件,按照小同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积极探索贫困地区、高寒阴湿地区、干旱山区和川塬地区建设新农村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榆社县社城乡西崖底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改善,大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显现出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示范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对17个地市的3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51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公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社会新农村试点村中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通过试点村与对照村的差异性检验,发现试点村与对照村在生态文明认知度方面有差异,但在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面无差异.生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充分发挥新农村大片区示范引导作用,快速提升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制定整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建设的新农村试点村、推进村、示范村和重点村为依托,以现有样板村群为基础,通过进一步规划和连点成线、扩面成片,加强统一建设、集成武装、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抓手.白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总体部署,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统筹兼顾、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圆满完成了试点阶段任务,深入实施阶段任务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三年多来,共启动试点(推进)村3331个、试点镇108个,其中省级试点(推进)村417个、试点镇52个,整县推进试点10个.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新农村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建设有了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建立了领导联系、部门帮扶,部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决定在全省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一帮三年不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建立了领导联系、部门帮扶,部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决定在全省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一帮三年不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农业局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不断开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局面。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区有69个村列为全省试点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